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研|详解成都理工大学135700设计考研首年招生备考要点

迈希教育课程 2024-10-19 04:22:20

学校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0年学校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综合实力】★★★★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建院26年来,依托国家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学院秉承"立足行业、服务学校、面向计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原创能力的复合应用型艺术传媒专门人才,为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人文艺术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艺传科创交叉融合、教学科研双向驱动、学科专业升等晋级、产学结合服务社会"的特色化建设思路,学院积极构造集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为一体的学科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中西部艺术与传媒高等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是理工科大学背景下艺术传媒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典型院校。

学院现建有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和广告学、广播电视学2个文学类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艺术2个预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合计2800余人,专任教师140余人。

初试

成都理工大学135700设计分为:

01 视觉传达

02 环境设计

03 艺术与科技

2025考研招生全日制 9 人(可接收推免 2 人)

学费:

学制:3年

学费:20000元/生·学年

135700设计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618 艺术理论

④811 设计基础

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135700 设计

艺术理论:

①《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②《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③《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 4 版),李四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④《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外美史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⑤《20 世纪现当代艺术史》.邵亦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设计理论:

①《设计概论》,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②《世界现代设计史》(第 2 版),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③《中外设计史》,李虹澄著,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19.

④《中外环境艺术设计史》,薛娟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⑤《设计美学》,梁梅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设计创作:

①《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吴良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向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③《新媒体艺术设计》,刘立伟,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④《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赵勤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21.

⑤《艺术与科技导论》,李四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

文化与科技:

①《文化科技导论》,黄昌勇、李万、王学勇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618 艺术理论

1. 考试方式:笔试;3小时

2.参考书目:

①《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②《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③《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 4 版),李四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④《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外美史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④《20 世纪现当代艺术史》.邵亦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考试重点分析:

▲《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第一章:艺术观念

(考题出现概率★★★)

第二章:艺术的功能

(考题出现概率★★★★)

第三章:艺术创作

(考题出现概率★★★★)

第四章:艺术作品

(考题出现概率★★★★★)

第五章:艺术接受

(考题出现概率★★★)

第六章:艺术类型

(考题出现概率★★★★)

第七章:艺术的发展

(考题出现概率★★★★)

第八章: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考题出现概率★★★★)

第九章:艺术批评

(考题出现概率★★★)

第十章:艺术的当代嬗变

(考题出现概率★★★★★)

马工程版《艺术学概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综合国内外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以学科基本内容和艺术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线索,贯彻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逐步深化的教学理念,力求突出艺术学的认知途径与研究方法,系统而扼要地揭示艺术学的学科结构体系、综合性研究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尽可能凸显艺术学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全书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精选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和艺术现象,展开系统分析,便于学习和理解。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

考试内容:

一、各艺术门类的特点

①音乐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②戏剧艺术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③电影艺术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⑤舞蹈艺术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⑥美术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⑦艺术设计学的大体概念和必备知识

二、各门类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①音乐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②戏剧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③电影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⑤舞蹈艺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⑥美术的文体、类型、形态

⑦艺术设计的文体、类型、形态

三、各艺术门类的要紧功能

①音乐艺术的要紧功能

②戏剧艺术的要紧功能

③电影艺术的要紧功能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要紧功能

⑤舞蹈艺术的要紧功能

⑥美术的要紧功能

⑦艺术设计的要紧功能

四、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①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②戏剧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③电影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⑤舞蹈艺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⑥美术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⑦艺术设计的审美特点及专门性

五、各艺术门类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要紧流派

①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②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③电影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④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⑤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⑥美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⑦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要紧流派

六、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①音乐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②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③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④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⑤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⑥美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⑦艺术设计的规律及特点

七、各艺术门类作品的分析与读解

①音乐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②戏剧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③电影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④广播电视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⑤舞蹈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⑥美术作品分析与读解

⑦艺术设计作品分析与读解

王次炤编著的《艺术学基础知识》这本书在再众多的考研理论书中属于比较小众的书籍,网络资料也比较少,导致很多同学在复习中也很难找到侧重点。它涵盖了音乐 、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美术和艺术设计八大艺术门类,内容包括了这八个门类各自发展的历史线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体裁、艺术流派和各个时代的名家名作。除舞蹈编与艺术设计编是四章,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编、美术编都有五章,所表述的知识点有点普及的意思,理解起来比较简单。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 4 版),李四达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第 1 章 数字媒体艺术基础

1.1 什么是数字媒体艺术

1.2 数字媒体与新媒体

1.3 数字设计师

1.4 分类、范畴与体系

1.5 科技艺术与新媒体

1.6 金字塔结构模型

1.7 数字化设计体系

1.8 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

1.9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2 章 媒体进化与未来

2.1 媒体进化论

2.2 媒体影响人类历史

2.3 媒体影响思维模式

2.4 媒体 = 算法 + 数据结构

2.5 人性化的媒体

2.6 可穿戴媒体

2.7 人工智能与设计

2.8 对媒体未来的思考

讨论与实践

第 3 章 交互装置艺术

3.1 交互艺术的起源

3.2 交互装置艺术的定义与范畴

3.3 交互装置艺术的特征

3.4 交互装置艺术的创作方法

3.5 交互装置艺术的应用领域

3.6 交互装置艺术的未来发展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4 章 数字媒体艺术类型和主题

4.1 数字绘画艺术

4.2 数字摄影艺术

4.3 数字影视艺术

4.4 数字动画艺术

4.5 数字游戏艺术

4.6 数字音乐艺术

4.7 网络艺术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5 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史

5.1 艺术史中的数字媒体艺术

5.2 数字媒体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5.3 数字媒体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5.4 数字媒体艺术的流派与风格

5.5 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6 章 编程与数字美学

6.1 编程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作用

6.2 数字美学的概念与特征

6.3 数字美学的表现形式

6.4 数字美学的创作方法

6.5 数字美学的评价标准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7 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

7.1 创意产业的概念与范畴

7.2 数字媒体艺术在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7.3 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7.4 数字媒体艺术与广告创意产业

7.5 数字媒体艺术与娱乐创意产业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8 章 数字媒体艺术的社会影响

8.1 数字媒体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2 数字媒体艺术对教育的影响

8.3 数字媒体艺术对商业的影响

8.4 数字媒体艺术对科技的影响

8.5 数字媒体艺术的社会责任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第 9 章 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

9.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9.2 数字媒体艺术的挑战与机遇

9.3 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与人才培养

9.4 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展望

讨论与实践

练习及思考题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外美史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一、史前及先秦美术(距今约 200 万年前~公元前 221 年)

(一)史前美术(旧石器、新石器时期的美术发展,如不同时期的石器造型特点、装饰品、刻画艺术等)

(二)先秦美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与特点)

二、秦汉美术

(一)雕塑艺术(秦代兵马俑、汉代陶俑、石雕等)

(二)绘画艺术(帛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三)建筑艺术

(四)书法艺术(秦代小篆、汉代隶书等的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美术

(一)绘画艺术(顾恺之等画家的艺术成就、绘画理论的发展、佛教美术对绘画的影响等)

(二)雕塑艺术(佛教雕塑的兴起与发展)

(三)书法艺术(王羲之等书法家的艺术成就)

四、隋唐美术

(一)绘画艺术(不同流派、画家的风格与成就,如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

(二)雕塑艺术(石窟雕塑、陵墓雕塑等)

(三)建筑艺术(宫殿建筑、佛教建筑等)

(四)书法艺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艺术成就)

五、五代宋元美术

(一)五代美术(五代时期不同地区的绘画风格与代表画家)

(二)北宋美术(北宋的宫廷绘画、文人画的兴起、山水画的发展等)

(三)南宋美术(南宋的绘画风格变化、花鸟画的发展等)

(四)元代美术(元代的文人画、赵孟頫的艺术成就、元四家等)

六、明清美术

(一)明代美术(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等绘画流派的发展,明代的雕塑、工艺美术等)

(二)清代美术(清初四王、四僧等画家的艺术风格,清代的宫廷绘画、民间美术等)

七、近现代美术

(一)晚清美术的变革

(二)民国时期的美术发展(中西融合的艺术探索、美术教育的兴起等)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发展等)

▲《20 世纪现当代艺术史》.邵亦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第一篇 1945年之前的现代艺术

第一章 野兽主义

第二章 立体主义

第三章 表现主义

第四章 走向抽象的绘画、雕塑和建筑

第五章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

第六章 美洲艺术:墨西哥壁画运动和早期美国现代艺术

第二篇 1945年之后的现代艺术

第一章 抽象表现主义

第二章 极少主义

第三章 波普艺术

第四章 欧洲反形式主义艺术

第五章 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

第三篇 后现代时期以来的当代艺术

第一章 具象艺术的回归

第二章 新观念、新波普和新前卫

第三章 新媒体艺术

811 设计基础

1. 考试方式:笔试;3小时

2.参考书目:

①《设计基础》,陈健、陈春娜、孙莹超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考试重点分析:

▲《设计基础》

第 1 章 平面构成

1.1 从零理解点、线、面

线的延续

面的展开

案例实践:点、线、面创意表现

1.2 从图形开始欣赏构成的美

对称

均衡

重复

渐变

近似

变异

密集

放射

案例实践:手机壳的设计与制作

第 2 章 色彩构成

2.1 色彩的魔力

认识光与色的关系

物体的颜色

色彩的分类

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的混合

案例实践:色相环、明度推移、纯度推移

2.2 色彩视觉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面积对比

冷暖对比

案例实践:打造个性面具

2.3 色彩调和

同一调和

类似调和

秩序调和

面积调和

案例实践:家居产品设计应用之抱枕设计

第 3 章 立体构成

3.1 点、线、面、体的形态

点、线、面、体的形态元素

三维空间中点、线、面的形态

案例实践:轻黏土卡通手办 ——“捣蛋猪”

3.2 从二维到三维的延展

二点五维构成

半立体构成在三维形态的运用

案例实践:立体纸质装饰画 - 一《小鲤鱼历险记》

3.3 材质加工与应用

不同类型的材质

材质的运用

案例实践 1:综合材料装饰画 ——《浪漫雨后》

案例实践 2:手办制作 ——“麦兜” 卡通角色

第 4 章 拓展设计

综合实例 1:手包设计 —— 口金包制作

综合实例 2:3D 打印 —— 游戏手办模型 “独行侠”

复试

复试内容:

复试分为两个部分:专业笔试和面试。

科目一:专业笔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权重20%。

考试内容:

方向 01:①视觉传达专题设计

方向 02:①环境设计专题设计

方向 03:①艺术与科技专题设计

笔试科目(含加试)的选择:考生须在复试报到前到学院研究生教务老师处登记,笔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其中,加试科目:

①设计概论

②快题设计

每科考试时间60分钟,成绩总分为100分,分数不计入复试成绩,担任一科不合格(低于60分,不予录取)。

科目二:面试

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100分,权重20%;专业综合能力考核(可安排实践环节的考核),满分100分,权重60%。

要求:面试题由考生在考前随机抽取,复试组老师在面试过程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并当场给出成绩及评语。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2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20%)+专业综合能力考核(60%)。复试成绩未达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复试形式和时间:

2024年硕士研究生成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复试采用现场复试形式

复试时间为3月30日--3月31日。

(考生通过网络复试系统交纳复试费,复试费120元/人,同等学力加试费80元/人。逾期不交费视为主动放弃复试。)

成绩计算:

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2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20%)+专业综合能力考核(60%)。复试成绩未达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历年录取情况

2024复试分数线:

由于135700设计专业是第一年招生,并没有往年录取数据。

0 阅读:2
迈希教育课程

迈希教育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