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单纯的腰肌劳损,而是错位加局部筋痉挛和筋骨粘连,恢复如此之快跟她身体整体比较柔软有关系,解决“点”的问题,要比解决“面”的问题快多了。工具来松筋分离粘连,再加复位手法,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青岛来的女士,65岁,走进门的样子屁股有点后翘,人不直,应该是腰有问题。
她说自己有腰肌劳损多年,经常犯毛病,有时咳一下腰就不敢动了,有时候会自己会对上,经常不定怎么回事就犯了。几年前坐公交车,车子晃动,当时一下甩出去,一屁股跌那,腰疼,起不来了,感觉最里面疼。现在又感觉像错开了。
弯腰,手可点地,平时弯腰时间久了,腰就直不起来。
卧位拉筋,很不错,上举的腿可以伸直,下垂的腿可以落地。
20分钟后起身说自己长高了,身体直了。
请她趴在床上,检查:她肌肉整体较软,在腰椎的3、4、5和右边的骶髂关节处有块状的病筋。
棒敲击块状硬筋,散开很快。
给她做腰椎侧扳复位手法,一侧无声,一侧2声,小小的,有点闷。
让她起来弯腰试试看,说轻松多了,只是腰5处还有不舒服的感觉,请她坐着,给她用棍针弹拨拨,有一条条病筋,弹拨放松后,腰椎坐位复位手法,腰5有复位声。
再活动腰只有点点的不适了。
她问得几天能好?我说不确定,看第二天的反应,毕竟是旧毛病了,但好处是身体筋肌柔软,她说找宾馆住下来看看。
第二天打电话来说感觉很舒服,一点不疼了,就回青岛了。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好历害的一次.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