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未起风雷动,棋局未落杀机藏;
问鼎天下谁执手?一念之差万骨霜。
若论当今世界局势,恰似《孙子兵法》所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025年的国际舞台,火药桶遍布全球,大国博弈暗流涌动。从俄乌战火延烧至朝鲜参战,从中东美英法航母云集到南海美日军演升级,从台海围岛演训到全球关税壁垒高筑,人类仿佛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回望百年前,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开启二战序幕。而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已笼罩四野,只待一根引线点燃。
中东:大国角力的修罗场
2025年4月,中东局势如“山雨欲来风满楼”。美英法三国航母——福特号、伊丽莎白女王号、戴高乐号——齐聚地中海,以“支持以色列”之名威慑伊朗。伊朗不甘示弱,其新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号称可穿透北约反导系统,沙特则倚仗中国提供的东风系列导弹形成“不对称威慑”。美国双航母战斗群的部署,表面是为巴以冲突降温,实则为遏制中俄影响力渗透。俄外长拉夫罗夫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局限于欧洲”,矛头直指中东乱局4。此地若有一国误判形势,如以色列突袭伊朗核设施或伊朗报复性打击美军基地,恐将引发链式反应,重演1914年“同盟国”与“协约国”的阵营对抗。
欧洲:俄乌战火外溢,朝鲜参战添变数
俄乌冲突迈入第四个年头,战局却愈发诡谲。2024年10月,朝鲜宣布派遣1.2万精锐部队赴乌参战,伪装俄军投入前线,此举被韩媒称为“世界大战的序曲”。俄朝军事条约虽未正式生效,但朝军介入已打破“代理人战争”边界。更危险的是,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本土,触及普京划定的“核红线”;而俄军以“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打击乌后方,北约则扬言“不排除直接派兵”。此情此景,恰似一战前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局部冲突,因盟友体系牵连演变为全球大战。
亚太:中美博弈与军备竞赛
“南海无风三尺浪”,2025年4月1日,解放军在台海展开围岛演训,航母山东舰与歼-20机群协同演练封锁战术,剑指“台独”势力与美日干涉。与此同时,美日韩在济州岛海域举行“卡尔·文森”号航母领衔的九舰联合军演,日本扩军步伐加速,自卫队预算连创新高,甚至计划在琉球部署中程导弹。中美贸易战叠加科技战,关税壁垒与芯片禁令令全球经济“逆全球化”,堪比1930年代“大萧条”前的贸易保护主义狂潮。而南海争议、朝鲜半岛核试验、日本修宪动向,皆如《战国策》所云:“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历史镜鉴:战争逻辑的轮回
细察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无非“利益争夺”与“安全困境”交织。一战前,欧洲列强竞相扩军,德英海军竞赛白热化;二战前,纳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绥靖政策养虎为患。而今,全球军费开支突破2.5万亿美元,北约东扩、印太联盟、中俄朝“准同盟”渐成鼎立之势。更甚者,人工智能武器、太空军事化、网络战等新技术将战争形态推向“无人化”与“超限化”,一旦失控,后果远超人类历史经验。
中国角色:慎战而不畏战
面对乱局,中国如《周易》所言:“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2024年8月,解放军严阵以待,既在台海展现实力,又于南海推动“共同开发”,以“刚柔并济”之策应对美日围堵。中国坚持“劝谈促和”,拒绝加入西方反俄阵营,却也不与任何一方缔结军事同盟,此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智慧。然若核心利益受损,如台海生变、南海遭侵,中国亦必如《墨子》所倡:“备者,国之重也。”
和平之机,存乎一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爆发,关键不在“是否”,而在“何时”与“何人”。若各国沉迷“零和博弈”,则一战前“七月危机”重演绝非虚言;若能以史为鉴,恪守“止戈为武”之道,人类或可避此浩劫。然观今日之势,霸权国家四处点火,地区强国铤而走险,全球治理体系濒临失效。恰如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愿世人警醒,莫待战火燃遍寰宇,方知和平之贵。
吉祥三宝
打仗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是人能左右的,天赶地催。
杜宏斌
打吧,战争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大国之争,躲,更难保全,不如硬干!成,保全疆土,败,大家一块完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