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六回,宝玉梦境中醒来后,与袭人第一次偷试了云雨情。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尽心是有的,但是袭人自从与宝玉有了特别的关系之后,便善于用“柔情”控制宝玉,而宝玉也次次都被她拿捏到。
但是到了第七十七回中,袭人却故意远着宝玉了: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她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且有吐血旧症虽愈,然每因劳碌风寒所感,即嗽中带血,故迩来夜间总不与宝玉同房。
袭人最善于接近他拿捏他,为何王夫人看重了她,她反而不与宝玉同房了呢?
第十九回,袭人被花家接回去喝年茶,其实喝茶是假,商量为她赎身之事是真。为何花家突然要为袭人赎身呢?因为袭人年纪不小了,应该出嫁了。赎身打发她出嫁,花家便可以赚到一笔聘金。这便是花家人的打算。
但是袭人因与宝玉关系不同于一般丫头,她自认为攀上了宝玉这个大腿,以后可以争荣夸耀,自然不愿意被赎回后另嫁他人。一般的普通人家哪里比得上贾府呢?所以她当时已哭着拒绝母兄为她赎身的念头,说是“死也不回去的”。
待见到宝玉到花家找袭人后,她的母亲和哥哥才领悟袭人原来有这个机会,自然也不再提赎身的事了。
但是袭人回去后,晚上却故意和宝玉后,她的家人要赎她回去了。宝玉说了多种留她的法子,她都说不中用,她是去定的了。
等到宝玉无可奈何之时,袭人才故意说要宝玉答应她三个要求,她就“八人大轿抬也不回去了”。宝玉见到有回转之地,莫说是三个要求,三百个他也答应。
袭人明知道宝玉舍不得她离开,她为何故意要逗他,吊他胃口,甚至让他伤心流泪呢?这就是袭人的心思了。她正是知道宝玉离不开她,所以她要用小手段试探宝玉,这次拿捏好了,以后要控制宝玉也就容易了。
宝玉果然如她所料,一刻也离不了她,她的心中便也有了主意。
第二十一回中,湘云来了,宝玉和她也是从小玩到大,两人一见面就玩得难舍难分,晚上要睡觉了都不愿分开。袭人来催了几次,宝玉方回到自己房中来睡。次日天明时,脸有不洗,便披衣靸鞋往黛玉房中来。
待到黛玉湘云起来洗漱后,宝玉就着湘云用过的洗脸水洗了一把脸,然后又磨着湘云帮他梳了头。
袭人过来发现宝玉已洗漱过了,且头发也梳理好了,马上便不高兴的转头就走了。后来宝玉回到自己的房间,袭人依然对他不理不睬,无论宝玉怎么问,她就是甩脸色不理宝玉。
“只是从今以后别再进这屋子了。横竖有人伏侍你,再别来支使我。我仍旧还伏侍老太太去。”
看看,又是拿离开来要挟宝玉?她一个丫头为何敢这样对待主子,为何敢再三的朝宝玉发火,也不怕宝玉恼了她?
不就是仗着和宝玉的关系吗,毕竟她是第一个和宝玉发生云雨情之人,宝玉放不下她。所以她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控制宝玉。
“稍用柔情以警之,料他不过半日片刻仍复好了”。此时的宝玉确实还是深陷于她的柔情之中,一次次哄着她。
既然袭人利用柔情控制宝玉,屡试屡胜,那后来袭人为何又选择疏远宝玉?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夜间也总不与宝玉同房了呢?
这就要看袭人是如何得到王夫人看重的了。
第三十三回,宝玉因在外结识戏子,得罪忠顺王爷,在内调戏母婢,逼死金钏,被贾政打了个半死。事后王夫人找宝玉身边的人问话,袭人存了一点心思,便自己过去。
袭人什么心思呢,自然是想看看在王夫人身上有没有突破口,助她当上宝玉的姨娘。因为宝玉虽然离不开她,但是宝玉自己也做不了主,贾母看中的是人晴雯,轮不到她袭人。所以她现在只能走王夫人这条路。
她试探着说,“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谁知这话居然正对王夫人的心,王夫人听了,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
这下袭人心中也有了计较,她小心翼翼的说:
“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
一句话就试探出了王夫人的心里话,原来王夫人最担心的就是宝玉身边有狐狸-精迷惑他。这下袭人便马上装出了蠢蠢笨笨的样子,不出所料,这样的她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
“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果然,很快王夫人就让凤姐将袭人作为丫头的一份月例裁了。
“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
在王夫人的操作下,袭人暗中成了宝玉的姨娘,只是因担心贾政反对,也怕贾母不同意,所以一直没有明说。
袭人这姨娘之位是以如此方式得来,她在王夫人看来就是老老实实,蠢蠢笨笨的丫头,她又岂敢再和宝玉亲近?
万一被王夫人知晓,那她不但姨娘之位落空,只怕结局也不会比晴雯好多少。毕竟王夫人最恨的就是带坏宝玉的人。袭人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这就是她越得王夫人看重,越要疏远宝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