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扬州还有半天时间,就去个近点儿的个园和史公祠,隋炀帝陵古旧算了,从时间上看有些赶,另外好像也不值得。
扬州就两个园林名气最大:何园和个园。大家都讨论那个更好,要是没有去过,谁说都是假的。
个园你说扬州饭菜好吃,我怎么觉得有些寡淡?
个园有两个进口两个出口,进口不能出出口不能进,我是从东关街进的。这里好像是传统的富人区,都是深宅大院。
个园门票48,国保单位,我看到了世界遗产的标志,这可能和个园是盐商的园子有关,个园可是扬州盐商保留下来最完整的园林了。
南门这里是住宅区,用意“五路财神”的五个院子,雕梁画栋,还有一个楠木厅,有钱人的世界,咱只有羡慕的份儿。
不过他们很重视教育,藏书满楼,这个书房看看我就喜欢。
黄家致富的过程很传奇,不过肯定是和攀上权贵有关系。
说他们家怕有人偷假山奇石,还用银子把假山浇铸连接,我在假山这里找了半天,不是石灰就是水泥,银子一点都没有看到。
这里的假山很有意思,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个园的名字和当然和竹子有关,其他的园林都是用竹子做点缀,可个园把竹子当做主体,“竹”字拆开就是“个个”,画竹叶也是画个字。
其他精致的地方就不多说了,盐商嘛,有的是钱,用钱堆砌出来的,肯定差不了。
不过,除了竹子和四季假山,个园和其他的园林没有太多不同,显眼的地方不多了。
算起来我这次出行看到的园林也不少了。
史可法墓和祠出门不远就是史可法墓和祠,史可法对于扬州来说,名气可大了。中学课本上的《梅花岭记》不知道还有没有。
史可法当年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兵围困扬州,他城破被执不屈而死,后来乾隆年间谥“忠正”。
现在的史可法墓和祠相连,都在护城河边上,不过我来的不是时候,周一闭馆。
我只能在门外看看罢了,也算是心意到了。
有意思的是吧史可法的墓修在护城河旁边,也该也有什么说法吧。
扬州城沿着护城河,也有一条水上游览路线,前面就是天宁寺,这一站叫做御马头,肯定是皇上上下的地方。
当年康熙帝五次南巡,每次都在扬州天宁寺西园的行宫内居住,寺下是他上下龙舟的码头。
所以这个天宁寺也有说道,是扬州名刹,始建于晋代。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驾。曹寅也曾在西园奉命刊刻《全唐诗》。
这里倒是不关门,进去后发现殿堂都在修建,而旁边的廊坊都是卖古玩的商家,一家接着一家。
我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在酒店看到的重檐古建,应该就是这个天宁寺。
接着走就是红桥码头。
看看说明,这里却写着乾隆游览线路,护城河上还真是有一座红桥。
这个红桥也有历史渊源,原来源自是瘦西湖上的“虹桥”。另外旁边有个冶春茶楼,竟然和孔尚任的“冶春社”有关系。
你看看,这扬州的文化底蕴就是不低。
中午吃了份扬州炒饭就上高铁了,在路边看到这石塔,查了查,竟然是座建于唐代的五级六面石塔。
这里还有一个传说:说当年王播少孤贫,客居这个寺院和僧人吃饭,王播读书费脑子吃得多,僧人就不高兴了,他们就吃完饭再敲钟,等王播来了饭却吃完了,留下一个典故“饭后钟”。
宋代苏轼《石塔寺》有句:“乃知饭后钟,阎黎盖具眼。”
你看看,到处留心有学问。
除了十多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早就在西安了,写这些没人看,就是给自己写日记。
纪行四句:
最记明月是扬州,三日并做两日游
栖灵塔下西湖瘦,嘉年嘉月再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