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压力!比亚迪“天神之眼”全部免费,21款车型,发布即量产

迪哥说 2025-02-20 11:09:37

整个市场都被比亚迪干趴下了,别人用来赚取超额收益的“智驾系统”,比亚迪直接全部免费!对,没听错,是全部免费,加配不加价!

比亚迪于2025年2月10日正式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宣布其全系车型标配智驾功能,开启“让智驾从高配变标配”的时代。这一战略不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还引发了很多同行的“阴阳怪气”。

但比亚迪的回应依旧是最简单的,全部免费,而且发布即量产。

本篇文章,针对很多消费者对比亚迪“天神之眼”的一些细节,进行全方位解析,希望对各位有用。

一、量产进度:发布即落地,覆盖全价位车型

比亚迪“天神之眼”并非概念性技术,而是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根据官方信息,天神之眼C版本(DiPilot 100)已全面上市,首批21款车型覆盖7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包括售价仅6.98万元的入门级车型海鸥,用户可到店试驾并提车。

更高阶的天神之眼A(DiPilot 600)和B(DiPilot 300)则分别搭载于仰望品牌高端车型及腾势、比亚迪中高端车型(如汉、唐高配版),部分车型已进入市场。这一“发布即量产”的节奏,展现了比亚迪在供应链整合与生产规模化上的强大实力。

二、价格策略:智驾“加配不加价”,技术普惠成核心

比亚迪此次最引人注目的策略是全系车型“智驾功能免费搭载”。以覆盖主流市场的天神之眼C为例,其硬件成本通过全栈自研与垂直整合被大幅压缩。例如,前视三目摄像头、5R12V12U传感器融合方案及端到端算法虽技术先进,但整套系统成本控制在1.5万元以内。

这种“技术平权”策略打破了行业惯例——传统车企通常将高阶智驾作为高配车型专属功能。比亚迪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数据优势,成功将成本分摊至全系车型,使入门级用户也能享受高速领航、代客泊车等核心功能。

三、技术方案差异:三大版本覆盖全场景需求

“天神之眼”分为A、B、C三个版本,分别针对不同用户群体与使用场景:

1、天神之眼A(三激光版)

- 适用车型:仰望品牌高端车型。

- 硬件配置:3颗激光雷达+双Orin X芯片(算力512 TOPS)+11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

- 核心功能:支持城区、高速、泊车全域领航,独创“易四方泊车”能力,可应对极端复杂路况。

2、天神之眼B(激光版)

- 适用车型:腾势及比亚迪中高端车型(如汉、唐高配版)。

- 硬件配置:1-2颗激光雷达+Orin X芯片(128 TOPS)+12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

- 核心功能:城市领航、高快领航及腾势车型的“易三方泊车”,性能与行业第一梯队持平。

3、天神之眼C(三目版)

- 适用车型:比亚迪主流车型(7万-20万元区间)。

- 硬件配置:前视三目摄像头+5R12V12U传感器(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Orin N芯片(96 TOPS)。

- 核心功能:高速领航(1000公里0接管)、记忆领航(OTA升级支持)、代客泊车(成功率99%),满足日常高频需求。

四、技术亮点:数据、算法与架构的三大底气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并非空中楼阁,其背后依托三大核心竞争力:

1、数据优势:累计440万辆L2+级车辆的路测数据,构建中国最大车云数据库,2025年训练里程预计达1.5亿公里/天,覆盖极端天气、复杂路况等场景。

2、全栈自研能力:5000名智驾工程师团队实现从传感器、算法到执行器的全闭环控制,璇玑架构(一脑、两端、三网、四链)将控制响应时延缩短至10毫秒,AEB刹停距离较竞品缩短20米。

3、成本控制与规模化: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与规模化生产,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接入DeepSeek云端大模型优化数据生成效率,加速算法迭代。

五、行业影响:重新定义智驾技术边界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场行业革命:

- 技术普惠:将高阶智驾下放至7万元车型,打破“智驾=高端”的固有认知。

- 安全升级:AEB功能支持100km/h刹停,未来将升级至140km/h,代客泊车成功率99%,重新定义智能安全标准。

- 生态协同:深圳“厂门到仓门”一站式出海平台与智能网联汽车立法,推动中国智驾技术全球化。

六、结语

比亚迪“天神之眼”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智能化领域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变。通过技术普惠、数据驱动与全栈自研,比亚迪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期待,更推动了整个行业向“安全标配化、功能平民化”方向演进。未来,随着更多用户数据的积累与算法迭代,“天神之眼”或将真正实现“越开越好开”的愿景,成为中国智造走向全球的一张新名片。

0 阅读:15
迪哥说

迪哥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