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燎炉到暖椅,古人在应对寒冬时,还采取了哪些御寒保暖措施?

文晓小书生 2024-03-10 06:14:42

文 | 文晓书生

编辑 | 文晓书生

«——【 ·前言· 】——»

在当代,我们享受着各种取暖设备的便利,北方有暖气,南方有空调,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然而,回顾电气化之前的古代,除了简单的取暖方式外,古人似乎缺乏更多选择。古代建筑的隔寒性能也远不及今日标准。

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应对严寒的?他们是否完全依赖于简单的方式来御寒?

«——【 ·古代取暖技术· 】——»

当谈及取暖之道,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作为最普通御寒利器的棉衣所用的原材料棉花,想象一下,在中国,直到宋朝时期,棉花才开始在大面积种植和使用。

这意味着,在宋代之前,古人穿着的衣物是极度缺乏御寒能力的麻布衣,想象一下,即使在室内,你也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穿透衣衫。

正因如此,廉价又便捷的炭火成为了最普遍的取暖方式。然而,如何更好地利用炭火,如何善用火源取暖,成为了古人在取暖方面探索的主要课题。

在古代,寒冷是一种常态,而取暖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艺,想象一下,当冬日寒风肆虐,布衣薄如蝉翼,唯有火焰才能驱散寒意。

在古人的生活中,火是生存的象征,是希望与温暖的化身,于是他们探索着各种方法,努力寻求取暖的技巧。

古人对待炭火的态度像是对待珍宝一般。他们精心保存着每一根柴火,小心翼翼地用以点燃炭炉,让温暖悄然弥漫整个空间。

在那寒冷的日子里,炭火的魔力无疑是生活中最宝贵的礼物。人们围坐在炉边,感受着火焰的温暖,享受着团聚的幸福。

古人不仅仅是简单地点燃炭火取暖,他们更是将取暖视为一门艺术。他们探究火焰的奥秘,摸索出最佳的燃烧方式和炉具设计。

一把把精致的火钳,在古人的手中舞动,调节着火焰的大小和炉火的温度,他们深知火焰的温度如何关乎整个房间的舒适度,他们将取暖视为一项细致入微的工艺,将火的温暖引向每一个角落。

在考古学的探索中,犹如解开时间的层层面纱,我们发现了古代人类对取暖的智慧与创意的精彩篇章,半坡遗址的发现是考古学家们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们揭示了古人在生活中如何应对寒冷。

在这片历史的土地上,我们发现了古人使用火塘的痕迹,这种简单而有效的取暖方式,是挖一个坑,丢上一些炭,迅速取暖的方式,在简朴中透露出生活的智慧。

古罗马人的取暖技术更为引人瞩目,在塞浦路斯的沃尤尼古罗马宫廷中,他们创造了一种集中供暖系统,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便已存在。

他们在宫廷周围巧妙地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火炉,并通过精密的网状隧道将热量引导到宫廷内部,将整个宫廷打造成一个巨大的暖炉,令人叹为观止,这个系统与现代供暖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展现了古罗马人对工程和热力学的深刻理解。

在挖掘中国古代的居住遗址时,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惊人的取暖技术,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当时的生活艰辛。

在秦朝的咸阳宫遗址和秦兴乐宫遗址中,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的取暖设施。

咸阳宫遗址中的壁炉堪称一项技术的奇迹。壁炉被设计在室内,用以直接燃烧炭取暖。想象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家人们聚集在室内,壁炉的火焰映照着他们的脸庞,温暖散发在整个空间中。

这种取暖方式并非完美无缺,浓烟从壁炉中产生,必须通过巧妙的排烟系统排出室外,否则就会使室内充斥着令人窒息的烟雾。

与此同时,在秦兴乐宫遗址中发现的火墙技术更加引人入胜。这种技术采用了两块筒瓦相扣的设计,构成了一条管道,内侧嵌入墙体。

一头连接着灶台,而另一头则直通室内,将温暖的气流传送至居室,这种巧妙的设计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他们尽管缺乏现代科技,却能创造出如此巧妙的取暖方式。

«——【 ·古代取暖方式· 】——»

在古代,取暖的方式如同文化的缩影,映射着社会阶层与科技发展的差异。

与汉代的椒房殿相比,其他地域的取暖方式或许显得更加朴素,但同样展现着人们对温暖和舒适的向往与追求。

椒房殿,坐落于未央宫中,其温暖芬芳的墙壁是历史上的奢华象征,李善引笔下的椒房殿,似乎散发着淡淡的椒香,墙壁上的泥涂不仅温暖,更是一种奢侈的象征。

壁面的锦绣挂帷,仿佛勾勒出一幅奢华画卷,而地上铺设的西域毛毯,则是奢靡生活的象征之一。这样的取暖方式,对于一般人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豪华享受。

时光转入中古时代的欧洲,壁炉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欧洲,壁炉成为贵族们的专属取暖设备,而普通人则通过简单粗糙的方式寻求温暖。

小领主们设想出一种独特的取暖方式:在高层的石屋里圈养牛羊,利用它们的体温来取暖,虽然这种方法显得有些原始和野蛮,但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温暖需求常常要与资源匮乏作斗争。

古代的取暖方式,反映了社会阶层的不同和科技发展的差异。

从奢华的椒房殿到普通人的石屋取暖,每一种方式都承载着人们对温暖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华丽的宫殿还是朴素的民居,取暖的本质始终是为了抵御寒冷,温暖生活。

«——【 ·取暖工具演变· 】——»

在宋元明清时期,人们对于取暖器具的设计逐渐追求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手炉起初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取暖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了小巧精致的艺术品。

它们的外观越发精致,甚至还附带了香薰和药材的功能,使得在取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愉悦的香气与药物的疗效。

传统的火墙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取暖功能,随着青石板等材料的运用,火墙的结构得到了优化,热量传导更为高效,同时减少了屋内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这种改进让人们在取暖的同时更加安心。

而随着手炉的出现,熏炉和足炉也相继问世。

足炉,顾名思义,专门用来取暖双脚。它们的设计精巧,使用方便,让人在冬日里也能保持双脚的温暖。

而熏炉则是一种兼具怡情和御寒功能的器具,它们不仅能够散发令人愉悦的香气,还能带来温暖的感觉,这种多重功效让人们趋之若鹜。

清代《宫女谈往录》中记载着慈禧太后居住的宫殿内设有地下室的情形。在寒冷的冬季,太监们将烧热的炭火推入地下室,将整座宫殿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取暖“炕”。

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能够为居住在宫殿里的人们提供温暖,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建筑中对于取暖的智慧运用。

另外,清代李渔所发明的暖椅更是一项取暖设备的创新,暖椅比太师椅稍宽,设计精巧,既可坐又可卧。

其前面设有一张宽大的案桌,底部装有铜铁制格子,冬天时,将炭火放入其中,桌面自然成为了暖和的取暖场所。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取暖体验,还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成为了清代取暖设备中的一大亮点。

«——【 ·古代取暖现状· 】——»

在观察历史时,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在电气化时代之前,古人在寻求取暖设备时大多围绕着炭火展开探讨。

在经历严寒的冬季,炭火成为了许多人熬过漫长寒冬的生命线,然而这种便利并非人人能够享受,大多局限于富裕家庭。

想象一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杨国忠一样,将炭屑捏成双凤的形状,或者拥有像岐王李隆范那样的财富去体验“香肌暖手”的奢华。

或许许多人会奇怪,古代的林木资源丰富,为何普通百姓却不能享受到炭火取暖的舒适?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记载都显示,普通百姓甚至一般小康之家都无法奢侈地使用炭火取暖。

比如,在中世纪的小领地家庭,尽管有火炕,但并没有专门的取暖设施,这说明就连小领地的家庭也无法负担炭火取暖的成本,否则也不会采取在牛羊圈上睡觉的方式来取暖了。

唐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百姓最为富裕的时代,但根据唐朝来中国求学的留学僧圆仁的描述,山东一带的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即使重要客人造访,也只供应“上冷菜”。

这就不难理解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所描绘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艰难生活,这一切也反映了当时能够消费得起炭火的百姓数量并不多。

在《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描绘两宋时期繁荣景象的笔记中,虽然提及了各种美食,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冷饮,热菜相对较少,这也说明了当时百姓对炭火的珍视程度。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代的“茶铺”会成为热门生意。实际上,茶铺所卖的并不仅仅是茶叶,而更是烧热水所需的炭火和木材,这一点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结语· 】——»

古人在寒冬中取暖的艰辛与智慧令人敬畏,从简陋的炭火到精致的取暖器具,他们不断探索,追求温暖与舒适,取暖技术的发展并非人人能享,反映了社会阶层与资源分配的不公。

即便如此,古代取暖方式展现了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也是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审视古人取暖的历史,不仅让我们珍惜现代便利,更让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了深刻的思考。

0 阅读:0

文晓小书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