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4不吃,一年病不沾”,5月5日立夏,牢记不吃四物,多吃3宝

秀厨娘 2025-04-29 11:46:36

5月5日立夏,标志着春季的谢幕与夏季的登场,气温逐渐攀升,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但湿热交加的气候也容易让人感到困倦、食欲不振,甚至引发肠胃不适。民间素有“立夏4不吃,一年病不沾”的俗语,提醒人们顺应时节调整饮食,为健康度夏打下基础。

一、立夏后为何要忌口?气候决定饮食智慧

立夏后的气候特点可总结为“热、湿、闷”。高温加速人体水分流失,湿气易滞留在体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中医认为“脾主长夏”,若此时饮食不节,贪凉嗜辣,容易引发腹胀、腹泻、上火等问题。古人总结的“立夏4不吃”,正是针对夏季高发健康隐患的饮食智慧,通过避开四类食物,减少对身体的负担,让养生事半功倍。

二、立夏“4不吃”指什么?忌口清单请收好

1. 不吃生冷寒凉:冰镇饮料、生鱼片、凉拌菜等虽能解一时暑热,但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气内积,出现腹泻、腹痛。尤其儿童和体虚者,更应避免“贪凉一时爽,肠胃火葬场”。

2. 不吃油腻重口:红烧肉、炸鸡、麻辣火锅等高油高盐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阻碍湿气排出。夏季人体消化功能本就较弱,这类食物易引发消化不良、口干舌燥甚至皮肤问题。

3. 不吃辛辣刺激:辣椒、花椒、生姜等虽能开胃,但夏季本就易生内火,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会加剧口干舌燥、便秘、口腔溃疡等问题,甚至诱发心火旺盛,影响睡眠。

4. 不吃隔夜腐食:高温环境下细菌繁殖迅速,隔夜饭菜、切开的水果容易变质,轻则引发急性肠胃炎,重则导致食物中毒。夏季饮食务必“吃鲜、吃少、不过夜”。

三、立夏多吃“3宝”,清热祛湿养心神

忌口是基础,但“会吃”才是养生的精髓。以下三种时令食物,堪称立夏饮食的“黄金搭档”:

1. 红豆:祛湿消肿小能手

红豆富含钾元素和膳食纤维,能促进水分代谢,缓解水肿。可煮红豆薏米粥、红豆沙,或与冬瓜搭配炖汤,清甜又解暑。

2. 苦瓜:清热降火天然药

苦瓜中的苦瓜素能清热解暑、增进食欲。怕苦者可焯水后凉拌,或与鸡蛋同炒,既中和苦味又保留营养。

3. 莲子:安神养心助好眠

莲子性平味甘,能补脾益肾、宁心安神。用莲子、百合、银耳煮甜汤,或与小米熬粥,适合夏季心烦失眠者食用。

四、立夏养生要点:饮食+作息双管齐下

除了调整饮食,立夏养生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作息规律:遵循“晚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中午适当午休20分钟,补充体力。

- 适度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散步、打太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耗气伤津。

- 情绪平和:夏季心火易旺,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保持心境清凉,忌大怒大悲。

“立夏4不吃,一年病不沾”并非绝对禁忌,而是提醒我们根据季节特点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对身体的“消耗”,增加对自然的“顺应”,才能让脾胃轻装上阵,抵御暑湿侵袭。这个立夏,不妨从一碗红豆粥、一碟凉拌苦瓜开始,用清淡却不失鲜美的滋味,开启健康养夏的序幕。毕竟,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更贵在知时节、懂进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0 阅读:68
秀厨娘

秀厨娘

用普通的食材,为家人和朋友做出美味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