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南某省的海巡署比较嚣张,造成了咱们福建渔民死伤。事情爆发后,咱们的海警部门打破惯例,开始在金门、澎湖一带进行巡视工作。这不但彰显了咱们的主权,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新常态”下,对面一半的海军、十分之一的陆军都可能就此报废。
大家如果了解对面的海军,就会很快说出它们主要兵力配置,那就是4艘基隆级驱逐舰、22艘护卫舰、4艘老掉牙的常规动力潜艇(此外还有31艘导弹快艇等打杂船只)。对面海军的22艘护卫舰中主力是10艘成功级护卫舰、6艘康定级护卫舰和6艘济阳级护卫舰,可能是为了方便管理,对面海军把所有同类型号的舰艇都编入一个舰队,放进一个军港和基地。它们的6艘济阳级护卫舰比较老旧(原诺克斯级护卫舰,首舰在1965年下水),被编入168舰队,和“决战兵器”基隆级驱逐舰一起入住东部的苏澳军港;6艘康定级护卫舰原型是法国的拉菲特级护卫舰,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它和四艘该进博物馆的潜艇一起被放在高雄附近的左营军港;10艘成功级护卫舰编成了146舰队,就放在澎湖岛的马公基地。
成功级护卫舰的原型是美国海军20世纪70年代的佩里级护卫舰(首舰1976年下水),原型军舰上就没有相控阵雷达,也没有垂发装置,佩里级护卫舰在美军中原本的任务就是反潜、干杂活,但出售给对面海军时却有八艘没有装备N/SQR-19拖曳阵列声纳和AN/SQQ-89水下作战系统,水下作战能力很差。对面海军也不在这些,它们看中的是成功级相对强大的(以对面护卫舰的标准)防空和反舰能力,把这些军舰当成是第一线的预警炮灰。
澎湖和金门附近的海域也是海战高发地,是管控台湾海峡两岸的关键。1624年,明军就在澎湖同荷兰军队交战过,郑芝龙也在澎湖附近的料罗湾对抗过荷兰人,郑成功进攻台湾也以金门、澎湖为中途停靠基地,清军甚至同荷兰人联手在金门附近同郑家舰队交手,郑氏家族的最后一战也是澎湖之战。对于盘踞台湾的政权来说,丢失了金门和澎湖就意味着丢失了制海权,所以对面海军才有把半数护卫舰放在澎湖基地的配置。
咱们的海警对澎湖一带进行常态巡逻护航后,咱们的渔民固然放心,对面的146舰队可就要担心了。因为咱们的海警(海军)已经有了切断对面补给的能力,澎湖列岛可是全年有大半年的时间处于干旱状态,岛上几乎没有农业,吃喝都需要海运补给。咱们的海警护航后,不但对面的海巡署不敢出动,对面的海军也在装死,长此以往澎湖海面的控制权就落在了我们手中。
正是因为金门和澎湖是海峡的关键,对面政权最多在金门放置过六个师、十万人的庞大兵力,胡宗南、郝伯村都当过金门守军的负责人。今天的金门有守军2000多人人,马祖列岛有守军3000人,澎湖列岛驻军“镇疆部队”则有兵力8000人,海警巡逻范围内的守军总兵力13000多人,已经占到对面陆军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如果附近的海域被咱们的海警长期控制(知道对面补给船的频率、有拦截的能力就是巨大威胁),这些岛屿的守备部队也等于被废了大半。
和对面政权的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的海警、海军能在金门、澎湖附近巡逻,这就是制海权上的巨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