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以来,关注到华为的三条信息。第一是华为财报发布,不出所料营收大幅缩水;第二是备受瞩目的任正非大女儿孟晚舟当选轮值董事长;第三是华为继去年成立“五大军团”后,今年又成立了“十大军团”。这其中第二条信息获得的议论最多,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任正非在为孟晚舟接班而“铺路”,并因此挖出任正非各种“言而无信”的历史加以嘲讽。
首先说说这个营收。在美国的持续制裁下,华为业务缩水这事儿不出意料。如果只看整体数字,我们能很轻易得出“华为正在走下坡路”的结论,但只看整体数字没什么意义,具体的营收组成才是华为营收有意思的地方。同时也能让我们看到华为对美国制裁所做的各类应对产生的结果。财报发布会是由去年秋天归国的孟晚舟主持,具体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上图看到。从图表中可以很明显看到美国制裁对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影响,高端芯片的断供对华为手机有最致命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到与海思相关的各个产品线。而对高端芯片依赖度较小的业务情况就好得多,甚至在制裁之下还略有增长。按地区来说,损失最严重的还要属欧洲市场,华为倾注十余年心血培养出来的市场,几乎在一年之内就遭到了“清洗”一般的经历,这个市场对华为的高端战略的打击可能比想象的要大。与此相比,虽然在中国市场衰退更严重,但高端芯片恢复供应后,国内市场也是华为最容易收复的。
综合起来就是两点信息:第一,凛冬已至。美国制裁的威力已经展示了出来,在高端芯片恢复供应之前,这种威力会越来越强悍。所以华为要做的就是活着等到春天到来。第二,挖掘新赛道。在不放弃重构新的高端芯片供应链之外,华为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5G产业化项目落地“等方向上的大机遇,而且都是些跟国家相关政策契合的业务。说白了,就是争取更多的生存机遇。综上所述,虽然在媒体宣传氛围中,华为处于“破旧立新”的阶段,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天风雪雨,冰火相激。换句话说,华为的处境和未来几年的衰退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严重。由此,我于是理解了自去年开始华为的一系列动作。二在这些动作中,最主要的就是两批次共十五个“军团”的“出征”。外部宣传看上去豪迈激昂,但在内部,可能就要悲壮得多。但现在回头去看,会发现这是一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行动,而且越提前越好。很多人认为这是华为的一次进攻,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立足未来的防御策略——这意味着华为此前高歌猛进的进攻战略发生了根本逻辑上的转变。那么这个转变是怎么产生的呢?从后往前看,是美国的科技制裁,而现在往后看呢?我认为促使任正非及华为转变策略的原因建立于一个判断之上——中国大概率在2030年以前无法建立起高端芯片全产业链。有些人可能觉得沮丧,觉得悲观,但我反而觉得这叫清醒——有时候承认并正视自己的弱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这个判断应该经过了很多的论证,结合当前国际社会的各类因素,华为注定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靠国外产业链解决高端芯片难题。而高端芯片对华为意味着关键的制约性因素,无法忽略,且相当致命。那么基于这个判断,后边的问题就很简单了:华为如何在芯片卡脖子后活下去,并且在不断加码的制裁下保持发展?华为的策略也很简单:第一,扶持国内高端芯片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并切入芯片制造行业;第二,硬件受阻,绕行软件,发力于下游行业应用。作为国际领先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华为在5G领域的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名列前茅,并且在行业应用、终端解决方案等领域实力超前,以目前来看,华为的硬件业务受到的威胁最大,但软件业务却将随着5G的普及拥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简单来说,就是“硬的不行,我来软的”。华为这十五个“军团”基本上都属于“软件信息类项目”,而往后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的持续推动,甚至海外的数字化市场,华为依然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总结一下,硬件但求活着,软件打出新天地。搞不好再过三五年,华为将变成类似微软一样的软件巨头。
三上边是华为业务方向上的重大调整,在舆论层面上无人把它作为“后任正非时代”的标志,反而“孟晚舟接班”在舆论层面变成了华为的一个分水岭。注意这里的关键词,舆论层面。在孟晚舟新身份公布之前,是华为的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CFO),但在华为业绩会上,孟晚舟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标签:轮值董事长。正是在这之后,舆论上开始出现“孟晚舟接班”的相关信息,甚至包含很多冷嘲热讽。我觉得有必要做个简单的说明:首先,华为的组织架构比较特别,负责整体事务决策的基本就五个人:CEO、董事长和三个副董事长,这里边仅CEO有一票否决权,目前华为CEO仍然是任正非。这里的整体事务决策一般指的是企业整体层面的战略决策,而在此之下的涉及到具体事业部门的决策,就主要由副董事长兼轮值董事长做决策,轮值董事长顾名思义,就是轮着当。这个最高决策层的设计非常有意思,作为副董事长和轮值董事长,基本上都将在任职期内接触整个企业方方面面的事情,遇到比较大的事情跟董事长、CEO商量着做决策,小的事情就自行决定——从某种层面来讲,轮值董事长们其实就是华为最高等级的“储备干部”,在不远的未来,华为新的CEO和董事长大概率要从轮值董事长中诞生。
换而言之,孟晚舟算是有了“接班资格”。那么接下来分析更细致一点,三个“准接班人”,要接两个职位,怎么分?首先要明确一点,轮值董事长并不一定就固定在这三人之中,但是我们从华为这些年的公开新闻中可以看到,这个职位的变动非常小,近期的变动是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变动,原来的轮值董事长郭平去做了监事会主席,新增了孟晚舟。这说明这个职位确实存在“历练”的性质,任职标准就是要具有整体层面的决策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对各细分部门的了解。孟晚舟此前任职华为CFO,财务部门对于这类大企业来说类似于一个总水龙头,对于掌握公司基本面来讲,孟晚舟的财务经验很明显符合后一个标准。至于前一个标准,对于信奉集体决策的任正非来说,大概看的是管理智慧,而非智力。
就目前而言,仅从CEO这个角度来说,孟晚舟并不是最合适的候选人,甚至于余承东都要比孟晚舟更合适。因为任正非的职务在华为起的作用是“引导运营方向”,对准的是企业外部。换而言之,想接任正非的班,对华为业务运营方向的把控和决策能力要非常出众,而要达到这个标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此人要懂技术。相比于CEO,董事长更关注企业内部事务管理,提升组织凝聚力,优化团队力量等等,这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它对于华为而言同样至关重要,或者说当华为最终不再思考生存问题,成为类似于三星、苹果、微软这样能够平稳发展的科技巨头之后,董事长将比CEO更重要。
而做财务的孟晚舟,很显然更娴熟于企业内部事务处理。综合来讲,我认为孟晚舟未来会接梁华的班,成为董事长。而余承东大概率将进入轮值董事长行列,并最终接过任正非的班,成为华为的“CEO”。有人会说,任正非是圣人吗,会如此大公无私?当然不是,从任老以华为公司名义给小女儿姚安娜注册商标这事儿就能看出,其实他也有私心。在这里大家要弄清楚两个概念:“华为接班人”和“任正非接班人”。前者意味着实控权,后者意味着职务,这是两码事。从最新的资料可以看到,华为公司的股权结构中,任正非这个唯一自然人股东的持股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1.01%下降到2021年的0.81%。如果说任正非在退休以后不放弃这个股份的所有权,那么谁拥有这个股份基本就意味着谁是实控人,因为这个股权附带的有一票否决权。我认为作为一个自觉对大女儿有所亏欠的父亲,任正非大概率会将这个股权交给孟晚舟。所以孟晚舟不会接任正非的位子,但将成为华为未来的实控人。当然也存在另一个可能,任正非在完全退休前,将自然人股权全部注销,华为成为完全的集体型民营企业——这将创造一种企业新模式,到时候孟晚舟凭实力成为董事长,掌握实权。
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现在很多人都在冷嘲热讽任正非还要搞“家族式企业”,在我看来这些人真的非蠢即坏。任正非从来就不欠谁,偌大的华为是他半生奋斗的成果,他为什么不能把他的心血所在交给自己的女儿?尤其是孟晚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意志与智慧。写在最后华为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才能绕过暴风海,开辟新航线,并发现新大陆。从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任正非三十多年的华为奋斗史,或许已经接近结尾。在这三十多年中,这位曾意气风发的技术骨干、也曾中年落魄的管理艺术家,如今基本完成了将自己的意志与作风、性格与精神铸入华为的工作。从此之后,华为将迎来新的考验与机遇,新的阻碍与冲锋,并将建立自己新的功勋。这将是另一个故事,我们不妨心存期待。那也必将是中国科技掀开新篇章、真正崛起的一天。
女儿接班,就是中国的一大损失,大嘴才有能力领导华为。
天都被华为日破了
很多人已经将华为当国企来看了。
人家本来就是民企,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想给谁就给谁
女儿就是一个会打扮的花瓶!
华为资产是聚资不是积累!债权人投资人肯定是国家资本!
苟延残喘,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