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中国环境问题

长岳聊军事 2024-08-03 01:09:42

史前

中国农业发源地黄土高原景象

农业发展前,人们为生计而狩猎,或从森林、草地或湿地中采集食物,对环境影响非常小。狩猎采集者也许会用火来清除森林中的矮树丛以让新草长出,吸引鹿群来觅食而更易于猎杀,但森林还是会保留下来。约一万年前,随着农业的扩张,森林开始让位于农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种植黍类,同时捕鱼、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农业几乎同时出现,南方种植的是一年生野生水稻,北方则是两种稷。在8000至7000年前,稷的种植发源于黄土高原渭河流域的半干旱稀树草原,在农业生产之前,该区的原始植被是森林和草原,约有30%的土地是森林。黄土高原的黄土性质松软,在农业发展的早期,农耕器具笨拙而不坚利,黄土最易于耕植,所以黄土高原成为人类早期发展农业的主要地区。在华中和华南,水稻沿着河塘湖岸或在淡水沼泽里生长,在洞庭湖周边,野生水稻尤其丰富,为新石器时代人们所采集。在公元前5000年,水稻种植已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台湾和华南,定居式农业群落在中国中南部广泛存在并确立下来。

公元前6000至前5000年,关中地区农民开始烧地以耕种,人们不会一直耕种同一块土地,而是会在每一片土地上耕种几年,然后抛荒数年再来烧地耕种。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村民可以长期休耕,毋需给田地施肥。农业耕作随着迁徙的人群先向北扩散,然后向东进入覆盖森林的黄河流域和华北平原。虽然人口稀少,但人类已减少了平原上动物的多样性。在关中以西森林覆盖的山区,动物的多样性显然高于平原地区。大型鱼类越来越少见,村民较多使用渔网而减少使用鱼叉。人口日益增长,开始过度开发可以狩猎或采集的资源,迫使人们更加依赖谷物。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学会种植更多植物,饲养和驯化更多动物。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前,野猪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被驯化为家猪。公元前5000—前30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中部的人们开始大为依赖驯化的动植物,人们越来越依赖牛、羊、马等驯化物种,可以开发此前难以利用的旱地。农人一开始焚草开荒,使用石锄和石锹翻开土地,随着黄土高原农业日益发展,日益增加用火和耕作,导致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增加了黄河携带的泥沙量,进而抬高了河床和河岸,导致华北平原的洪泛区范围更加扩大。

定居农业需要清除森林以便开荒种地。农耕增加食物供给,人口因而增加,需要开垦更多土地。仰韶文化的人们逐渐发展出一套清除森林、开垦农田的方法,起初在村落附近的森林开辟一块土地就够了,但时间一长,随着技术进步与人口增加的压力,更多的森林遭毁灭。用石斧伐木太费时费力,放火焚烧森林则既不可控制,也相当危险,当时人们运用一种通过环剥树皮来清除单棵树木的方法,即从树干上剥掉一圈树皮,阻此从根部吸取水分和养分向上输送,让树木自然枯朽。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清除指定数量的树木。村民清理聚落周围的大部分森林,以备柴火和耕种,湿地也在减少。在长江流域和黄土高原,两个农业系统滋养了越来越多的人口,由于不进行休耕,用来畜养牲畜的牧场则越来越少。不过,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始终没有大范围改变环境,到公元前2000年,中国北方村落的数量大概有1000个,村落一般只住有数百人,占地不大,分散在各处,为野生动植物留下充足的空间。

商代

商代时生活于华北的亚洲象

商朝具有广袤的领土和稠密的人口,聚落范围西北部的边界,与今天51厘米降雨量的地区边界一致。此雨量线以西以北的地区都是不适宜耕种的草原和沙漠。商文明所辖土地,从以橡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向南一直延伸至混合了落叶林与亚热带森林的长江流域,主要农作物包括两种稷、水稻和桑树,开始将华北平原转变为农田,但当时这里仍有大片的森林来提供各种猎物,老虎、象和犀牛都生活在森林中。中国北方大部分仍是茂密的森林,只是中间有些小块农田,当时约共有400—500万人口居住在华北平原,粮食产量大概每亩一石,意味着中国方应有约10,000平方千米至13,000平方千米的橡树森林被清除。被清除的土地通常会位于森林中间,以便于狩猎。至于安阳等大城市周围乡野的土地,基本都被清理用作农田。商朝人砍伐森林,方法是一棵一棵地清除,而非焚烧整片森林,以免引起危险和浪费燃料。甲骨文中也有焚林的记述,往往与狩猎相关。焚林可以清除天然植被,以便农耕;林火可以把野兽逐出森林,易于猎捕;焚林驱逐禽兽,耕种者获得安全,作物也免受野兽践踏。

商代人们建立了城池,并进入了青铜时代。铸造青铜需焚烧大量木材用以开矿、冶炼和铸造,大大影响周遭环境。当森林耗尽时,该座矿山也就被遗弃;铜和锡运抵都城的铸造场后,需要更多木材来提炼。殷商中心位于洪水多发的平原与太行山之间排水相对良好的地区,都邑常迁徒不定,因为殷人是游耕经济,每隔若干年后地力减退,产量下降。当时人民没有良好耕具,只能用火焚的灰烬做肥料,种植农作物,因为不用耜或犁翻耕土地,只利用地表一层的肥力,不出几年地力耗尽,产量下降,农民不得不迁徙另辟新田,这是原始农业的长期休耕制。商朝在泰山西部及南部有巨大的围猎场,商人不仅捕获鹿、狐狸、狼和獾等温顺的猎物,也能追到大象、老虎和犀牛等大型野兽。在人口较稠密的河南低地,农田和家养食草动物逐渐占据了大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人类的牧群逐渐取代了土生土长的动物群。家养畜群的扩大,减少了野生动物可用的土地,导致了原始牛和野马的灭绝,也导致当地成为东亚第一个大型动物永久消失的地方。在公元前1000年晚期之前,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从华北低地消失,只在周围人口稀少的山区生存。

周代

西周

流经西周王畿的渭河今景

西周的核心区域位于渭河流域,这是中国旱地农业最先发展的地方。黄土易于耕作,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而毋须休耕。周人农业逐渐进步,不再迁地长期休耕,而在原耕地短期轮流休耕,多用三年一循环的休耕制,休耕二年,田中任由野草杂木生长,然后用火焚烧田中的次生植被,利用其灰烬为肥料,来年耕种,开始下一循环。这时所焚之林绝大部分是平地的而不是山区的森林。渭河为周人提供新鲜水源,而建造房屋和取暖用的木材则可以从南面的秦岭得到。封建制度下,在受封的土地上周人清除森林开辟农田,以城邑为中心点,一层一层地放火焚烧林地,按人口需要扩展农田,农耕带外围则任由其生长野草及次生灌木,作为牧区, 最外围则是未烧到的林地,留作防卫林及辖区的边界线。周人同时把黄土高原上的游牧民从草原驱赶出去,在那里开垦和耕种,当耕地不足时,砍伐丘陵地带的森林。

在周朝初期,华北平原以至渭河流域仍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清除森林的范围,从华北平原上商朝的核心地带向东、东北和西北扩展。在东面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森林茂密,由于黄河会定期泛滥,这里原本不适合于务农和建造城池,城池只能建在河道南北的高地上。周人用石犁或木犁来开垦土地,拉动石犁出于人力或牛只。黄土地极易受侵蚀,周人会在农田上起垄以减少土壤侵蚀。周人并不敬畏森林,也没有致力于保护森林。随着黄土高原上森林和草原的消失,泥沙流失量增多,黄河逐渐变成黄色。周人并渐渐发展出一种思想,认为人类应主宰和控制自然,正确的自然秩序应由人类来主宰环境,野生动物则应被驱赶。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象的活动范围已不再遍布中国,而是向南退到了淮河流域。

春秋时代

早期封建制度下,封国占有一定的领土,其余的土地则不归任何人管辖,山林川泽原是公共开放的空间。到东周,随着国家控制范围扩张,政府任命官员对偏远地区的资源开发活动征税,为了富国强兵而独占山林川泽,设置关税。春秋时代,土地是统治者所有,在封建制度下,诸侯国中的名山大泽归天子所有。山林川泽资源的利用,有时间的限制而无使用者的限制,山林川泽之利是统治者与人民共有的,但使用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各诸侯国很重视山林保护,有严格的林政法规,而且因地多人少,人民破坏山林的动机并不强烈。春秋时代中期之后,君主把山林泽薮变成家产,向使用山泽资源的人征税,入山采伐林木的人要向政府纳税,等于寓禁于征。林政法令是防止滥伐,山林开放采伐有季节性。逾期入山采伐,或是斩伐不该斩伐的树木,称为“窃木”,要受处罚。有的山林是完全封禁的,违令者刑罚更重。南方楚国的森林比中原诸侯的多。在公元前6世纪,在今山东东北部沿海地区,森林已很稀罕了。公元前500年左右,铁器开始出现,很快用于农业和制造铁犁,而最初使用铁器农具的是吴国。

战国时代

指出牛山濯濯的孟子

到公元前4世纪,冶铁技术已在长江流域广泛传播,北方诸侯随之亦开始大量制造铁器。冶铁场需要木材烧成木炭,供给熔炉熔炼矿石,木材相对于矿石而言更为稀缺,大范围的森林砍伐和环境破坏相当常见。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各城邑的外围林地已全部消失,各诸侯辖区农田彼此接壤。因过度砍伐木材,大国国都附近出现濯濯牛山。约前300年时,人们已经彻底改变华北的土地,孟子曾批评对牛山森林的采伐。为了增加收入,各国君主纷纷开辟荒地与森林为农田以招募农人,吸引移民,扩大农业人口的规模。在战国时代,挖掘灌溉河渠是常见的做法,如秦国建造郑国渠,从泾河注入洛河,长126公里,引水灌溉和冲刷淡化泾洛之间的盐碱地,使荒芜之地变成良田,完成了关中地区的农业垦殖。战国时期诸国争相控制森林、湿地和矿产,任用官吏管理和征税,以此增强国力。商鞅变法使山林川泽之利成为国君所专有,设有掌理山林川泽税的官员。国家占据了曾是共有资源的森林池沼,对领土内自然生态的控制远超以往。

关中盆地东部由于农业扩张,水土流失开始加剧。在华北平原人口稠密的地区,农耕区里的牧场越来越少,人口挤占了牛、羊等食草家畜的生存空间,只留下狗、猪和鸡之类可以生活在人类居住地的动物。周人开发河道沿岸和排水不畅处的湿地,使麋鹿和獐这两种在湿地栖息的动物最终从黄河流域消失。随着耕地的开发,低地上的鹿群越来越少,其他大部分土地被用来放牧牛、绵羊和山羊。到了战国末期,华北低地的大型野生动物已所剩无几,原始牛、野马和野生水牛最终都灭绝了。从此华北低地的大型动物仅见于国君的苑囿。北部的秦、赵、燕三国向北方拓展领土,占领了北方的半干旱农牧区,然后向游牧区进一步推进,将游牧民族赶出牧场,并筑起长城防御他们的攻击。中原国家需要草原上的资源,尤其是骑兵所需的马匹和放牧用的草场。面对中原的进犯,匈奴结成联盟加以反击。

战国时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的恩惠不是无止境的,需要适时维护以防止耗尽资源与食物。孟子着重土地管理,认为应实施保持水土的措施,主张王室和富人应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以免耗尽资源。约在公元前250年编成的《管子》指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成功的国君应严格规限资源开发,以免枯竭。不过出于战争的压力,保护资源的政策在各国难得成功。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 2024-08-09 17:15

    那个时代中部哪有黄土高原。那个时代中部应该和南方一样。还有黄河象。是温湿气候。

长岳聊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