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两位正妃同时并尊,吕氏在常氏没有薨逝前,就已经是正妃了!而朱允炆,则一出生就是嫡子,毫无争议的嫡子!
影视剧吕氏和常氏
兄弟们,这期文章一定要看到底,因为你马上就要见证一个新的历史大发现了。证据链相当炸裂,绝对颠覆你的认知。
前面淮下书生拿出了一张史料截图,上面说朱标太子妃常氏还没薨逝的时候,吕氏就已经和常氏同为正妃了。并且还惊讶地强调一下,这是前代所没有的情况。
吕氏和常氏同为正妃
如果这个情况属实,那么我们前面费劲巴拉地论证朱允炆扶正变嫡的过程,就可以省去了,因为人家一出生就是嫡。
传统礼法讲的是礼无二嫡,前面的正妻死了或者被废了,后面才可以扶正。绝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二嫡同时并存。
因此,这个截图一出,很多朋友认为不可能,认为是朝鲜野史不可信。
这个截图确实来自于朝鲜史书,是朝鲜洪仁谟、洪奭周父子的《续史略翼笺》,这是一本编年体明史史书。明朝灭亡后,朝鲜王朝尊周思明,士人撰写了很多有关明朝的史书。
洪仁谟、洪奭周父子的《续史略翼笺》
当然了,孤证不立,又不是国修正史,一时接受不了也正常。实际上,《明史》作为正史,对此就有体现,只是你们没有注意。
《明史•朱标传》记载:“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而其时秦王樉亦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皆前代故事所无也。”
《明史•朱标传》
注意这个时间顺序,册常妃,继册吕妃,然后常氏薨逝。也就是说,册吕妃是在常氏薨逝之前。
有人说了,有没有可能继册的吕妃只是普通的偏妃呢?
不可能,因为如果只是偏妃,为什么说是前代故事所没有呢?这不符合语言逻辑啊!你只有和前代有着夸张的不同,你才会感慨一句吧!
而且你注意这个“册”字了吗?这个册字就说明了,吕妃的妃,就是太子妃,因为根据明朝后妃制度,偏妃是不需要发册的,只有正妃才发册书。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都是发了册的。正规编制,持证上岗!
有人又说了,我坚持认为她只是偏妃,我就是纯杠。
那我问你,你注意“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这句话了吗?很多人认为常氏死了,吕氏是朱标唯一的女人,所以独居东宫就是独自居住在东宫。
大错特错,因为朱标除了常氏和吕氏,还有一位偏妃。没想到吧!根据《皇明典礼志》记载:洪武八年,朱标又纳了一位偏妃,而且是“不传制,不发册,不亲迎”,标标准准的偏妃。
《皇明典礼志》
有人又杠了, 这位偏妃会不会就是吕氏呢?
完全不可能,因为明确记载了,兵部郎中喜山是去中舍人星吉监藏家纳徵的,也就是送聘财。如果是吕氏,应该去吕本家中啊,你跑人家星吉监藏家干嘛?而且后面星吉监藏的妻子和偏妃的母亲,还作为娘家人进宫谢恩了。
星吉监藏的妻子和偏妃的母亲作为娘家人进宫谢恩
所以,这里的偏妃根本不是吕氏,而是中舍人星吉监藏的妹妹或者女儿。
星吉监藏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汉人,洪武七年,大明设置朵甘宣慰使司,辖地为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第一任宣慰使司宣慰使也叫星吉监藏。
朵甘宣慰使司
两位星吉监藏是否为同一人不得而知,但中舍人星吉监藏确实是来自西番的一位官员。所以,不是只有咱大清有塞娅,咱大明也有自己的塞娅。
这里也能侧面证明,明朝对西藏的治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羁縻,而是设置一套完整行政机构的土司制度,以藏人治藏,更高效、更合理、更能促进民族团结的治理方式。土司们虽然也有自治权,但是中原对土司地区有调动权、财政权、行政权、管辖权、任免权、考核权等等。
言归正传,朱标是有偏妃的,偏妃不发册和吕氏发册很明显不一样。
因此,“吕氏始独居东宫”并不是吕氏独自居住在东宫,而是说常、吕本来一起管理东宫,现在常氏死了,就剩吕氏独自掌管东宫了。如果吕氏只是偏妃,那就不可能独居东宫,而是和洪武八年的偏妃一样的待遇。
《东宫妃常氏圹志》记载常氏生了二子二女
如果你还是认为这位偏妃是虚构的,那么我问你,朱标一共五个儿子四个女儿,《东宫妃常氏圹志》记载常氏生了二子二女,吕氏生了三子,那么另外两个生母不详的女儿是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
所以,《明史》这短短一段话,就蕴含了相当大的信息量,可见两位正妃并存,不是空穴来风。当然了,光靠明史,嫡庶神教徒们依然不服,所以还需要更直接更强有力的证据。
别着急,证据都有,我们一一道来!
《廿二史札记》记载:“明祖初为懿文太子册常遇春女为妃,未薨,又册吕本女为太子妃。又初为秦王樉纳王保保妹为妃,继又以邓愈女为妃。皆前代故事所无。”
《廿二史札记》
看清楚了,是未薨又册吕本之女为太子妃,是太子妃,不是偏妃。后面仍然说了,这是前代故事所没有的!
还记得前文朝鲜史书《续史略翼笺》的截图吗?上面就说了,朱标太子妃常氏还没薨逝的时候,吕氏就已经和常氏同为正妃了。这里说的也是常氏还没有薨逝,吕氏就被册封为太子妃了,正好相印证。
这也和《明史•朱标传》里,继册吕妃,然后常氏薨逝,这两件事的先后顺序相印证。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里面的《明外史•外戚传》记载:
“初,太祖册常遇春女为懿文太子妃。洪武七年十月,生子雄英,又册本女为太子妃。十年十一月,生子允炆,即建文帝。明年十一月,常妃又生子允熥,越十馀日,常妃薨,吕氏始独居东宫。是时,皇太子并置二妃。秦王亦纳王保保妹为妃,又以邓愈女为配,皆先代故事所无也。”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里面的《明外史•外戚传》
这里的记载就更直接了,连册吕氏为太子妃的时间都告诉你了,是洪武七年,到了洪武十年才生了朱允炆,也就是朱允炆一出生就是嫡出。后面还直接强调了了一句,皇太子并置二妃,这是前代故事所没有的。
朱允炆
直接说出了并置二妃。什么叫并置?肯定是地位已经差不多了才叫并置啊!如果一个是嫡,一个是庶,或者一个正妃,一个偏妃,她怎么能并置呢?
最简单的,就是我们上期列举了《皇明典礼志》里朱标的第三位女人,也就是朱标的另一位偏妃。如果吕氏不是正妃,也是偏妃的话,她凭什么和常氏并置啊?如果那样也能并置的话,那应该连那位偏妃也算上,三妃并置才合理啊!
包括“常妃薨,吕氏始独居东宫”这句话,这句话我们在上面《明史》里就分析过。独居不是独自居住,而是独掌东宫的意思。也就是原来和常氏一道掌管东宫,现在常氏薨逝,那么吕氏就独自掌管东宫了。
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常氏薨逝前,吕氏就已经和常氏并置了。否则也不能不顾那位偏妃的存在,就让她独居东宫了吧?
影视剧常氏和吕氏
有些朋友提出疑问,老朱这么做,不怕淮西集团吗?当常家不存在吗?
淮西集团不是关陇集团,你们是不是把淮西集团的能量想象得过于强大了?什么时候老朱册个太子妃也需要淮西集团点头了?
再说这个常家,常遇春不在了,常家当家的是常茂。常茂本是庶出,萌荫父功获封郑国公,你老老实实继续建功立业就得了!
《明史》关于常茂骄稚不习事
然而,常茂却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本事,因此“骄稚不习事”,也就是骄傲不明白事理。后来出征纳哈出的时候,甚至和同为国公的岳父冯胜不和,不受冯胜约束。
老朱自己编撰的《大诰武臣》,就详细列举了常茂的种种罪行。这种劣迹斑斑的勋二代,老朱还得看他脸色?
《大诰武臣》
老朱册吕氏,不但不用看常家脸色,相反,我认为老朱借此敲打常家、敲打勋贵,也不是没有可能!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邓家,秦王纳邓愈之女的礼仪降级了,用的是“不传制,不发册,不亲迎”的偏妃礼仪,很明显,这个礼仪规格配不上明初六公爵之一的卫国公。
邓氏礼仪规格降低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之前讲的,关于洪武十八年,老朱从依赖勋贵向依赖文官转变的分析,或许能对老朱的行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不就是正本清源、辨伪存真,进而以史为鉴吗?很多人质疑我的观点,认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认为不可能,那么就请你拿出史料证据来打我,而不是仅仅凭着不可能,我觉得,我认为来反驳我,这样的自我认为,我也不会接受。
总之一句话,既然能拿出史料证据,这件事就可以讨论,“祖宗成法不可变”的想法要不得,古人都知道灵活运用,我们现代人不应该比古人还保守!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点赞]有理有据,非常清楚。
这么说细思极恐。那么吕氏母子杀老朱,朱标,雄英爷孙三代的推论就完全成立了啊,而且简直毫无难度。[得瑟]比杀朱见深,佑极父子俩,扶佑樘上位的难度还低。杀了第一顺位继承人和在位者,再伪造传位诏书登位。
也就朱标跟常氏死的早要不等朱标登基总不可能并列两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