参加摩步团老战友魏玉春儿子婚礼,真高兴!
撑起,能喝半斤喝一斤
杜宗林
春天就是安逸!刚立春,穿着羽绒服,临窗而坐的我,后背被晒得暖烘烘的。而我眼前,场面更加热烈——
酒老板较起劲,要好好喝一盘。

亲亲一家人
教授举着晃荡着透明酒液的高脚杯,远远伸手过来:“整起整起!”
魏校长笑咪咪,手抚我后背轻声嘀咕:“噫?兄弟可以哦。”
儿子在日喀则移民局的黄老哥,牵了牵我的衣袖:“喂,兄弟,你小孩也在那边,我们啷个说都该喝一下。”
魏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拎着开了盖的红花郎酒,从闹嚷嚷的一排排酒桌间挤过来,微笑着到我们桌前站定,一脸幸福满足。
2025年2月3日,魏哥之子魏东儒和儿媳谭茜在双流广都国际酒店举行结婚庆典,我如约而至。
酒店门口摆放着几张巨幅婚纱照,车辆和行人往来穿梭。在宽敞喜庆的大堂门口,魏哥胸佩“新郎父亲”红花,与嫂子一道列队迎宾。他俩身旁,还有两位手端托盘的青年女子,正笑吟吟向来宾分发香烟喜糖和桂圆花生。

情定三生石,地久天亦长
魏哥玉春,成都双流人,1983年10月入伍,1989年任651团排长,1990年8月随队参加组建摩步团,1995年任直属队双25炮连指导员,后改任连长。
认识魏哥,是在1991年冬季,那时我刚分到拉萨摩步团,营房在西郊138,人生地不熟,比较喜欢认老乡。双25炮连司务长邓天广是南充阆中人、炮车驾驶员李明海是我的正宗老乡西充人、指导员,长得特别英俊潇洒的南部老乡王毅,原籍也是西充,于是,闲暇时节跑双25炮连吹牛聊天,就成了常事。
有天傍晚,我们正在邓天广处开小伙,他家属杜春香来队探亲,带了不少香肠腊肉。呵,砍几坨萝卜,高压锅一炖,满屋香气乱窜,咬一口滋滋冒油。几个老乡围坐一起,整几口53%全兴大曲,这在土豆、白菜、罐头、粉条当家的年月,实在巴适得板。
有人推门进来。中上个头,平整短发,瘦长国字脸,眼睛亮得如黑夜闪电。天广介绍说是魏副指导员。坐下边吃边聊,一发声就谈吐不俗,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特别有见地。顿觉相见恨晚。自此,我俩常聚一处,连队图书室、厨房外墙边、新建温室旁,慢声细语中会心一笑,惺惺相惜间友情绵长。
魏哥2000年复员,我于2002年解甲归田。时因信息落后,失联长达十年之久。到温江定居后,离双流近了,我更加想念魏哥,欲寻魏哥之心更加迫切。我冥思苦想,依稀记起魏哥家住双流东升。功夫不负有心人,乘公交、走村巷、访乡邻,竟真探听到魏哥消息。当我踏破铁鞋,找上门时,我俩几乎喜极而泣、热泪横流……

新郎魏东儒和新娘谭茜
婚礼11:58正式开始。在欢快喜庆的音乐和主持人热情宏亮的招呼声中,一对新人缓缓入场,新郎高大帅气、英俊潇洒;新娘顾盼生辉、美艳动人,他们珠联璧合,幸福玉成,无疑是全场焦点。
新郎魏东儒毕业于西南大学计算机系,现在德阳市教委教信息技术;新娘谭茜西南大学本科、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德阳市计经委公务员。
仪式隆重,精彩纷呈,现场掌声波澜起伏。
嫂子代表新人父母上台讲话,她首先感谢众亲友在新年之际前来捧场,祝愿大家新春快乐、蛇年大吉!祝孩子们新婚快乐、白头偕老!用勤劳、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又特别叮嘱儿子:“东儒,你终于长大了,你要记住你的名字,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你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父母亲人无数的心血,现在,妈妈……终于可以,放手了……”
一阵沉默,大厅鸦雀无声。在场的亲友无不感受到一位母亲的牵挂、爱恋和博大胸怀!
她顿了顿,又提高声调:“儿子,你现在成家了,作为一个丈夫,一个未来的父亲,你一定要有男人的担当,要为家庭、为社会负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一声干杯,酒宴开始。

战友情深
我们这桌,应该是最闹腾的,互相敬酒不说,还唱起了《战友之歌》,惹得全场纷纷侧目,气氛一度火爆。双流名酒李老板、小学校长魏大哥、环保局陈教授、还有黄大哥等等,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好不开心快乐!
大伙酒足饭饱,纷纷离席后,魏哥搂住我的肩,频频点头说:“兄弟,你今天尽力了,感谢哈。”
我起身拍了拍胸口,说:“哪里啊,魏哥,按往常,我确实不能喝了,但今天高兴,为你,为侄儿高兴,多一点没……没事!”
魏哥笑了笑:“我相信,你的酒量,我咋不晓得呢?”
大厅客人已所剩无几,几个穿红衣的服务员在清理现场。我梗起脖子,豪情满怀地说:“魏哥,还有需要撑起的地方没,兄弟再陪一会儿。”
魏哥略一迟疑,紧了紧握住我的手说:“好,那走,最前面还有两位客人,是女方亲戚,其中一位也是老兵,海军退役的,他是我儿媳的姑父,我儿媳小时候上学,经常住他们家。”
来到桌前,无需多介绍,我和那海军老兵就熟得不亦乐乎——
他叫桑茂荣,现年65岁,重庆开州人,原南海舰队3803部队47号艇,1979年入伍,1988年退役。
他介绍说,当兵第一年,在海上又吐又拉,吐得像个王八蛋(我忍不住笑)。新兵连在广州沙郊,黄埔军校旁边;接下来当了两年信号兵,打旗语;1983年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训;1984年到三亚市人民医院学卫生员;1986年下农村搞计划生育,与王小萍、唐和玉等六个女兵一道……
“那么多女兵,你哥子没谈一个?”旁边那位喝得满脸绯红的帅哥开了句玩笑。

桑老兵摇了摇头,挺着胸脯,中气十足地说:“我们那时候,纯粹是战友情,哪想那些邪门歪道哟。”又回过头对我说:
“兄弟啊,我84年入党,得了八个‘优秀战士’,我八年的经历,可以写本书。哪晓得侄女,就是今天的新娘,说我水平不得行,写不出来书。不过我外孙应该可以,他今年小学六年级,11岁,就写了三本书,其中构了图那本已出版……”
桑老兵越说越兴奋:“我现在还开了三个门市,专门卖文具,”见大家举杯,又“嘘”地干了杯中酒,回头瞪了瞪眼,补充道:“‘若有战,召必回’,我年纪虽然有点大,到战场上扛单架总还可以吧?”
说完,抱着我的双肩摇了摇,好像非得要我答应一样……
还说什么呢?我放下笔,转身与老兵拥抱。片刻,又举杯喝起。
该返程了,魏哥和嫂子坚决要约车,我说就地铁吧,回温江一个小时,快得很,哪能给你们添麻烦?
魏哥和嫂子恁是不干。魏哥说:“宗林,你今天喝了不少,不叫车,我们咋放心?你不坐,那只有我亲自送你回……”

作者杜宗林与原双25炮连连长魏玉春开怀畅饮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杜宗林: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温江区作家协会监事长,广东古劳咏春拳弟子,兼好书法、声乐。1986年10月入伍,雪域从军16年,通信维修技师。先后在《安徽文学》《短篇小说》《渤海风》《军嫂》《军事故事会》及《解放军报》《中国安全生产报》《西藏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华西都市报》《西南商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有作品收入选集并获奖。

作者:杜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