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行情中的价值密码
开年行情展现超预期韧性,科技成长板块持续引领结构性分化。值得关注的是,代表小微盘风格的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达14.2%,显著跑赢双创指数及传统蓝筹标的。这种市场特征的背后,是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估值重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集体调升中国资产评级,南向资金开年净流入超千亿港元,腾讯、美团等核心标的获外资持续增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d4a2f8ecbce4826f45b9b8adfdadf7.jpg)
从货币维度观察市场潜力更具穿透力:2015年M2总量125万亿对应3000余家上市公司,当前313万亿货币洪流仅承载5000余家上市公司。以流通市值/M2比值测算,若恢复至2015年42.9%的峰值水平,理论测算存在逾百万亿市值扩张空间。这种货币与资产的动态平衡,恰似春水漫过冻土,终将催生价值洼地的复苏。
二、动能转换期的攻守之道
市场动能持续蓄势,两条主线渐次清晰:A股市场深度演绎的智能科技主线与港股市场的外资回补行情形成共振。恒生科技指数剑指前高,创业板指突破重要技术关口,显示做多情绪正在蓄积突破能量。
对于后市演进,投资者宜把握两点要义:
1. 短期需警惕情绪过热后的技术性修正,主线品种的急涨往往伴随波动加剧;
2. 中期来看,政策暖风与估值优势构筑双重安全垫,优质标的的调整恰是布局良机。
三、慢牛格局的孕育之路
当前市场正显现理想运行特征:指数温和抬升,个股持续活跃。春节后四个交易日中,超七成个股跑赢指数,这种"轻指数重个股"的格局更有利于形成财富效应。监管部门着力打通长期资金入市通道,其政策深意在于培育健康的市场生态——告别暴涨暴跌的脉冲式行情,转向可持续的慢牛格局。
这种渐变正在重塑市场基因:当投资者逐渐适应"小步快走"的节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真正得以彰显。站在当下时点,2025年的战略机遇已然清晰——那些在估值洼地耐心播种的投资者,终将在科技创新的春风里收获成长。
(注:文中数据截至2024年2月市场表现)
(注:市场有风险,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
本文完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需考虑个体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操作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观点仅供参考!
祝大家账户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