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不要忽略“眼下”最直白的信息

巴赫商业 2025-01-02 15:23:03

对于趋势交易而言,对趋势判定的标准越简单,得出的信息就越直白也就越接近当前市况的本质,而使用的分析方式越多样就会越复杂,容易从当前走势中通过多种视角解读出不同甚至于互相矛盾的信息,导致主观误判

为什么有些朋友看出趋势,却做不好趋势?

为什么明明想要做中线却总是控制不住在日内交易?

答案或许就在这里,因为他判定市场趋势的标准不够唯一,对于主要交易级别不够明确,所以也就总是面临“自利性解释”的影响(满足自我交易冲动)

譬如,大趋势成立下,利用趋势线或者均线等趋势指标所划分的趋势立场是客观的,但是某人却因为踏空亦或者想要搏拐点等需求,利用震荡指标去看“背离”

那么相同的趋势,分析视角的不同,自然也就得出相反的判断,也就让他误以为“背离就约等于快要反转”

但实际上“背离不等于反转,遇阻也不等于见顶”它们都是一个暂时的状态,代表趋势在某个时间段暂时停滞了,而停滞不代表动能就会发生完全扭转(想象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它在下一秒就突然刹停开始倒退,非常不符合常理)

所以趋势中经常会背离,而背离只代表走势开始整理修复,陷入短暂停滞的状态偶尔会回调,但它不能预测市场什么时候开始反转,甚至说真正的强趋势总是不断背离,顶着背离走,完全打破交易者对趋势幅度的想象

同时“背离”这个状态,也可以引申为其他表现,例如高位震荡,给人一种横久必跌的错觉。 中继整理让人有一种趋势要衰竭的误会,当你不够客观的时候,总有一大堆的技术概念来让我们曲解走势所表露的信息

因此,在趋势中,我们要时刻牢记技术分析的意义是什么,它的意义在于揭示市场最明显, 最本质的信息。

不要总是“灯下黑” 把明面上的趋势格局扔一边,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去发掘一些微小的可能性,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逆势操作,主观交易的困境。

还有“为什么明明想做中线,却总是落到日内交易的习惯怪圈” ,我认为问题也是这个原因,有很多朋友属于“非黑即白”的思维,感觉市场不上涨,马上就要下跌。

做多失败了,就感觉做空有机会,他们可能心理上认为单边波动必然出现,市场每天提供的机会都是均衡的,有种市场每天都在波动就意味着每天都有机会捞回亏损赚钱的错觉

但市场波动性是会周期性变化的,在不同的波动周期下,交易难度是完全不同的,例如近期

上周趋势性较好,于顺势交易者而言获利难度较低, 本周趋势性偏差,那么对顺势交易者来说交易难度就变高了,不光信号识别起来难,而且支阻信号出一个失败一个。

表面上看是对市场分析不够严谨的问题,应该多思考思考哪些是“有效阻力”, 但深层次是什么呢?

这一块“土壤”都贫瘠了,种不出东西了,每天勤快的去抓虫除草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交易者对于市况的判断是基本功,而这种震荡市况出现是有预兆的,例如ATR会持续降低,甚至在小级别创出新低,只要观察到这个现象,我们就要谨慎用突破策略

等市场在一周左右时间形成规则震荡结构,确定市况进入整理蓄力阶段,再等信号重新开始策略的执行,这样在时间上做个分割,可以有效避免视角随着震荡行情越来越关注局部,沉迷于小级别阻力突破追单的情况。

换句话说,视角收窄级别变小倾向于日内交易,这种问题实质是有些朋友在潜意识上认识不到“市场机会不均衡分布”的本质

误以为每天走势都是规律都是可利用获利的,但实际上市场趋势机会在时间线上是日常平稳,集中爆发

如同今年一年,也不过两三个月有很好的获利机会,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酝酿震荡而已,某些时间段市场趋势性变强有利于我们策略的发挥,那么获利难度就降低,反之不利于策略的发挥,获利难度就会异常拔高,这并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客观环境不好的问题。

千万不要自我归因,忽视客观环境和时间要素去反思问题,这样很容易陷入怀疑内耗的心境,越做越乱。

以上,一些看法做个分享。

0 阅读:1
巴赫商业

巴赫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