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圣人如何效法天地?

孙行者学经典 2023-01-11 14:41:20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本章主要讲了老子通过观察,发现天长地久的原因,认为如果圣人能够效法天地,去对待万物,则圣人也能像天地一样,长视久生。

译文:天地存在时间是那么的长久。天地为什么能长久的存在呢?是因为天地辅助着万物生生不息。万物生生不息了,同样也会反过来,回馈天地,使天地长久的存在。所以圣人效法天地,以身作则,看世间万物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辅助万物生生不息。看上去,圣人毫无私心,辅助万物自然生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万物生长的越好,圣人也就越好,最终万物和圣人和谐共生。

思考:本章讲老子通过观察,发现了天地是世间存在最长久的事物,于是老子就思考,为什么天地能够活的如此长久呢?

老子发现,天地与万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老子认为,天地只是静静的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转,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在这样的规律下,如果万物跟着天地规律,就能生长的很好,且天地从来不干涉万物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天地虽然按照自身规律运转,同时在运转的过程中,带给了万物生机,促使万物生长。万物的生长,同时反过来,也带给天地继续运行的力量。

因此,老子认为,圣人如果能够做到像天地对待万物一样,视万物如同身体的一部分,也带给万物生机,则万物也会反过来,带给圣人生机。

天地对待万物,从来不横加干涉,只是按照规律运行,就好像一直处在万物的后面。万物自身变化,总是领先于天地的变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万物无论如何变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天地运转的规律中来,因此,天地又领先于万物。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效法天地,行为符合天地之常,去对待万物,这样圣人就能像天地一样,“后其身而身先”。

同样,老子认为,天地与万物从来都不是分开的,天地、万物,从最源头开始,就是不可分割的。万物自始至终,都是天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万物生生不息,天地才能生生不息,如果万物都灭绝了,天地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圣人应该效法天地,把万物也看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做到这样,圣人也就能像天地一样,尽量延长寿命,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

天地这样对待万物,看上去,好像是如此的大公无私,没有任何私心,但是,正因为这样,万物则更加依赖于天地,无法脱离天地。从这个角度看,天地无私,却反而达到了自私的人想达到的效果,就是与万物和谐永生。这就是“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 阅读:407

评论列表

爱好美泉

爱好美泉

2
2023-02-21 12:02

贵身,荣辱不惊,有个小院,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方可长生[鼓掌][点赞][点赞]

月神祠

月神祠

2
2023-03-19 15:17

天地不信圣人语,任由万物诛圣徒。儒道佛徒枉修仙,战场处处圣孙骨。

红尘于吾不相干

红尘于吾不相干

1
2023-01-11 22:20

我就问,圣人是属于人还是圣,有没有脱离天地万物的范畴[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