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卫立煌看到自己在我党的战犯名单中,长吁一口气:我有救了

桂花飘香中秋夜情怀 2025-02-21 11:08:35

“太好了,我有救了。”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卫立煌还在南京被老蒋严密监视。就在老蒋对他的耐心越来越少的时候,我党放出了第一批战犯名单,卫立煌赫然在列。

处于这种情况下,卫立煌为什么说自己有救了?

东北“剿总”司令

老蒋发动内战之后,就开始处处干预各大战场。东北战场开战较早,也受到了老蒋较大的干涉。

毛主席曾经说,只要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由此可见东北的重要性。

进军东北,是在抗日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我党就定下来的战略。

和我党对东北势在必得的态度不一样,老蒋一开始对东北并不感兴趣。因为老蒋的传统势力在江南地区,他从来没有染指过东北。

东北本身就是张学良的地盘,他也不肯放张学良。美国这边要求他必须进军东北,他没办法,只能自己派兵过去。

但对于东北,他一开始是不上心的。他按照美国的吩咐派重兵进军东北之后,就想将注意力放到中原地区,这才是他的势力范围。

虽然老蒋发动的是全面内战,但毕竟还是有所侧重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没办法关注到所有战场。

毕竟进军东北的部队装备精良,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失败。而且当时他还和苏联达成了约定,苏联同意将东北各城市的控制权交给他。

当然,老蒋也没有那么不在意东北,因为他派去东北的人是杜聿明。这是老蒋在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之后,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老蒋对东北态度的转变,是在我党决定进军东北之后。那时马歇尔已经给他确定了“稳住华北、抢占东北”的方针,他也意识到东北的重要性。

因此他虽然晚于我军派兵,但在美国海军的帮助下,他们进军的速度可比我军快多了。

东北战场局势变幻,老蒋的亲信陈诚在东北举步维艰。陈诚和杜聿明之间矛盾颇深,老蒋不愿意放弃陈诚,也不想得罪杜聿明。

毕竟按当时的情况,只有杜聿明有能力解决东北的烂摊子。为了将陈诚从东北解脱出来,老蒋将刚回国的卫立煌派到了东北。

一开始的时候,卫立煌其实很不明白,为什么国民党在东北能打成这样。等他到了之后,他才发现东北就是个烂摊子。

东北能打成当时那个情况,和老蒋的瞎指挥有很大的关系。老蒋的一次次微操,断送了国军在东北战场的生机。

矛盾频出

卫立煌1948年上任东北“剿总”司令,但老蒋不放心他,所以给他配了好几个副司令。老蒋的心腹杜聿明,就是其中权力最大的。

刚到东北的时候,他不是没想着做出点成绩来。当时东北的局势已经变了,国民党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优势,东野的攻势越来越猛。

卫立煌上任之后,并没有立刻和东野展开决战。他先是巡视了各地的部队,然后开始整训部队、修筑工事,希望能和平解决东北问题。

而他这拒不出兵的表现,在老蒋看来就是他想向我党投诚。因此,老蒋多次催促他出兵,但被他用兵力不足拒绝了。

当时国军在东北战场消耗巨大,早已经失去了兵力优势。相反,我军在东北的兵力反倒增长了不少,已经能和国军分庭抗礼。

卫立煌的想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现在主动出击,就会被我军抓住破绽然后逐个消灭。只有保存实力休养生息,才能和我军继续对抗。

到时候就算要谈判,他们手中有足够的力量,也有更多的谈判筹码。

但老蒋多么独断专横啊!他根本不听卫立煌的话。卫立煌越说不能调兵主动打,他就越要主动打。他指挥不动卫立煌,就去指挥范汉杰和杜聿明等人。

这些人不是卫立煌,没资格跟老蒋对着干。

哪怕明知老蒋的战术不对,他们也必须按照老蒋的命令执行。当时卫立煌没掌握太多部队,大部分部队还是归老蒋指挥。

于是就在当年的9月12日,我军发动了辽沈战役。老蒋执意组成东、西两个兵团,让他们增援锦州。

当时卫立煌反对支援锦州,但老蒋忽略了他的意见。

不仅如此,老蒋还说他不想打仗,所以才不肯出兵辽西,于是直接亲自上阵指挥。然后锦州被我军拿下了,老蒋又怪他指挥不力。

辽沈战役之后,老蒋将军事指挥权给了杜聿明。杜聿明在他的命令下,企图夺回锦州,指挥廖耀湘主动出击。

成为战犯

卫立煌想让廖耀湘退守沈阳,但被老蒋严词拒绝。最后廖耀湘部被全歼,长春和沈阳也相继解放,卫立煌只能无奈退到北平。

然而自卫立煌到了东北之后,东北的战争几乎都是老蒋指挥的。可在东北解放之前,老蒋却任命卫立煌为东北“最高指挥官”。

老蒋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给自己背锅。

卫立煌当然知道老蒋的想法,他不愿意给老蒋背锅,于是坐飞机离开了沈阳。

但他在前往广州的时候,老蒋却将东北失败的责任全都推到他身上。不仅将他撤职查办,甚至还将他送回南京软禁。

卫立煌的心情十分苦闷,他是国民党的老人了,早年更是追随过孙中山。在老蒋刚上位的时候,他也是老蒋“五虎上将”中的一位。

他刚开始的时候被老蒋蒙蔽,认为我党意图窃取革命果实,将国家再次拖入泥沼。因此在老蒋围剿红军的时候,他曾出了大力。

然而和老蒋接触得越多,他就对老蒋越不信任。在“五虎上将”中,他始终得不到老蒋全部信任。

有人说,卫立煌是嫡系中的杂牌,是杂牌中的嫡系,这句话很好概括了他在国民党的尴尬地位。尽管他的军事能力比其他人都强,但老蒋就是无法给他全部信任。

到了后来,黄埔军校的学生们成长了,他就更是嫡系中靠边站的人了。

被软禁的时光,对卫立煌来说非常难熬。老蒋不只是因为东北战败软禁他,而是认为他和我党有联系,觉得他背叛了自己。

因为在抗战的时候,他去延安拜访过,还给过我党物资。

老蒋这个人疑心病太重,但这次也让卫立煌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决心要彻底和他断绝关系。

被软禁的时候,他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就在这年12月25日,我党公布了一份战犯名单,里面有43位战犯的名字。

卫立煌的名字赫然在列,位列第13位。

原本我党将他列为战犯,他对我党是不满的,因为他实在没做什么对我党不利的事情。

但在察觉到自己身边的监视松懈了之后,他忍不住感叹自己“有救了”。

因为这份名单,老蒋对他的怀疑消散了不少,李宗仁上台之后,他也重新获得了自由。

只不过这次,他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国民党,而是辞掉一切职务寓居香港。老蒋逃往台湾的时候,还专门游说他跟自己一起走。

只不过他看透了老蒋的本质,知道自己去了台湾没什么好下场,所以干脆拒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他不顾自身被监视,也要向北京发出贺电。

1955年,在我党的号召下,这位曾经的国军高级将领选择了回归祖国的怀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