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2元能吃些啥?看看“下馆子”的老照片,勾起无限回忆

趣闻搜集人 2024-11-30 21:46:33

六七十年代,“下馆子”是一件带着仪式感的事情。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粮票和布票等票证几乎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

走进国营或集体饭馆,排队、选菜、递交粮票、付款——这一系列操作构成了那段岁月独特的生活风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粮票的重要性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用于购买主食,比如米、面和粗粮。在饭店消费时,主食必须用粮票兑换,而一些副食品如菜肴则用现金支付。

每个家庭分配的粮票数量根据人口和工作性质来决定,标准工人的月粮票定量为30-35斤。对于一些体力劳动者或者特殊职业,粮票数量会有所增加。

粮票不仅仅在饭馆内有用,在粮油店买米面、买挂面,甚至吃一碗面条,都是必需的。没有粮票,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这种“票证+现金”的双轨制,成为那个时代饮食消费的独特标志。

国营与私营餐馆:供应与价格的对比

那个年代的饭馆主要分为国营和集体餐馆,极少见到私营餐馆。国营餐馆的菜式较为单一,但价格便宜且供应稳定。

比如,一份红烧肉大约1.2元,一份青菜炒豆腐仅需几毛钱。而集体餐馆或供销社附属的饭店,选择性更少,菜量较少,但价格稍微便宜一些。

私营餐馆虽然屈指可数,但因为无需粮票,成为一些“特殊人群”的选择。

食品价格:2元能吃些啥

在六七十年代,2元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饭馆里,点一碗面条通常只需2角,一份肉菜也不过1-1.5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一碗米饭,大约2元就可以吃上一顿“像样的饭”。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消费属于偶尔的“奢侈”。绝大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家做饭,节约粮票和现金。

社会生活:下馆子的奢侈与人情

“下馆子”在那个年代并非日常行为,而更像是一种社交行为。无论是工人请客,还是家庭庆祝,去饭馆都是一次“盛大的事件”。

在饭馆里,大人们寒暄谈天,孩子们则盯着餐桌上的饭菜,充满好奇和期待。这种场景在当时稀松平常,却因年代久远而显得弥足珍贵。

小时候,家里为了庆祝父亲晋升,一次带全家去国营饭馆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红烧鱼,那份香味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当时一家五口花了不到5元,已经算是一顿“盛宴”。吃完饭后,父亲叮嘱我们:“这种日子不能天天过,回去要更努力工作。”

饭店环境:简陋却温馨

七十年代的饭馆装修朴素,木桌木椅,墙壁上贴着“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标语。服务员穿着统一的蓝灰色工作服,脸上常挂着热情的微笑。虽然条件简陋,但每一顿饭都能让人感受到满足和幸福。

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网民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民A:那个时候的人特别实在,没有攀比,谁也没有一点坑别人的想法。

网民B:那时候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现在吃的转基因化肥农药

网民C:茅台一瓶8元1角5分钱。(七十年代在县副食公司上班。)

网民D:3角钱一碗的羊杂汤真叫美

网民E:1964年在大庆萨尔图火车站站前饭店一元钱吃一盘红烧肉,一瓶啤酒,一碗大米饭!

六七十年代的饮食生活看似艰苦,却有着特有的简单和纯朴。在粮票的时代,每一粒米、每一张粮票都承载着对家庭温饱的期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再需要为粮票发愁,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然而,那种对食物的珍惜和对家庭的重视,或许是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需要重新拾起的品质。

时代在变,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从未改变。回望过去的简单与纯真,更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的富足与便利。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心感受生活的点滴,把握时代赋予的每一次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饮食文化变迁》作者:赵庆利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

2、《百姓生活的记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3、《国营饭店的记忆:从历史照片看六七十年代的消费文化》作者:李光明 刊载于《社会史研究》,2017年第4期

4、《中国经济史: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作者:许小年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0 阅读:3
趣闻搜集人

趣闻搜集人

带你了解世界不同的职业,陪你探索职业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