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时期的“茶”字罍——浅谈宋以前茶器的发展

胡轸说文化 2023-06-22 07:55:07

茶和酒是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两个饮料,酒的考证很清晰了,从贾湖文化就发现了酒的残渣。但是茶的考古却显得模糊很多。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始终得不到考证。陆羽还列出了茶的五种旧称,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文献里,最早记录茶字的是《广韵》中:“荼,宅加切,苦茶也;亦作木荼,俗作茶。”《广韵》作者为隋代陆广微,所收集的素材当在陈隋之际,也就是说“茶”字在此以前已经出现。

浙江湖州出土的一件东汉到三国时期的青瓷贮茶罍,是目前记录里面,最早出现的“茶”字。

茶罍上清晰地刻划了一个“茶”字。也就是把茶字前推至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期就出现的专用放置茶叶的青瓷罍,可见饮茶的历史还可以向前追溯,大胆猜测的话应该是随着西南地区的统一而被引入,在长江流域普及开来。

一直到了唐代,出了个“分类明细”的长沙窑,带有“茶”字的器物才多了起来。

《唐韵正》卷四说:“荼,宅加切,古音涂。按荼荈之荼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汉魏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字音居何反,犹在歌戈韵。梁以下始有今音。”所以唐长沙窑所见多为“荼”字。

2015年巩义市考古发掘出土的三座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墓葬中出土的茶事器具。三座墓葬各随葬有一套三代或单彩已经瓷茶具,主要有碾、炉、鍑、盂、执壶、茶盘、盏等器物以及煮茶坐俑。

这些器物多与陆羽《茶经》所载一致,为迄今考古所见最早的以随葬品较为全面地反映唐代茶事中从碾茶、煮茶、分茶到饮茶的过程。

唐人饮茶需要煎制,茶汤里面要加多种佐料,最后连茶带水一起喝,类似喝粥,所以唐人饮茶又被称为“粥饮”。此时的茶具逐渐从传统的酒、食器具当中分离出来。

南宋的《斗浆图》还原宋时商贩斗茶的场景,也别有一番意趣。斗浆即为斗茶之意,从图中可以见得,宋人还是用执壶煮茶,每个人身旁都摆放着一套斗茶器具,茶瓶、茶碗放置在精美的竹器中,还有竹编容器用来装木炭。参与者用白瓷茶盏,多是比斗茶色、茶味。

酒器和茶器的变化中都可以看出,生产力的变化改变了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了器物的变化,从喜好古物到研究古物,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过程。​​​​

喜欢茶,喜欢茶器的朋友,欢迎评论留言或者私信交流学习,愿我们能够多一点爱瓷器的朋友。

感谢关注/转发/收藏/点赞,老瓷祝您生活愉快。

0 阅读:0
胡轸说文化

胡轸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