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来自12位肿瘤专家的女性“防癌锦囊”(上)

宇康康 2025-03-09 12:08:23

Women's Day

编者按:在春意渐浓的三月,我们迎来了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不仅是致敬女性社会贡献的庆典,更提醒我们应关注女性的健康。现代女性在职场、家庭与社会中承担多重角色,健康却往往被忽视。为此,我们特邀多位医学专家,从生理到心理,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提供科学、实用健康指南,指南分为上下两篇,本次分享上篇,助力每一位女性活出更健康、更从容的生命姿态。

Women's Day

胡兴盛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在如何健康饮食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我有以下四点建议: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女性因月经、怀孕等因素容易导致缺铁,进而导致贫血、疲劳等问题。生活中需多吃红肉、血制品、深色蔬菜(如菠菜、甘蓝)等富含铁的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猕猴桃)促进铁的吸收。其中“红肉”是指来自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因肌红蛋白含量高,生肉呈红色,故被称为“红肉”。烹饪方式推荐蒸、煮,避免高温煎炸及烧烤。但是也不能过量食用红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每周红肉摄入量不超过500克(熟重)。

补充钙和维生素D

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代谢失衡,骨量减少。每天应多摄入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坚果、豆类等食物。同时应适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促进钙的吸收。注意避免高盐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这样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定期进行肿瘤筛查

早期发现肿瘤可显著提高治愈率。乳腺癌筛查可以通过乳腺X线摄影检查;宫颈癌筛查可以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具体筛查频率及方法需根据年龄、家族史、个人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

郭其森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关于女性查体及心理健康的建议有以下6点,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做好筛查,远离疾病。

癌症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1)乳腺癌

40岁起:每年乳腺超声+每1-2年钼靶检查;

高危人群(BRCA基因突变/家族史):30岁起加做乳腺MRI。

(2)宫颈癌

21-29岁:每3年一次TCT(宫颈细胞学检查);

30-65岁:每5年TCT+HPV联合检测(或单独TCT每3年);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

(3)甲状腺癌

超声检查(首选方法):每年检查一次。

高分辨率超声:可发现小至2-3毫米的结节,评估结节形态、边界、血流、钙化(微钙化提示恶性风险)。

TI-RADS分级:根据超声特征对结节恶性风险分级(1-5级),指导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4)结直肠癌

45岁起:肠镜(每10年)或粪便DNA检测(每3年)。

慢性病与代谢指标监测

基础指标:每年测血压、血糖、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风险筛查);

骨骼健康:更年期后每2-3年骨密度检测(DXA扫描),骨质疏松高风险者提前至40岁;

甲状腺功能:备孕/妊娠期必查TSH,甲亢/甲减家族史者每年复查。

生殖健康与感染防控

妇科检查:性活跃女性每年妇科超声(排查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白带常规;

性传播疾病(STD):

25岁以下/多性伴侣者:每年衣原体、淋病筛查;

HIV/梅毒检测:婚前、孕前必查,高危行为后及时检测;

HPV疫苗接种:9-45岁女性推荐接种(即使已感染HPV仍可预防其他亚型)。

心血管与内分泌健康

心血管风险:更年期后每年查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尤其高血压/吸烟者);

糖代谢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每半年测糖耐量(OGTT);

维生素D检测:北方地区、少日晒或骨质疏松者定期补充监测(目标血浓度≥30ng/mL)。

心理健康专项筛查与干预

围产期心理:

孕期及产后6周内: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抑郁倾向;

更年期心理:定期评估焦虑/抑郁症状(如GAD-7量表),激素替代治疗前需心理评估;

青少年与职场女性:压力过大或睡眠障碍者,建议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疗法(CBT);

长期干预:建立社交支持网络,规律运动(如瑜伽、冥想)改善情绪稳定性。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

遗传风险:家族有乳腺癌/卵巢癌史者,建议BRCA基因检测;

生活方式干预:体脂率控制(女性腰围<80cm)、戒烟限酒;地中海饮食模式(降低心血管病及抑郁风险);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备孕前建议接种)。

特别提示

跨学科协作:妇科、内科、心理科联合制定个体化方案(如更年期综合管理);

症状预警:长期疲劳、不明原因疼痛、情绪持续低落超过2周需及时就医;

数据跟踪:利用健康APP记录月经周期、情绪波动、体检数据,动态调整筛查频率。

通过系统筛查与主动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女性慢性病及心理疾病负担,提升生活质量。

王建正 教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远离癌症需避开的9个字:

烫、咸、腌、熏、霉、油、酒、烟、懒。

饮食

烫:长期食用65℃以上的过烫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引发炎症,在反复损伤与修复的过程中,容易诱发细胞突变,最终导致食道癌。

咸: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促进胃癌细胞的生长,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腌: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盐分,并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

熏:烟熏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仅添加了大量盐分,还因烟熏过程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会增加肺癌、胃癌、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

霉:霉变食物易产生黄曲霉素等霉菌毒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对肝脏有极强的毒性,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的风险。

油:不健康的油脂摄入,如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可能间接促进某些癌症的发展,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此外,油炸食物在高温下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

生活习惯

酒:酒精是明确的致癌物质,过量饮酒不仅增加癌症风险,还会损害肝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男性每日饮酒量不超过两个标准单位,女性减半。

烟: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多达数千种,其中至少有69种是致癌物质,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危害,引发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

运动

懒:懒惰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增加患病的风险。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加速衰老和疾病的发生。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张剑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的专家,我深知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筛措施,很多早期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以下是一些针对乳腺癌预防和早筛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女性朋友们守护健康。

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Mammography),这是目前最有效的筛查手段之一,能够发现早期的微小钙化和肿块。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女性,建议从35岁开始进行筛查,并且可以考虑增加乳腺磁共振(MRI)检查。此外,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查也是很重要的,熟悉自己乳房的正常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改变等情况,及时就医。

关注自身乳腺癌高危因素

乳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家族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或者自身携带BRCA1/2等乳腺癌易感基因,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类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建议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咨询专业的肿瘤遗传学医生,制定个性化的筛查和预防方案。同时,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减少外源性激素对乳腺的刺激。

健康生活方式助力乳腺癌预防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乳腺癌的预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建议女性朋友们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也很重要,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此外,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因为酒精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重视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乳腺癌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乳房皮肤凹陷或出现“橘皮样”改变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积极配合乳腺癌治疗

一旦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患者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的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曾红梅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更需要动起来!

运动

1.运动永远有时间,碎片时间爬楼梯,走路,户外。

2.陪家人、孩子和朋友一起运动,增进健康的同时促进情感交流。

3.有氧和无氧相结合,办公室预备小哑铃,定期做肩颈拉伸,背部肌肉训练,搭配有氧,延缓衰老,促进身心健康,keep类app让运动更科学有趣。

刘晓晴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

肺癌位列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第一位,过去肺癌患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如今女性肺癌患病率上升很快,总体发病向年轻化发展。据2024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癌已经超过乳腺癌,位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首位。在这个女性的节日,我建议女性朋友们了解肺癌致病因素,并做好预防。

肺癌致病因素

吸烟和被动吸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尤其是主动和被动吸烟都对肺部健康造成损害。

环境污染: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暴露,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厨房油烟:长时间在厨房烹饪,特别是在高温下燃烧植物油等产生的油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入可能增加肺癌风险。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如石棉工人、煤炭工人等,由于长期接触特定的化学物质和粉尘,肺癌风险较高。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历史的个体,其患肺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激素和生殖因素: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尤其是与肺腺癌的关系更为密切。

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慢性肺部疾病,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治疗,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以上因素均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增加女性患肺癌的风险。

做好预防措施

建议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上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戒烟和远离二手烟;减少环境污染暴露;改善厨房通风条件;加强职业保护;健康饮食与适量运动。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风险。同时,定期进行肺癌筛查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最后,感谢各位专家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提供的建议。

Women's Day

推荐您看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医悦汇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医悦汇”。

0 阅读:1
宇康康

宇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