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国家吸血鬼的诞生:落后农业如何拖垮印度财政

周瑜评国际 2023-01-03 21:18:00

2020年9月,莫迪政府通过了3项农业改革法案,长舒一口气之后,摇着脑袋宣称,我们开启了印度农业的新未来,改革永远在路上,老铁们快来夸我。

没想到几亿印度农民原地爆炸,甚至连国外的印度人都疯了。为了庆祝这个农坛盛世,上百万农民开着拖拉机去新德里集体蹦迪,几个农民代表撂了狠话,说不撤销法案,我们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莫迪也是刚,一步不退,于是这帮农“刁民”就在新德里住下了,群众和军警打成一片,30个农民在警方的接引下见了湿婆,在上演了整整14个月的警民鱼水情之后,莫迪终于扛不住了,于是在2021年11月宣布,取消三项改革法案。

在投票选举制度下,几亿农民这么搞,对执政党来说就是自杀,但莫迪为什么咬牙死顶,就是不松口呢?

因为三哥又刷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成就,那就是本来应该成为国家奶牛的农业,竟然成了国家吸血鬼,要的太多,把原本就虚的印度政府吸成了药渣,说太累了,不爱了。 这真是发展中国家里的一大奇观。

那今天,我就扯掉印度农业的莎丽,跟大家聊聊三哥的奇葩农业。

其实印度的底子是相当不错的,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统计,印度耕地总面积是1.56亿公顷,美国是1.58亿公顷,这俩货一直轮流第一,第三是俄罗斯,是1.22亿公顷,咱们是1.19亿公顷,排第四,要知道咱们可比印度大3倍啊,这条件就气人。因为两国人口差不多,所以印度人均耕地面积比咱们多,在1.7亩左右。

另外印度河流也多,光恒河就有10条支流,流域面积也有90万平方公里,占印度总面积的1/3,水资源也比咱们好。

再说这个气候,印度大部分国土属于热带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基本都在1000mm以上,这个数可不少,咱们秦岭淮河线以南也就是南方,才能达到这个数,温度也还行,年平均温度是22℃,阳光也充足,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水稻基本上能做到一年三熟。

按理说这个条件,搞农业不得发了?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因为条件好,印度是啥都种,很多农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比如香蕉、姜、芒果、黄麻。大米、小麦、甘蔗、花生、蔬菜、水果、棉花这些都能排第二。大米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占粮食总产量的70%。

但印度真实的农业水平,亮瞎了所有人的眼。

根据印度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印度的粮食产量是3.1亿吨,咱们是6.6亿吨,是印度的两倍。 要知道印度的自然条件比中国好,耕地也比中国多,按理说不应该呀。

再具体点,就拿印度最主要的农作物水稻来说,单产的数据不统一,有高有低,2019年11亿吨

国际谷物理事会统计,印度水稻亩产是186公斤,这是低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是264公斤,这是高的。我看有几个V去印度时,咨询过当地农民,确实亩产在两百多公斤左右,咱就取个中间值,225公斤。咱们是多少呢?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国的水稻亩产是467公斤,联合国也是这个数,咱们的数据明显靠谱,中国是印度的1.8到2.5倍。

225公斤/亩是个什么概念呢?根据有些学者研究,闵宗殿先生《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的探讨》分析,宋朝时太湖地区亩产正好是225公斤,清朝是278公斤,四川《彭县县志》记载,清朝时四川彭县大米亩产180公斤,河北地区好一点的地方比如蓟县,也能达到200公斤。

也就是说,印度的水稻亩产,就是咱们清朝甚至是江南地区宋朝的水平。要知道印度大部分地区是一年三熟啊,所以国内很多人打死不信。

可别不信,这才哪到哪?还有更刺激的,据印度国家统计局统计,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国,2020年棉花亩产是30.7公斤,而咱们统计局的数据是124公斤/亩,是印度的4倍。

其他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也是一样,基本上是咱们的一半,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手里明明有俩王带四个二,印度农业为什么这么捞?

决定农作物生长的要素无非是光照、积温、水、金坷垃、种子、机械化水平等这几个因素,我之前仔细分析过三哥的农业,我说说我的判断。

光照、积温应该问题不大,水看似问题不大,其实非常大。印度虽然降水不少,但非常不均匀,它是热带季风气候,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6到9月份,能占到全年的74%。如果没有大量的水利工程保存雨季的雨水,那么到了旱季,天一热,土壤里的水分会立刻蒸发,就没有多少水能灌溉农田了。

为什么建国后咱们的粮食产量迅速拉升,一个关键点就是发动群众,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在当时是按照头等大事来抓的,比如天量的水库,有的地方一个村一个,当时上工都算工分的,还管饭,那积极性老高了。

除了水库还有引水渠,比如著名的红旗渠和苏北灌溉总渠,另外还有黄河、淮河、长江等大型的治水工程,从刚建国一直搞到70年代末,到现在还在建,因此灌溉面积蹭蹭地涨,据中国水利部的数据,2019年中国灌溉面积达到11.1亿亩,居世界第一,其中耕地灌溉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0.3%。数据的背后,是中国令人绝望的组织能力。

红旗渠

印度呢?印度是一个散装的国家,1947年印度独立时,国内还有500多个土邦,占全国面积的1/3,到现在为止,中央集权依然是个大问题,举个例子,印度30个邦,每个邦都有关税,各邦之间的货物流通是要交钱的,跟进口似的,你敢信?中央政府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辙。

印度什么的都在搞水利,他能搞吗?没这个能力知道吧。印度是个数据黑洞,很多数自己统计不出来的,比如说有多少水库,多有少引水渠等等,我这只找到一个数据,根据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2019年统计,印度灌溉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6.6%。

基于印度的总体降水量,这个数字确实不高。

再说这个金坷垃,因为工业化水平低,印度金坷垃不能完全自产,有一部分磷肥和钾肥要进口,所以使用量着实不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年统计,印度耕地的肥料使用量是175公斤/公顷,在 162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49,咱们中国是393公斤/公顷,是印度的2.25倍,排第11。所以肥料也是印度农业拉跨的一个原因。

再说这个机械化,那肯定更完蛋了,因为是小农经济,印度缺乏农机设备,很多地方还是要靠神牛种地,收割大多数也要靠人力,尤其是棉花这种需要大型农机设备来耕种的,更是缺,所以导致了和中国在棉花单产上有这么大的差距。根据《印度农业科学》杂志统计,印度2019年的农业机械化率在40-45%之间。而根据中国农业部统计,2019年中国综合机械化率为69%。

最后说说这个种子,在育种方面,印度做的比中国还差,尤其在水稻上。根据《印度快报》2022年初统计,印度共有4400万公顷的稻田,其中只有300万公顷使用了杂交水稻,不到10%,印度政府本来定的目标是2015年提升到25%,结果死活推进不下去,因为咱们的杂交稻不符合印度人的口味和要求,他们自己搞的杂交稻质量太差,容易碎,印度农民不愿意用,其他农作物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那啥,吃过印度大米没有?没吃过的同学可以买点试试,保准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可有一样,不能吃完了回头举报我的昂。

水利工程、化肥、种子和机械化这四方面的原因,导致印度的农业非常低效,产出不高。

要是单纯产量低点也没关系,但结合印度恐怖的农业人口,大好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根据联合国统计,截至2021年12月9日,印度人口是13.9亿,很可能你看视频的时候,印度已经把咱们超了。这14亿人中,65%是农村人口,而这些农村人口中,70%是要靠种地来维持生计的,也就是说,印度大概有6亿人口靠农业吃饭。

根据印度统计局统计,2020年印度的农业GDP占比是14%,是咱们的两倍,但农业就业人数占比是42%,这说明印度农业是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结构。而咱们的农业人口占比在2020年降到了26%。

人均耕地面积虽然比咱们多,是1.7亩,但因为人口爆炸性增长,这个数一路走低,再加上单产低,所以印度农民的收入,老刺激了。

根据印度国家统计局2021年9月份的报告,2019年印度农村家庭平均月收入是10218卢比,如果是净收入,就降到了8337卢比,合人民币689块钱,注意,这是一个家庭,不是一个人的收入。

一个月不到700块钱,除去吃饭,还能干什么?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要命的是,印度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基本不涨,2013到 2019 年,印度农民种植收入的年增长率仅为 4.65%,而印度这几年的通胀率都在4.3%到6.3%之间,也就是说,印度农民的种地收入,其实是下降的,所以都得去城里打个零工,农闲的时候赚点钱。

收入这么低,放在其他的国家,农民早反了,但是印度没有,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宗教,印度教对印度社会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大体的原理是这样的,我活得越苦,修为就越大,攒的技能点就越多,就可以狂点投胎这个技能,点多了下辈子就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做人上人,这个不细讲了,反正起到了心理麻痹的作用。

这是精神层面的。

最关键的还是物质层面,为了维持几亿农民的生存,印度一直对农业玩命补贴,大体的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印度农民生产的粮食,政府都包了。印度政府从1961年开始,就实行了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格机制,先研究出个合理的最低收购价格,然后设立几个官方的粮食公司去采购农民的粮食,这样可以为农民兜底,保护农民的利益,不至于让奸商们操纵价格,把印度农民给霍霍了。

第二步,粮食收上来之后,中央政府再分发给个邦,但分发的销售价格,是低于粮食公司的收购价的,差出来的钱,中央政府补贴了。

最后一步,粮食分配给各邦之后,通过公共分配系统向国民卖粮,根据收入不同,售卖价格也不同,收入高的家庭以高价买,贫困线下的家庭以低价买。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低买更低卖,赔的钱由政府掏了。

这招带有很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印度政府当年也是很自豪,标榜我们这才是社会主义。补充一个知识点,印度还真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写进宪法的。

这个机制对农民确实有保护,解放前咱们全国各地的米行在秋收时故意压低米价,在青黄不接时又抬高米价,可把很多农民霍霍惨了,很多农民只能去借“青麦利”这种“借一还四”的高利贷,最后很多人还不上,只能卖房卖地,卖儿卖女,导致大量农民破产。所以咱们过去的米行,实质上,不是个做实体的,而是个金融炒作机构。

咱们中国也有政府主导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就是为了稳住农产品(粮食)的价格稳定,维护农民的利益。

另外印度政府在农业上,还有化肥补贴、灌溉补贴、电力补贴等等。

也就是说,印度是生产和流通两头补贴。

就这样,印度政府在苦苦支撑着6亿农民的生存。

看起来非常完美。但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补贴农业的钱,哪来的?

那肯定是二三产业了,这就完犊子了。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要完成工业化,都要牺牲农民的利益来积累原始资本,英国最早的羊吃人,就是贵族把农民从自己的庄园里赶走,然后养羊薅资本主义的羊毛发展纺织业,明治时期,日本的农民的2/3的收成要上交国家和地主,自己只剩下1/3,美国是通过压榨上千万黑奴发展棉花产业,苏联是搞工农业剪刀差,剩下的我读书少,就不清楚了,反正都是靠着农业输血来完成原始积累的。

三哥牛掰了,农业不仅输不了血,还在吸国家的血,二三产业的收益,都被农业反哺回去了。

据《印度时报》报道,2020年印度光食品补贴就高达10000亿卢比,约合821亿人民币,农业总补贴额占GDP的2%,占印度政府总税收收入的20.2%,也就是说,政府收入的1/5要拿来补贴农民,远超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占比一直在涨。

但印度这几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财政赤字不断飙升,2021年财政赤字占GDP的12.7%,是咱们的四倍, 43.3%的财政收入是借款,每年1/3的收入要用来支付利息,注意是支付利息,不是还债。

尤其是2020年之后,疫情又重创了印度经济,就这样,印度政府实在是扛不动了,所以推出了3项农业改革法案,说白了就是,我们不兜底了,你们的粮食爱卖谁卖谁,卖高价你们赚了,卖价低那你活该,咱们不搞计划经济那一套了,市场化嘛,咱们印度也要紧跟形势。

一听这话,印度农民都反了,因为这套托底制度确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如果全部放开,就印度基层那个乱法,那民国的米行肯定在印度遍地开花,农民大量破产不是梦,是我我也得反。

印度的农业为什么成了国家的吸血鬼?

很简单,因为印度农业的产出很有限,蛋糕就那么大,地就那么多,分的人越多,到每个人嘴里的就越少,但印度的人口是爆炸性增长,这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单产,增加产量,但靠农民自己是不行的,国家需要大规模投入,但印度是个散装的国家,200多个民族,20多种语言,最主要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只有40%的人会说,连普通话都没普及,所以政府做不到中央集权,基层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极差。

所以农民的收入不增长,但物价在涨,你可不得养着这6亿人吗?

还有个方法,就是全力发展工业,让农民进城,减少农业人口。

但工业化才是印度最大的问题,印度的工业化前景是非常不乐观的,从国内来看,印度根本就不是个现代型的国家,因为它的国家独立不是靠武装暴动,而是谈判,所以就没有像凯末尔这种军事权威去推进现代化改革,导致国内的各种牛鬼蛇神成建制保留下来,比如不同种姓的人不能接触,贱民不算人等等。

另外印度前面还有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工业国,而现在又受到减碳减煤电等环保问题的严重限制,可谓前有狼,后有虎。

一个甚至比晚清还要愚昧封建的国家,是否能完成工业化呢?除了纺织等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印度是必然,稍微复杂一点的,就不好说了。

咱们已经进了好几个球了,那么留给印度队的时间就不多了。

宗教、封建、种姓这三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在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了。为了保面子,印度政府统计GDP的时候,连牛尿和牛粪都算进去了,不断篡改夸大GDP数据。

这就是印度农业的尬尴, 国家还没富,就需要靠二三产业输血,严重拖累了工业化进程。

这些钱本来应该搞基建,从外国买设备、技术、原材料等等,结果都成了米田共了,制造业不行,就把农民都困在村里,造成了恶性循环,那怎么办,那就只能养着了。

其实印度是有一个大国的身子的,但要想搏一个大国命,非得从上而下而,来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不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现代国家,而不是现在这样,身子一摇就抖搂出半筐零件来。

所以印度农业只能继续挣扎了,但印度这个国家抗压能力是非常强的,你看疫情这两年,在国内烧成这样,照样过,咱们也不需要为他们操闲心,就当个吃瓜群众就好。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还望点赞、转发、评论,感谢!)

1 阅读:52

周瑜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