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预期的一致,德国2024年经济的实际产出再一次出现了缩减,当前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为“下降0.2%”,而且是建立在之前一年“实际下降0.3%”的基础上。两连降,符合标准的衰退定义。
换个角度,德国经济降幅更大,如上图
若采用季调标准,查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增加值,那降幅将达到0.4%。这里面:建筑业的增加值在2024年实际减少了3.8%,在各部门中领跑。制造业缩减3%,但因为规模大,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下降的最大拖累因素。
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这几个知名制造业大国、强国,中美两国属于一个级别,进出口商品总额占GDP的比例都低于40%。我国占比高一些,接近33%。美国占比低一些,20%左右。
尽管我们多次呼吁“中国要加强内循环,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度”,但毕竟人口规模摆在这,内需不管多么萎靡,百分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包括消费、投资在内的内部需求占比,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我们之所以强调扩张内需,是因为:以美国这种同类型的超大型经济体、人口众多的国家为参考,中国的内需占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占比还可以继续下降——起码得降至25%左右吧。
毕竟中国的人口规模远超美国,内需的贡献率可以更高。但日本、德国、韩国就不同了,他们的国内市场太狭窄了,想要保持发达国家地位,给国民提供较为优越的生活,制造业规模就不能过低。
这就是这三个国家的外贸总额达到、甚至是超过GDP的六成,有时还能达到70%高位的原因。尤其是德国,他的货物贸易总额仅次于中美,位居全球第三名——这是建立在优质的制造业基础之上的。
但德国的制造业却在最近两年“快速萎缩”,增加值占比在2023年跌至20.3%。在2024实际缩减3%的影响下,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跌破20%。德国统计局的报告写道:机械工程、汽车工业等重要部门的产量明显减少。
在能源密集型行业,包括化学和金属行业,产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精加工行业的产量也出现下降,并导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上年水平相比“下降了2.8%”。企业不看好制造业发展前景,投资信心不足了。
经济实际产出减少了,但GDP却变得更高了
我们平时提到的各国、地区经济下降多少,增长多少都是“按可比物价核算的结果,也就是剔除各种商品与服务价格的变动因素”。但GDP的具体数额却是按当年、当季的市场物价统计的。
这就带来了经济实际产出变动,与GDP具体数额变动之间的差异。以2024年的德国为例,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与服务数量虽减少了0.2%,但由于这些商品的售价变得更高,导致:
按市场价格衡量的名义GDP总规模在2024年达到了43064.1亿欧元,与2023年的41855.5亿欧元相比,反而提升了2.9%。提到这个2.9%的数据时,必须写明是“名义增长率”,并非是真实水平。
公开的报告还显示,德国2024年的人口平均为8471.18万人,人均GDP也因物价提升扩大至50836欧元。按平均汇率换算,德国GDP总额为46612亿美元,人均GDP为55024美元,均创新高了。
日媒表示:不服气
德国经济明明在最近两年都出现了“实质性的衰退”,但GDP总额与人均GDP却接连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德国的人均GDP在2024年更是实现了5.5万美元的突破,这完全是违背常理的不公正现象。
他们建议在参考汇率法比较日德两国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倾听购买力平价规则的声音——摒弃干扰因素,从两国境内的商品实际售价角度来看,日本经济的真实水平依然在德国之上。
日经中文网不服气的说:虽然日本的GDP被德国赶超了,但这与十多年前“中国经济规模超越日本时的现象,是不同的”。德国赢在了欧元汇率更加坚挺,还赢在了比日本政府更有能力提升物价。
而不是德国人创造出来的商品、服务的数量出现了多么巨大的飞跃——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这一点,较为符合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胃口,他多次表示:看购买力,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应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分享和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