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到康熙的后宫妃嫔,除了三位康熙亲自册封的皇后(孝诚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外,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惠宜德荣四妃:
惠妃:皇长子胤褆的生母,是康熙早期宠妃;虽然最高的位份仅为妃,但她不仅仅抚养过皇八子胤禩,而且还多次处理六宫事务,在后宫的威望极高。
德妃:雍正皇帝的生母,被雍正帝追封为孝恭仁皇后,同康熙合葬景陵;是康熙前期宠妃,先后为康熙生下六个皇子公主,是除了荣妃外,为康熙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妃嫔。如此便可以看得出,康熙对德妃的宠爱程度。
宜妃:宜妃刚入宫便得康熙盛宠,在没有怀孕的情况下便被直接册封为嫔,生下皇五子胤祺后被封为妃。是康熙“眷顾最深”的妃嫔,她所生的皇九子胤禟是雍正最痛恨的兄弟,被圈禁而死。
荣妃:康熙早期宠妃,先后为康熙生下六个子女,但只有皇三子胤祉与固伦荣宪公主长大成人。胤祉因参与九子夺嫡,被雍正圈禁而死;至于荣宪公主不仅善终,而且得以穿龙袍下葬。
这四位后妃不仅仅是康熙宠妃,在后宫的地位极高,自封妃开始便一直存在;而且他们的儿子均参与了九子夺嫡之争,除了宜妃含恨而终(三个儿子都在宜妃去世之前去世,死后几年没有入土为安)外,另外三位均得以善始善终。
其实康熙的后宫中,除了这四妃外,还有两位妃嫔不容忽视:
一位是平妃,孝诚仁皇后的异母庶妹,赫舍里.噶布喇的女儿,索尼的孙女;在长姐孝诚仁皇后去世六年后入宫,成为格格,康熙二十三年被封为妃,只是没有行正式的册封礼;康熙三十五年病逝,被康熙追封为平妃。
另一位则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宣妃博尔济吉特氏,高贵的科尔沁格格。正因为宣妃与平妃的出现,让康熙的后宫中长时间出现六妃并存的现象。了解清史的都知道,清朝后宫妃位最多四位;惠宜德荣四妃是康熙后宫中资历比较老的妃嫔,也无错处,康熙自然不会废掉她们的妃嫔,来为其他人让位。
如此便出现了六妃并存,康熙能准许如此,便可见平妃与宣妃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妃都不是母凭子贵,能够位列妃嫔,靠的纯属是因为娘家的势力。平妃是孝诚仁皇后的亲妹妹,自然靠的是赫舍里氏家族的影响力;那么宣妃,靠的是什么呢?
01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在康熙十六年入宫,她入宫的时间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康熙的后宫中并非只有宣妃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妃嫔,还有慧妃,只是因为慧妃早逝,所以很容易将其忽略。
慧妃是孝庄文皇后堂叔额德(孝端文皇后叔叔孔果尔的曾孙女)的孙女,若是按照辈分的话,慧妃还是康熙的表姑。
根据康熙一朝内务府的记档,在康熙八年的时间,有两位蒙古出生的格格入宫成为康熙后妃。这两位蒙古格格,一位是慧妃,一位便是储秀宫格格。因为她们的出身高贵,所以刚入宫便是福晋级,位份是比较高的。
顺治、康熙朝前期,后宫妃嫔的登基比较简单:皇后—皇贵妃—妃—福晋—大格格—小福晋—侍妾格格。
只可惜慧妃入宫仅半年多的时间,在康熙九年四月便去世了。
因为慧妃去世时年纪还比较小,并未真正成为康熙的妃嫔,其实说白了还未侍寝,只是因为满蒙联姻的需要,先将其养在宫里,等时机成熟了再让其侍寝封妃。
虽然慧妃并未真正成为康熙的妃嫔,但看在祖母与科尔沁蒙古的面子上,康熙还是将其追封为慧妃,葬入景陵妃园寝。
至于储秀宫格格,并非后来的宣妃,而是康熙的庶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说储秀宫格格并非出身科尔沁,而是出身蒙古扎鲁特部。储秀宫格格虽然没有早逝,但是因故在康熙十六年被送回了蒙古。
除了慧妃、储秀宫格格外,还有宣妃是来自蒙古的妃嫔。
宣妃是在慧妃早逝、储秀宫格格被送回蒙古之后,被接入后宫的。
那么,康熙的后宫中为何非要有一位博尔济吉特妃嫔呢?
了解清史的都知道,满蒙联姻是大清的国策,尤其是在满清初期,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晚年开始,一直到顺治朝,满蒙联姻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大清之所以能入关,跟满蒙联姻确实有至关重要的联系。
清太祖,娶了两位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女子,都是孝庄文皇后叔祖的女儿;
清太宗,更加重视满蒙联姻,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五位后妃全部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三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皇后是莽古思的女儿哲哲,贵妃是哲哲的侄女海兰珠,庄妃是海兰珠的亲妹妹。
清世祖,因受生母孝庄的影响,两位皇后都是来自科尔沁的公主,除此之外悼妃、端顺妃、恭靖妃、淑惠妃也都是来自蒙古,都是博尔济吉特氏。
到了康熙皇帝,满清已经入关多年,朝廷已经稳定,虽然满蒙联姻还是国策,但已经不像清太宗与清世祖时期那样需要。而且康熙也是想要想办法摆脱蒙古诸部对清朝的挟制,所以从康熙朝开始,不管是康熙还是康熙的皇子、皇孙、侄儿们等宗室子弟,越来越少地迎娶蒙古女子为妃、嫡福晋、侧福晋等。
康熙与蒙古各部维持联系的方式,便是将皇室公主或者郡主,嫁到蒙古去。
尤其是到了康熙朝中后期,这一特点越来越明显。
所以宣妃很可能是,康熙受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影响而选入宫的。
可以说,宣妃入宫是来填补早逝的慧妃。
02宣妃的父亲是和硕达尔汉亲王和塔,而和塔的父亲是满珠习礼,孝庄文皇后的亲弟弟。也就是说宣妃要称呼孝庄为姑祖母,除此之外,顺治帝悼妃是满珠习礼的女儿,按照辈分的话,宣妃应当称呼顺治帝悼妃为姑姑。
至于顺治帝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是孝庄二哥察罕的孙女;也就是说宣妃同康熙的嫡母孝惠章皇后是同辈,若在蒙古的话,宣妃要称呼孝惠章皇后为堂姐;而在清廷后宫,则要称呼嫡母。
正因为宣妃的出身比较高,所以入宫便是嫔级待遇。
宣妃之所以出身高贵,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父亲,跟她的祖母也有很大的关系:
宣妃嫡祖母,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养女和硕公主,清太祖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的孙女、克勤郡王岳托的女儿;
宣妃亲祖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嫡长子褚英的第三个女儿多罗格格
也就是说宣妃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外曾孙女,是爱新觉罗氏与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代。
不过康熙似乎并不宠爱宣妃,所以宣妃多年来一直未有身孕。
当然宣妃未能怀孕,也是有别的缘故,毕竟康熙与宣妃是表兄妹的关系。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宣妃自始至终都没有生下皇子母凭子贵。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下诏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妃。因为没有行正式的册封礼。所以博尔济吉特氏,只是被称为咸福宫妃。倒不是因为康熙不重视博尔济吉特氏,才不给正式册封礼的,而是满清初期本身就不是很重视册封礼。
虽然没有正式册封,但这丝毫不影响博尔济吉特氏享受妃级待遇。
正因为博尔济吉特氏没有皇子,所以并未受到康熙中后期九子夺嫡的影响,一如既往地在后宫过日子。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下旨,正式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宣妃。
博尔济吉特氏这场正式册封为妃的册封礼,迟了31年之久。
同博尔济吉特氏一起册封的,还有:
戴佳氏被晋封为成妃,戴佳氏纯属是母凭子贵,她所生的皇子是皇十二子胤祹;胤祹是由宫女苏麻喇姑抚养长大的,正因为是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所以胤祹安分守己从未参与夺嫡之争。也正因为胤祹安分,在康熙晚年极得康熙重用,被封贝子,手握重兵。其母戴佳氏,被封妃位也是理所应当。
王氏被晋封为密嫔,王氏出身汉军旗,是知县的女儿,出身并不高。但是王氏十分得宠,先后为康熙生下三位皇子: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与皇十八子胤祄。胤禑从八岁开始便跟随康熙一起出巡,胤禄从小便十分聪慧,精通数学以及乐律,胤祄年仅8岁夭折。王氏能被封为嫔,不仅母凭子贵,靠的也是康熙的宠爱。
陈氏被晋封为勤嫔,陈氏是浙江巡抚的女儿,康熙三十三年入宫为宫女,得到宠幸后生下皇十七子胤礼;陈氏母凭子贵,被封为嫔。
不管是成妃、密嫔还是勤嫔,要么因为得宠,要么因为生有皇子,而被正式册封位份。唯独博尔济吉特氏既无宠爱又无皇子,即便如此,博尔济吉特氏的地位仍旧居住成妃戴佳氏之上,被封为宣妃;不为别得,就为博尔济吉特氏有一个显赫的出身。
若是博尔济吉特氏入宫时十三四岁的年纪,那么正式被册封为宣妃时,博尔济吉特氏已经年过半百的年纪了。博尔济吉特氏也算是陪伴了康熙大半辈子,能够正式册封为宣妃,也是康熙对其的一种奖励。
“宣”字在满语中的意思是:显赫、豁达,用来做博尔济吉特氏的封号再合适不过了。
03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逝,雍正帝登基。
按理说新帝登基,会晋封先帝妃嫔的位份。而雍正确实也这样做了,比如胤礼的生母陈氏被晋封为皇考勤妃,比如胤禄的生母王氏被晋封为皇考密妃;而博尔济吉特氏并没有得到雍正的晋封,仍旧是宣妃的位份。
不过雍正四年,康熙穆嫔陈氏病逝后,雍正让宣妃来抚养穆嫔留下的皇二十四子胤袐。
胤袐是雍正最年幼的弟弟,比弘历还要小五岁,雍正一直将胤袐当成儿子一样来抚养,十分照顾。博尔济吉特氏常年在宫里孤寂无依,能够抚养胤袐,也算是有一个依靠,在后宫的日子不至于太过无聊。
而雍正能让博尔济吉特氏抚养胤袐,也是看中这位庶母。
在整个雍正朝,博尔济吉特氏身边有四位官女子侍奉左右,每日可以用肉半斤。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乾隆皇帝继位。
乾隆登基的次年,也就是乾隆元年八月初八,博尔济吉特氏在宁寿宫病逝。九月,得以入葬景陵妃园园寝。
结语了解孝庄的应该知道,孝庄在儿子顺治帝在位时,便要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为后,所以顺治帝在废掉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后,紧接着便将两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接入宫,姐姐直接册封为正宫皇位,而妹妹则是封妃。
到了孙儿康熙,孝庄自然也想要博尔济吉特氏女子为后。不过孝庄已经没有了顺治朝时那么强的欲望,毕竟她的儿子顺治帝一生在为情所困,也因为自己非要博尔济吉特氏女子为后,而内心十分排斥博尔济吉特氏后妃,所以顺治后宫中没有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后妃得宠。
为了不重蹈覆辙,孝庄并不在这件事情上为难孙儿。
更何况,康熙朝初期,为了除掉鳌拜,孝庄与康熙不得不倚重赫舍里氏家族,辅政大臣之首索尼。所以便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册封为中宫皇位,孝诚仁皇后去世后,三藩作乱,为了让满族旧勋们尽力杀敌,孝庄与康熙便将出身满勋贵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册封为继后,也就是孝昭仁皇后。
如此一来,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更加没有机会册封为后。
孝昭仁皇后去世后,便是康熙最宠爱的表妹、舅舅佟佳氏的女儿为后。
此时的清廷,赫舍里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与佟佳氏一族成为举足轻重的家族,其重要程度不亚于科尔沁蒙古。而且对于康熙而言,也有自己对待蒙古的策略,所以博尔济吉特氏女子能在康熙的后宫中为妃便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毕竟到了雍正一朝,整个后宫无一位是博尔济吉特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