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慧铭佳 | 医械小灵通
2025年1月16日上午10点,国家医保局举办了一场全国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与应用情况发布活动并开通线上直播。 此次活动不仅标志着我国药品安全管理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彰显了国家医保局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升医药产业管理水平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的背景、进展和成效:
自2024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旨在通过每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实现药品耗材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劣药、回流药等安全隐患,还能显著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极大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在追溯信息采集过程中,国家医保局充分利用了医保系统已有的与医院和药店的接入优势,先从药品销售环节入手,逐步向上游延伸。
截至活动举办时,全国已累计采集追溯码信息158.06亿条,覆盖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入88.09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率达94.7%。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国家医保局在推进追溯信息采集工作方面的速度和力度。

什么是药品耗材追溯码?
药品耗材追溯码是药品耗材的“电子身份证”,通常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组成,标识在药品包装盒的显著位置,是每一盒药品从生产出厂时就被赋予的唯一身份标签,若在流通过程中出现重复的追溯码,就存在假冒、回流以及药品耗材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药品追溯码如何查询:
在此次发布活动中,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秀竹表示,公众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扫描药品上的追溯码,轻松获取药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商品名、通用名、包装规格、生产企业等,从而辨别药品真伪,了解药品的来源渠道和销售去向,还能在发现药品召回事件时提高处理效率,保障用药安全。这一功能的实现,无疑为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01 药品追溯信息查询指南: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赵秀竹



[ 向右图片滑动→ ]
02 查询结果情况分类: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赵秀竹



[ 向右图片滑动→ ]
在活动现场,国家医保局还展示了追溯信息在医保监管、医院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成果。
通过追溯码的采集应用,医院的药师在发药、退药环节能够精准锁定药物,避免发错药或发错人的情况。同时,追溯码还能帮助医院实现药品精准召回,有效防范质量风险。
对于药耗生产、流通企业而言,追溯码的采集应用也带来了深远影响。企业能够了解到自己的产品具体卖到了哪里,进行精细化的渠道管理;对于不良反应,也能够及时准确定位到对应批次的产品进行召回。
2025年6月底前实现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
在发布活动中,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付超奇强调了药品追溯码在医保、工伤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的重要性。
他指出,医保部门将协同人社、卫健、药监等部门,共同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工作,努力在2025年6月底前实现应采尽采、应扫尽扫、能接尽接。这将为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药品追溯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应用的重要性
对于医药生产企业而言,药品追溯码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向国家平台上传产品追溯数据信息,企业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产品流向,进行精细化的渠道管理。
同时,追溯信息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追溯体系的建设,企业可以规范市场行为,助力创新药研发,赋能医药行业发展。
在定点医药机构方面,追溯码的应用也带来了显著变化。在定点零售药店,消费者可以借助追溯码核实药品耗材的真伪和来源,杜绝临期、过期药品耗材的流入。
在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可以通过医保业务服务终端,实现“实人刷脸就医+药品追溯码真伪验证”,确保用药安全及基金安全。这一功能的实现,不仅提升了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也促进了用药安全。
除了上述应用外,追溯信息大数据还能赋能未来其他广阔场景。例如,促进药企药品耗材研发创新,优化产品销售策略;推动追溯信息在商业保险领域的应用,加强理赔风险防控;将追溯信息金融化,推动银行为药耗企业提供精细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推进“AI+医疗”“AI+健康”创新等。
这些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医药产业的数字化水平,还能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一码应用,多方共赢
在活动现场,国家医保局还就如何更好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解决追溯码采集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实行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对药品耗材信息的全程追溯,有效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了医药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帮助生产、流通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一码应用,多方共赢”。
参保人如何准确辨别自己购买的是不是假药劣药、回流药
对于参保人而言,如何准确辨别自己购买的是不是假药劣药、回流药等也是一大关注点。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采集药品耗材追溯码便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公众在购药时,可以通过扫描药品上的追溯码或输入追溯码进行查询。如果查询结果显示药品未查询到追溯信息,可能是因为药品销售机构未上传追溯信息,建议向药品的销售机构索要药品来源单据,了解自己的药品是否来自合法渠道。如果查询结果显示药品只有一次追溯信息,并提供详细信息,说明药品来源合法,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查询结果显示药品有多次记录,就可能是回流药或存在串换、倒卖的风险,公众可以依据信息向定点医药机构维权索赔。
药品耗材生产、流通企业如何上传追溯码信息?
在推进追溯码采集的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也充分考虑到了医院、药店等医药机构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追溯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推进,国家医保局建设了全国统一的供药品耗材生产、流通企业上传追溯码信息的接口,实现一次上传、全国通用。


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企业针对每个省销售的产品分别录入的工作量,还促进了药品从生产、流通到终端使用的整个供应链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

此外,国家医保局还本着自愿互惠的原则,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向医保部门上传自己的信息。
医保部门也会拿出数据来交换,向企业批量提供其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全链条追溯信息(对流通企业下游信息只提供到下游一级),为医药产业发展赋能。
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水平,还能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优化销售策略。
此次全国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与应用情况发布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国家医保局在推进药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为未来的医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追溯信息采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我国的药品安全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用药安全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医药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追溯信息采集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