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23日,奉军爆发了“郭松龄倒戈事件”。由于张学良对郭松龄信任异常,郭松龄部配备的都是精兵强将,武器装备也是当时奉军最先进的,因此郭松龄部是当时奉军内部战斗最强的部队。也正是因为如此,郭松龄在短时间内便打到了奉天附近,眼看就要攻入奉天城了。为了拖住郭松龄,为自己重新集结力量争取时间,张作霖便找了日本人帮忙。
▲张作霖照片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日本人同意了张作霖的请求,但也提出了“答应土地出租和杂居”等条件。当时张作霖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于是便应承了下来,双方签订了密约。密约签订后,日本果然做了不少掣肘郭松龄的事情,比如说不准郭松龄的军队乘坐火车、不准郭松龄的部队经过他们的防区,而且还以保护日本侨民为由,调来军队驻扎在奉天附近。
▲张作霖剧照
应该说,日本的一系列动作延缓了郭松龄的动作,给张作霖集结力量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在巨流河附近,双方展开了生死大战,张学良带领部队击败了自己亦师亦友的郭松龄。击败郭松龄后,张作霖与王永江、杨宇霆讨论密约的事情,经过两人提醒,才意识到这份密约与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果被国人知道了,势必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
▲张作霖剧照
张作霖这个人虽然是绿林出身,但是民族大义还是有的,一听说自己可能要被骂作卖国贼,就坚决不干了。于是他先致电日本方面,表示自己和他们签订的那份密约,省议会没有通过,所以暂时不能生效。而后他亲亲自携带重金,赴旅顺去见了日本方面的负责人,希望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但日本方面也不是傻子,知道张作霖想要耍赖,也是一口咬定为了帮助张作霖击退郭松龄,他们尽了很大的努力,绝不给张作霖耍赖逃脱的机会。之后,关东军司令为张作霖举办欢迎宴会,在宴会上,他们再次提起这件事,希望张作霖能够履行密约。
▲张作霖剧照
正如刚刚所说,张作霖是绿林出身,做事并没有那么讲君子之道。他一计不成,便继续施展自己的另外一计。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印章,煞有其事的给在场的人讲,在东北他是有两个印章的,一个专门处理大事的,一个专门处理日常事务的。
当时郭松龄叛乱,整个东北进入紧急状态,所有文件非盖上这个专门处理大事的印章不能生效,密约上那个盖的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印章,是不作数的。张作霖的这种“无赖”的做法,让日本人既生气又无可奈何,最终宴会也是不欢而散。这件事结束以后,日本便非常记恨张作霖,对张作霖最多的评价就是“忘恩负义”“出尔反尔”之类的话语。
▲张作霖剧照
据说,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日本人彻底放弃拉拢张作霖的想法,从而策划了“皇姑屯爆炸”事件,这才有了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对于这个观点,目前并没有太强的史料支撑,但是张作霖不愿意出卖东北给日本人基本是公认的事实,而且汇总各方的史料来看,日本人还经常被张作霖耍得团团转。
事实上,张作霖的孙子张学浚,2010年在天津的少帅府接受采访时,曾亲口向媒体表示,张作霖在对待日本的问题曾经表态“我不能出卖东北,不能让后代骂我张作霖是卖国贼。我什么也不怕,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
▲张作霖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张作霖之所以能够戏耍日本人,很大程度是因为有王永江、杨宇霆这两人的帮助。这两个人都是权谋高手,对付日本人很有一套。可惜的是,王永江因为张作霖不采纳自己的意见,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执意扩张,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主动归隐,直到病死也没有再次出山。杨宇霆则在张作霖被炸死后,被张学良枪杀于老虎厅。奉军少了这两人,在与日本人的较量中,开始落入下风。
资料来源:《张作霖大传》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