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现象特别奇怪且普遍: “招待”亲朋好友的“名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师出有名”。换个角度说,就是人们“随礼”的机会越来越多。
这不,小姨子昨天问我,要是赶上你朋友家装修,你包多少红包随份子比较合适?显然,新课题也在考验小姨子的朋友圈。
家里装修合适向朋友发出“邀请”,请大家与其“同乐”吗?
这还不是房价高企,买房“乔迁新居”那种值得“大张旗鼓”搞一下的大喜事,说白了,就是给“旧居”换层皮,旧貌变新颜,这也值得广撒“朋友帖”普天同乐?
这要是也能“名正言顺”进入诸如“生日宴”“结婚宴”“满月酒”“毕业宴”等等传统且被人们喜闻乐见的随礼序列,那“招待”朋友的名头就太多了,他老爷子光荣退休了,叫你来参加老爷子“退休宴”,你好意思不来?来了,好意思空着手来?
妮妮脸上喇一刀, “倒梨脸”成功转型“瓜子脸”,撒贴请朋友与其分享“变脸喜悦”,你包多大红包拿得出手?
许家大哥装烤瓷牙,一张请帖诚邀朋友圈朋友,周六在烤骨头店邀请至爱亲朋,帖子上幽默备注:检验烤瓷牙硬度。你去是不去?去了,包几百红包合适?
名目嘛,只要想,随时想随时有,财务张姐她儿子割包皮,说是“成人礼”,多好的创意。
这都是要随礼的新“名堂”,没有可供参考的“先例”,朋友圈“榜上有名”的朋友,不是带张嘴去,要考虑,这个饭辙,随礼多少才合适出席?
现在随礼的名堂多了,是不是和人们的相对富足有关?80年代之前,婚宴满月酒寿宴比较普遍,小孩子过生日很少搞什么“生日宴”,生日那天,妈妈煮两个鸡蛋,一碗约定俗成的面条,齐活。哪有什么几层蛋糕和一堆人围着唱什么“Hey, happy birthday to you”啊。
再看现在,家里装修都开始成为招财“幌子”,不知道以此为“借口”的人想过没有,你这么考验自己的朋友友情,要是有朋友真的来不了,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友情,在你与朋友之间,仅有200元的价值?或者再增大一些——800元撑死了?被明码标价的“宴请”,不需要所谓的“寓意”,人家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奔着来者随多少礼来的,如果是“得罪不起”的角色,别人随多少你随多少,或者稍多一点,反正不能比别人少。
如果是那种“无益无害”的关系,去不去都行,不去也别解释,一次不去,以后类似的“招待”,就不会再给你发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