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士科研受阻撑不住,导师泼冷水:别叨叨,没时间替你收拾残局

育学笔谈 2024-11-05 22:56:35

考研、读研看似很美好,但实际上这条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艰难,吃过的苦只有过来人才能感同身受,所有的光鲜背后都是一脸泪痕。

博士生作为研究生科研的主力军,常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难。尤其是当他们在实验室中遭遇数据不稳定、实验结果反复无常等棘手问题时,往往感到孤立无援,急需来自导师的指引与支持。

可很多导师则认为,博士生已经具备了自主科研能力,如果跟不上节奏,掉链子,那就要接受延毕的现实,甚至是提出严厉批评。

这样做真的合理吗?各方看法不一。

近日,一位博士生在网络上投稿倾诉,称导师从来都不给自己提供实质性的科科研过程指导,只看结果,自己就像一个工具人,现在已经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博士生晒出了和导师之间的沟通记录,博士生向导师求证:

实验室数据不稳定,调整了很多方法,但依旧没有任何进展,现在非常迷茫。希望导师能帮忙看看实验过程数据。

而导师听到博士生的话后非常生气,直接泼冷水,让博士生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拖累他的项目进度,没时间听博士生“叨叨”,希望对方能搞出像样的结果,他没有时间帮助博士生收拾残局。

博士生此时非常委屈,强调自己每天重复同样的实验和数据,看不到任何进展,感觉撑不住了……

导师开始提出批评,认为博士生撑不住是自己的事情,和导师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逼着对方读博,实验做不好不应该由导师背锅,而且不希望博士生继续抱怨。

对此,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博士生导师不会像硕士生导师那样给出详细指导,彼此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师生关系,主要还是看博士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如果完全指望导师,很可能会导致无法毕业,博士生科研要求很高,导师不可能花大功夫帮助博士生解决科研问题。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导师就应该承担起责任,给予博士生适当的指导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对方提出请求和无奈的情况下,完全选择无视,显得很冷漠。

有意思的是,有一位网友的评论获得了大量的点赞:

“别让实验过程影响你的结果。”

这意味着什么?只看结果不要过程,那就是典型的学术不端问题。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调侃导师只要结果的做法。

客观地说,博士生在这样的困境中向导师求助,却换来“别叨叨,没时间替你收拾残局”的冷漠回应时,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努力的忽视,更是对导师职责的一种误解,从而导致博士生遭遇一系列的问题,比如:

在科研过程中,数据的波动性和实验的不确定性是常态,但对于缺乏经验的博士生而言,反复的实验失败和数据不稳定可能引发严重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

另外,除了科研本身的挑战,博士生还需面对学业、就业、家庭等多重压力,缺乏有效指导时,这些压力可能累积至难以承受的程度。

面对复杂的研究课题,博士生容易在浩瀚的文献和实验方法中迷失方向,缺乏导师的引导,可能难以找到突破点。

如果博士生撑不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就像下面这位博士生一样,唯一的选择就是:

退学!

此前有很多人质疑浙大孟伟,八年都无法博士毕业,最终只得去送外卖……,但从现在很多博士生的反馈来看,导师有时候真的很关键。

拥有科研天赋的博士生是少数,大多数人的学业都是艰难的,能遇到一位好导师很重要。博士生的科研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导师的恰当指导与支持可以极大地缓解其困境,促进其学术成长。

所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导师职责、优化科研环境,才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科研生态,让每一位博士生都能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学术成就。

0 阅读:8

育学笔谈

简介:分享校园热点、评述教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