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节目,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养老金并轨后,新算法之下职称到底有没有用。众所周知,2024年养老金并轨已经完成,养老金计算全部按照新办法计算。这也让很多人开始疑惑,职称是否还会是养老金计算的影响因素。未来职称还有没有必要追求?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的说一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7a08f4df40e4acc4778570e711610e.jpg)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在体制内,职称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咱们的收入。了解体制内制度的朋友都知道,在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单位,职称越高,基本工资、岗位津贴这些就越高。而这些收入,和咱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职称越高,咱们的缴费基数就越高,以后养老金也就越多。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原来是中级职称,月工资8000块,晋升到高级职称后,工资涨到了10000块。那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也就从8000块提到了10000块。而我国的养老金缴费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缴费基数增加我们累计的个人账户余额就越多,养老金也越多。
缴费基数:影响养老金的“隐形手”说到缴费基数,这里还得多说两句。除了直接影响咱们的养老金水平,它还能间接影响咱们的缴费档次。在一些地方,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固定的,但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会根据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调整。这就意味着,职称越高,工资越高,咱们的缴费基数就可能越高,缴费档次也就相对提高了。
举个例子,假设当地规定缴费基数的下限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上限是300%。你原来是中级职称,工资处于下限和上限之间。晋升到高级职称后,工资更靠近上限了,那缴费档次不就相对提高了嘛!这样一来,长期下来,咱们在养老金待遇上,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9fc3c3f6126a49a1f1ce4bc18b6a9a.jpg)
说完了缴费基数和缴费档次,咱们再来聊聊过渡性养老金。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这个视同缴费年限,主要基于工作年限。而且,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咱们的工资水平和岗位级别,进而可能影响到工作年限的认定。
比如说啊,在一些地方,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在特定时期的工作经历认定上,可能会有更宽松的政策。这样一来啊,咱们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时候,就更有优势了。因为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通常和视同缴费指数相关。而视同缴费指数,又和咱们退休时的职务职级(也就是职称)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养老金虽然并轨了,但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还是那句话啊,职称越高,咱们的缴费基数就越高,缴费档次也就越高。这样一来,在职业生涯中,咱们就能以更高的基数缴费了。养老金账户里的钱啊,也就能积累得更多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1d15218c782bbd70edf6915e7e66c9.jpg)
事实上,在退休后的养老金调整中啊,高级职称的人往往也能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收入。这主要就是依靠职称变化带来的缴费基数与缴费档次差异。因为,在挂钩调整中,不光要看缴费年限,还要看咱们的养老金水平!职称高的退休人员啊,养老金初始水平就高,挂钩调整时,自然增加金额就多了!
由此可见,职称虽然不是被写在养老金调整规则中的影响因素,但却是很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职称的本质,其实就是和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年限挂钩。所以在这里也提醒各位参保人,要想退休后拿到更多养老金,就一定要多缴纳,长缴纳。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雪融化后的冰
奋斗了一辈子,只为年龄大了能安度晚年。并轨?在职怎么不并轨呢?什么鬼想法,明显欺负机关事业单位的老年人
你说呢
主要还是工龄,混年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