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城北9公里的七曲山上,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遥远的晋代,那时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张亚子的人而修建了“亚子祠”。
张亚子在当时的传说中,是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物。随着朝代不断更迭,张亚子的神格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他逐渐被尊奉为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
唐宋时期,文化昌盛,科举制度盛行,朝廷为了顺应这种社会风气,对文昌帝君的信仰大力推崇。多次对大庙进行敕封和扩建。到了明清时期,七曲山大庙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成为了一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的道教建筑群。
从建筑风格上看,七曲山大庙是一座融合了元、明、清三代建筑特色的艺术宝库。庙内的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当你踏入大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大雄伟的百尺楼。这座楼阁高达 30 余米,矗立在山间,是大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斗拱之间的彩绘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色彩鲜艳。沿着中轴线缓缓前行,依次可以看到灵官楼、瘟祖殿、文昌殿等主要建筑。文昌殿是大庙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文昌帝君的神像。神像庄严慈祥,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如意,双目微闭。此外,大庙内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如石狮子、木雕、砖雕等。
七曲山大庙不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拥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大庙所在的七曲山,古柏森森,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被誉为“蜀道翠云”。山上的古柏种类繁多,树龄最长的已有两千多年。这些古柏形态各异,有的高大挺拔,直插云霄;有的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
有的枝叶繁茂,树冠如盖。除了古柏,七曲山上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和珍稀动物。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秋天,山上的枫叶红了,漫山遍野一片火红;冬天,白雪皑皑,古柏银装素裹。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日,这一天,七曲山大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庙会。庙会上,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精彩纷呈,舞龙舞狮表演中,巨龙在空中翻腾飞舞,狮子在地上跳跃嬉戏;
川剧变脸表演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演员们在瞬间变换出多种脸谱。此外,庙会上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有梓潼片粉、酥饼、凉面等;手工艺品有木雕、竹编、剪纸等。
七曲山大庙是一个集人文历史、建筑艺术、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人们了解文昌文化、感受道教魅力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