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城一派
九九那个艳阳天,18岁的哥哥坐在小河边。
18岁,多么青春诗意的年纪,掐得出水的岁数,有人正拥有,有人曾经拥有。
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三年,偶然在《北京文学》上读到余华的自传体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是海盐人,海盐算是桐乡的邻居,邻居写的小说,我自然特别关注。
余华的这篇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写18岁的“他”高考铩羽后,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他”在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表达了“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这个朴素的道理。
余华写《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时候已经27岁了,但他凭借这篇自传体小说,一战成名,并开启了他在中国文坛的“余华时代”。
余华的这本小说发表于37年前,但永远不会过时,每一个参加完高考的学子,无论是金榜题名,还是铩羽而归,这篇小说堪称是一份最真挚的成人礼!
18岁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在干嘛?
18岁,有人在奋力备战高考,余华还在“出门远行”经历社会的毒打和磨炼,但有人已经拿到了大学本科,并在冲击狱警岗位了。
近日,河南省监狱系统2024年招录公务员的拟录取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吐槽,焦点集中在两个考生身上。一个是出生于2005年8月的韩某某,另一个是出生于2004年8月的王某某。
我瞄了一下公示表格,韩某某和王某某均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前者毕业于郑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年18岁,拟录豫南监狱,后者毕业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法学专业,现年19岁,拟录信阳监狱。
好家伙,18岁,不仅本科已经毕业,而且拟被监狱录用为狱警,从此成为公家人,端上金饭碗,妥妥地人生大赢家,无需“出门远行”,走出郑州大学,即达人生巅峰。
快意人生,也不过如此。
但好景不长。8月16日,河南省监狱管理局的一纸《情况通报》,迅即击碎了韩某某的“狱警梦”。因韩某某出生年月存疑,不符合录用资格条件,遂作出不予录用的决定。
而王某某暂时逃过一劫。通报说“未发现有影响录用的情形”,该局表示将进一步调查王某某的年龄问题,如发现有影响录用的情形,将取消其录用资格。
18岁的韩某某从人生巅峰一下子掉入低谷,自然懊恼无比,19岁的王某某心情也好不到哪去,等待最终结果的过程,对他来说就是一种难熬的煎熬。
其实拿脚趾头算算,18岁就本科毕业肯定有猫腻的。小学6年,高中6年,本科4年,这就花了16年,难不成韩老弟2岁就上小学了?难不成他插了翅膀火箭式“跳级”?
真要是这样,韩某某肯定是学霸级别的,或者说是神童、天才。
韩某某的身份证年龄是18岁,实际年龄或许21、22岁,但我不知道韩某某的年龄存疑问题究竟出在哪,改年龄在体育界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难不成这股歪风吹到了大学的计算机系?
能改档案、改年龄的操作,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有因必有果。如果正是当年因为某种原因改了年龄,那么现在就是报应来了。但如果再把年龄改回去,变成了20或者21呢,或许能蒙混过关也说不定。
再来说说,一个211大学本科生,为何热衷于报考“狱警”?在说这个话题之前,先来插播一件轶事。
我朋友的哥哥,80年代末退伍回来,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进供销社工作,一条是去运河农场(监狱)当狱警。狱警是书面语,我们本地称作“牢头军子”,管犯人的,名声不太好听。
朋友的哥哥倒是想去农场,但遭到了他大姐的强烈反对。因为“牢头军子”的名声实在太难听了,而且离家又远,当时供销社生意红火,收入也不比狱警差。相比监狱,供销社看起来更有前途。
无奈之下,朋友哥哥进了当地的供销社。
20多年后,朋友哥哥从供销社下岗,靠打零工过日子,生活清苦拮据。而这个时候的狱警,摇身一变成了公务员。而他几个转业进了农场的战友,年收入颇丰,平时又有油水可捞,生活过得相当滋润。
一步错,步步错,朋友哥哥对当年的决定是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听了这个故事,或许你明白了为啥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当“狱警”的原因了吧。
韩某某想当“狱警”本没有错,但你18岁就迫不及待的进体制吃皇粮,吃相也难看了一点。
监狱系统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封闭的行当,跟电力、烟草差不多,在公务员的招考中采用一些骚操作司空见惯,三代传承的事也并不少见。
江西周公子有句名言,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不知道韩某某的抱负是否跟周公子一样。
有些人一出生就为温饱奔波,有些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
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想把好处占尽。“金汤匙”起跑时就比别人领先了一个身位,途中还要改档案改年龄等各种骚操作附身,把别人越甩越远,直到看不到尾灯。
谁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暗箱操作。
最后,有一句话如鲠在喉,很想问问:
假若这事没有被网友发现,
韩某某的“狱警梦”就能梦想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