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2,来得静悄悄。
有消费者惊讶表示,“都已经双12了吗?不提都忘记这茬了。”
消费者的无感,或许来自各大电商巨头的“忽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平台,近来未见开展如以往那样大规模面向大众的宣传活动。有网友调侃,“平时恨不得是个周末,几个平台都要搞出点动静来,今年双11搞伤了,不搞了?”
图源:微博
事实是,平台投入真金白银地搞了。但一片“静谧”之下,这届双12,略显尴尬。
第一尬:电商平台促销,有点花样但不多
这次大促,并没有给到消费者太多的新鲜感。
以前,每逢大促节点,各电商平台都恨不得推出百种花样的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参与。但今年双12,各电商平台虽然仍饱含诚意,推出了多种促销玩法,但整体花样上略显中规中矩,跨店满减、官方立减、限时抢购、商家券、品类券、优惠券、红包、视频激励、砸金蛋、三单冲刺抢5折等促销玩法仍是主要方式。这让习惯了这些玩法的消费者,对双12的期待值不断降低。
就拿跨店满减来说,不论是每满300元减40元还是每满200元减30元,和各平台自身日常节日类的小型促销活动相比,差别不是很大,唯一的差别可能在于,不同电商平台之间的打折力度。
相较而言,淘宝在促销玩法上表现较好。今年双12,淘宝推出了“捡宝”玩法。此次淘宝掏出真金白银补贴了数千万款产品,幸运用户有机会以“12.12元”“1212元”的价格“捡宝”。比如,1212元买飞天茅台、LV包包、iPhone16和戴森智能吸尘器等尖货,12.12元买爱马仕香水、宝马电动摩托车等精品。不过,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但现实还是比理想略骨感,身边的消费者表示根本不知道这项促销活动。
图源:淘宝
图源:万能的淘宝微博
第二尬:开卷活动时长,拼多多截胡猫狗
今年的双11堪称史上最长双11,而这次的双12也不遑多让。
率先出手的电商巨头仍是拼多多,将双12大促的时间锁定在11月22日-12月12日,长达20多天。
图源:拼多多
抖音紧随其后,于12月6日开启“抖音商城年终狂欢季”,活动持续至12月31日结束,也将年终大促变成了一场“长跑”。
图源:抖音电商营销观察
淘宝与京东对这场大促的时间周期安排相对紧凑。而且,淘宝与京东此次大促的时间节奏难得保持了一致。均分为“预热期:12月7日0点-12月9日20点”以及“正式期:12月9日20点-12月12日24点”。
图源:京东、淘宝规则中心
从拼多多和抖音的“高调抢跑”和“战线延长”中能够看出来,两家的大促重心仍是增加GMV,并将双12这场大促当作争抢市场的跳板,试图在这场年末消费狂欢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个佐证是,与往年相比,今年双12,拼多多在品牌供应链方面明显加大了投入与重视力度。据调查,此次大促拼多多主要邀请的都是清一色的品牌商家,并且延续了双11对品牌的“优待”政策:被邀请的品牌旗舰店需要11月28日18点前完成锁费(锁定特定的大促广告投入费用),并通过站外官博投放审核,同时店内有商品参与大促、百亿补贴等资源位活动,即可在对标店铺范围内进行比价,实现“同款同价”。
以高质量供给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确实不失为一记妙招。但照目前趋势来看,“静悄悄”的双12,能否让电商巨头们称心如愿,还需打个问号。
第三尬:声势大不如前,存在感越来越弱
作为夹在“双11”和“年货节”之间的大促,双12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刷屏的战报,也没有全民广泛的热议,成为近年双12的真实写照。
“原来双12已经开始了,不说都忘了”,成为时下不少消费者的第一反应。
有商家吐槽,感觉双12越来越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重要大促节点,不参加的话有点可惜,参加的话不知道效果。
双12何以落寞至斯?
回首当年,在2011年12月12日,淘宝上线“全民疯抢”活动,当天交易额达到43.8亿元。“全民疯抢”活动在第二年开始后,行业逐渐将其简称为“双12”,成为每年年底的关键大促节点,甚至曾一度与“双11”齐名为年度大型购物狂欢节。
图源:摄图网
然而,近年来,随着各平台的各种促销活动频繁出现,双12的地位渐渐模糊,声势也不断减弱。而且在年货节、三八节大促、五一大促、618大促、818大促、中秋国庆大促以及双11等促销活动的连续冲击下,消费者对双12的期待值也普遍有所降低。
特别是,今年历经史上最长双11之后,有着相似玩法但促销力度减弱的双12,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激不起一点波澜。
有消费者表示,双12主要是“查漏补缺”,但在各平台逛了一圈下来,跨店满减和日常促销差别不大,没有购物欲望。
这背后折射的,是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频繁促销、造节等消费刺激手段已经渐渐麻木,另外,随着消费者对网络购物越来越趋于理性,也不再轻易被电商平台的促销所“套路”。
随着双12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走弱,关于双12还有没有必要存在,成为近年业界内外一直热议的话题。
有分析认为,今年最长“双11”已经完成了很大部分的用户需求和商家促销投放,商家和用户难以被“双12”促销调动积极性。
也有分析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双12的知名度还在,电商平台们就没有理由放弃,转而去打造一个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新IP;消费者可能对双12等电商大促已经免疫,但他们的消费需求一直都存在。
双12是否还有必要举行,尚未有定论。但不可否认,尽管“双12”依然存在,但它已不再如昔日那样处于促销活动的中心舞台。
冷清的双12,想要返热,还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