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多惨?被肆意压榨的太惨了!

五娃儿 2025-02-10 13:56:13

苏联曾经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建国中前期,这种体制曾经对苏联经济的复苏、二战的胜利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苏联却没能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有效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于加盟共和国,苏联中央对这些地区在经济上压榨过于严重,这也成为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拥有十五个加盟共和国,这些加盟共和国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在经济上却严格受中央的管控。苏联曾经通过“一平二调”的政策帮助了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这是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好的一面。

比如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农牧业一直是这些地区的经济支柱,在苏联是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开始加大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建设,而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也都接近、甚至超过了全苏联的平均水平。

在这一时期,中亚五国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均超过了50%,已经从农牧业地区变成了工农业地区。这显然是苏联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成就。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问题却也在这些地区不断产生了。加盟共和国通过新建的工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加盟共和国却没有这些利润的支配权。他们需要完成苏联中央要求的定额,但是连修建一所学校,都需要中央批准才可以。

以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例,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可自由支配的企业产值,只占共和国总产值的6%。然而,在共和国囊中羞涩的情况下,他们却要自己面对兴建工厂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换句话说,在加盟共和国内兴建的企业,并没能真正改善这些地区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

前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就曾经批评过苏联对自己国家的不公平待遇。尼亚佐夫曾表示,土库曼斯坦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从来不是平等的一员,他们必须遵照苏联中央的指示完成一切任务,但是他们却不能根据自己的倡议独立的解决土库曼斯坦的任何一个问题。

苏联时期,土库曼斯坦每年能够生产700亿立方米天然气、1500万吨石油、50多万吨棉花,但是土库曼斯坦人从来不知道这些资源换来的利润用在了哪里。苏联中央始终愿意强调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处于苏联大家庭中的落后位置,但是却从来不在这些地区建设正常的经济基础设施,也不建立资源深加工的工厂。如此一来,这些共和国便如同苏联用于剥夺资源的殖民地一般,这显然是加盟共和国无法接受的。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加盟共和国的压力下不得不不断的向下分权。“819”事件后,各加盟共和国接连宣誓主权,实际上也是因为不信任日益弱势的中央,为了给自己国家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这种局面其实是苏联长期压榨加盟共和国而造成的恶性结果,最终导致加盟共和国失去了对苏联的向心力。

0 阅读:0
五娃儿

五娃儿

我是逗拌酱,每日都会为大家带来娱乐圈中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