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三语,百花开。
然而,对于97岁的李嘉诚而言,却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刺骨的寒冬。
卖港事件,犹如重磅炸弹,引爆了海内外舆论的怒涛。
曾经的“爱国企业家”,曾经纵横商海数十年的精明商人,为何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
一、致命交易
这场危机的核心,是李嘉诚将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一旦这些港口落入美国手中,后果不堪设想。美国可以抬高通行费,让中国物流成本飙升3-5个百分点,甚至在极端情况下,直接限制中国船只通行。
李嘉诚作为一个在商海摸爬滚打70多年的老江湖,不可能不明白这些港口的战略价值。
可他还是卖了,而且是打折价卖给了贝莱德财团,一个和特朗普政府以及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美国金融巨兽。
特朗普上台后,曾多次扬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3月10日,特朗普更是公开点赞这笔交易,说这是“美国在中美博弈中的大胜”。
3月下旬,白宫宣布将计划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加收最高150万美元的停靠费,甚至还要拉上一帮盟友搞“海上安全宣言”。
世人皆知,美国矛头直指中国。
看看这份献给美帝的投名状吧!巴拿马运河两端咽喉要塞,中国第二大外贸命脉通道,就这样轻轻松松换了主子。
当年靠着祖国庇护赚得盆满钵满的"港商楷模",转头就把战略筹码押注美帝。
2013年,李氏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发出豪言壮语:“为国家民族有益的事,我卑躬屈膝也在所不辞。”
十年后,打包卖港成了刺向祖国咽喉的淬毒匕首!
真是讽刺至极。

二、旧账新罪。
事实上,此次售卖港口,并非李嘉诚首次为了私利损害国家利益。
诸君,不妨回顾李氏的发家史,囤地炒房、钻政策空子的 “黑料” 数不胜数。靠着 “慢开发” 手段,在内地炒地皮,不仅严重阻碍城市规划和建设,更是榨干民众血汗钱。
以至于,李氏公司上了许多内地政府的黑名单。
2013 年起,李嘉诚大规模抛售内地资产,总额超 2500 亿元,随后转投英国。外媒都惊呼 “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
一边在内地不断吸血,一边在内地发展需要支持时,撤身抽离。
如今,又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把重要的战略港口资源卖给美国,完全无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感受。这种背刺,令人不齿,更令人心寒。
看看霍英东,同样是香港企业家,在抗美援朝时,冒死突破禁运为内地运来急需的战略物资。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反观李嘉诚,一次次把背叛,美其名曰,“在商言商”。全然忘了,没有祖国的支持和背书,哪有他的商业帝国。
三、自食恶果。
李嘉诚曾说:“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空洞的道德衡量我。”
资本无国界?但是,企业家有祖国。
在排山倒海的舆论压力下,李嘉诚让次子李泽楷赶赴北京,企图挽回局面。
现在不是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
真以为“在商言商”的借口,就能保住一切?
须知商道之上还有天道。既然李氏一意孤行,那么国家就有必要出手,让他悬崖勒马。

一旦被认定违法,李氏面临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损失,还有法律的严惩。
新时代的中国,容不下吃里扒外的王八蛋!
从"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赤子之心,到任正非的科技报国,真正的民族企业家早把答案写在神州大地上。倒是某些跪久了,站不起来的买办遗老们,与其跪舔异国主子,不如想想怎么赎回卖国求荣的灵魂!
当巴拿马运河的汽笛声变成刺耳的丧钟,李嘉诚该醒醒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天道轮回,因果不虚。玩火者必自焚,背弃家国者,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李嘉诚的晚节不保,提醒每一位企业家:
商道之上,还有天道,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蒙蒙亮
老王八未死身先臭,真是遗臭万年。
美杜莎の微笑
他不欠谁的。如果有亏欠,那是英国。他97岁了。
戈比劳王
爱国主义是做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