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别人头头是道,自己生活一地鸡毛

袁大岛 2025-01-25 21:48:47

社交媒体中,那些充斥着人生导师的箴言,

并未改变那些所述之事的存在,

以及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

朋友圈里滚动着自律达人的打卡,

但实际上,打卡健身这四个字,

为了打卡而健身的“核心理念”,

似乎代表了某些群体对于健身的全部认知。

对于这种集体性的认知失调,

似乎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众生缩影。

更为有趣的是,人们不仅习惯了这样虚浮的生存环境,

还有人试图把其理念的核心作用,发扬光大,

比如那些熟练背诵“早睡早起”的养生口诀,

却把凌晨三点的失眠美化为深度思考,

那些人转发“断舍离”的禅意美学,

却在购物车里塞满彰显个性,

强调自我意识的各种限量商品,

这种精神上的分裂表征,不是偶然的“发作性焦虑”,

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社会表演,

总有人渴望在大众的注视下扮演人生赢家,

却在独处时被迫直面生活的千疮百孔:

荒唐吗?

在他们看来,

常规操作而已。

聪明人的自我守则,总会让自己获得真正的收益,

而愚蠢者的置换系统,

只会让自己的真实处境,

在众人面前表露无遗。

越是强调,越是需要,

越是以虚伪操纵微笑,

越是体现内心的咆哮。

愚蠢者的置换系统之中,具备一种自我“强化”的特性,

而社交媒体的激励机制,又能将那些说教行为货币化,

那些看似合理的人生忠告,都能兑换成虚拟的认同感,

而那些基于算法推荐信息,

又能够持续投喂给这些人“认知提升”的安慰剂,

于是,这群高傲自负的可怜人,最终陷入了永动的循环:

越是生活失控,越需要制造说教内容来证明掌控力,

而说教带来的短暂满足,又进一步加剧现实与幻象的割裂,

对于这些人而言,通过指导他人获得的道德优越感,

能够巧妙地消解了自我改变的压力,

正如某些环保主义者谴责塑料污染时,手中握着星巴克的塑料杯侃侃而谈,

这其实说明了一种很简单也很普遍的现象:

批判他人,总比约束自己轻松。

在那些人仍旧为了搭建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

不遗余力的糟蹋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时,

清醒的人们早已发现,生活的真谛就在“一地鸡毛”之中,

未完成的待办清单,证明着我们对美好的向往,

每一笔精打细算的账单,记录着人们抵御孤独的温暖消费

渐渐发霉的外卖盒,暗示着为理想熬夜的执着,

真正的成熟,是停止在他人的人生画布上指手画脚,

转而专注于修补自己的生命拼图,

当人们不再用说教武装脆弱,

当“头头是道”让位于“脚踏实地”之时,

人们才会以诚恳的态度,接纳存在主义给出的答案:

生活的勇气,从来不是那些高亢着叫嚷虚无的仇怨释放,

而是在认清生活的荒诞之后,

依然有勇气在生活的鸡毛堆里寻找出路,

如果找不到呢?

那就踩出一条出路。

1 阅读:4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2
2025-01-26 11:07

帝王心态,就是从来不会说自己的责任,生活一地鸡毛,也要归罪于对方!

袁大岛

袁大岛

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