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絶地通天:北岳恒山

牛爷大走四方 2024-06-02 14:47:10

恒山坐落在山西省浑源县以南,北距大同市 62 公里。相传远在 4009年前,舜帝北巡见此山气势雄伟,遂封其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中华五岳。自古即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和重要的道教发祥地之一,是中华锦绣山河的杰出代表,国家地理重要标志,承载着中化文明符号,孕育出深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具有国山地位。

恒山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自东北伸向西南,绵延五百里,中间是一道深大的断裂带,浑河在绝壁峡谷中穿行而过。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等美誉;天峰岭与对峙而立的翠屏峰之间的金龙口峡谷,最窄之处仅 10 米,两峰拔地摩天,壁立加门,形势十分险要。

恒山地处雁门关以北地区,历史上战事频发,大小战争据统计不下2000余次,仅皇帝的御驾亲征还有13次之多。春秋时,赵简子就称恒山“藏有宝符”,战国时,张仪说“恒山之险可折天下人之脊”,北魏、明、清历代帝王都派重兵把守这一兵家必争之地。而在这波澜壮阔的战士风云背后,渐渐出现了恒山的三教合一文化。体现最集中的当属举世闻名的悬空寺。不论是造设背景,还是建筑价值,以及宗教文化内涵,悬空寺一直都是恒山的一朵。(悬空寺另文介绍,见2024-05-14《翠峰石屏千仞立,千年古寺半空悬》)

从北岳恒山脚下的岳门湾游客服务中心,乘坐缆车可以直达魁星阁西侧的白草坪,全长1697.754米,全程最快只需7分40秒。从缆车站下来就可以看到右前方的魁星阁。

恒山魁星阁里的魁星是一副鬼怪造型。原来,人们按照“魁”的字形,把“魁”字拆成“鬼”和“斗”,魁星的形象就变成“鬼之脚右转如踢北斗”。魁星的典型形象是:一个赤发蓝面的鬼,站在鳌头上,一脚向后踢起像大弯钩,一手捧斗,一手执笔(这是用笔圈定上榜考生名字之意)。

从魁星楼沿着林间小路,穿行在松海中

沿途可以俯瞰山脚下的浑河。浑河从恒山脚下流过,注入桑干河。站在恒山顶上可以俯瞰到浑河峡谷。

转过俯瞰浑河的视角,来到北岳恒山的检票口。穿过检票口后,沿着较为平坦的山路继续前行。

从检票口沿着山路大约走了十分钟,便来到了九天宫。九天宫又名碧霞宫,位于恒宗峰西北侧的高阜处,是恒山上的道观之一。九天宫的建筑物布局严谨典雅,有点像四合院,围墙内有前殿、上院等建筑。

8244"九天宫"坐东朝西,供奉九天娘娘塑像,背依山崖,面临深沟,北倚凌云阁、斗姆阁,南踏山神庙、疮神祠,东有纯阳宫、太乙庙,形成了一组以"九天宫"为中心的祠庙建筑群。宫内供奉九天娘娘塑像。明万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赐给北岳道经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种,派遣御马监白忠专程从北京护送到恒山,神宗敕渝恒山北岳住持道士的亲笔圣旨就存放在九天宫内。(九天宫另文介绍)

九天宫旁建有斗姆阁及西配房,阁内供奉着三面四首,左右各有四个臂膀的斗姆元君神像,斗姆元君是道教崇拜的女神,被认为是北斗众星的母亲。

斗姆阁的左侧是一条上山的小路。

小路掩映在松林中向前延伸。

沿着小路前行2-3分钟,有来到了一组祠庙建筑。

恒山文昌阁,又称文昌殿。“十年寒窗学而优,独占鳌头金鲤跃”的楹联分列左右,中间门楣上悬挂着“文昌阁”的匾额。殿内供奉着文昌星的庙宇。民间和道家尊文昌星为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文昌阁的左侧石阶上是关帝庙,供奉关帝塑像。

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字云长,因其忠义,受到历代加封,为帝、为神。与“文圣”孔夫子齐名,被尊为“武圣”。后世又尊其为“武财神”。

关帝庙的门楣悬挂着“默助军威”的匾额,为民国十五年九月由山西陆军第十三旅二十六团一营一连的连长率手下三位排长所捐。民国十五年(192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北伐战争在这年打响。匾额上的公元1926年9月17日,对应冯玉祥在山西五原誓师,加入北伐。这块匾额的来历应该是冯玉祥军队士兵在出征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前,来到这里祈求关帝保佑。

关帝庙的边上是灵官庙,供奉的是道教护法神王灵官。

穿过前方的院门,就走出了关帝庙的祠庙建筑群。

走在山道上,远处的山崖上又有一座类似“悬空寺”的建筑群,但规模要小于“悬空寺”,后来查证应为姑嫂崖。姑嫂崖是恒山的一处胜景,又名夕阳岩。它是一座万仞险峰,面西而立,直插云端。每当夕阳西下,云雾升腾之时,就会出现“余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的奇光异景,是恒山一大奇观。

关于姑嫂崖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有姑嫂二人,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反抗仗势欺人的官宦子弟和见钱眼开的母亲,双双跳下舍身崖,从而留下了烈女的光辉形象和“姑嫂崖”的地名。在姑嫂崖上有一座三层阁楼建筑,每层中供奉着不同的神灵。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2-3分钟

山坡边有一座龙王庙,又称白龙王庙。

传说中,白龙王在此地掌管北国云雨,降雨前如果此洞吐出团团白雾,立刻间就会风雨来临。该庙原本有一座白龙王堂,但在2006年恒山大火中遭到严重损毁。2009年恒山后山重新修缮后,这里建起了一座白龙王庙。

庙中供奉着龙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灵之一,统领水族。专司行云布雨。民间供奉的龙王以祭雨师之仪,祈愿风调雨顺。

龙王爷两侧供奉着日、月星君和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

龙王庙的东侧不远便是恒山“恒山庙”的山门崇灵门。(恒山庙另文介绍)

恒山“恒山庙”的主殿是贞元殿又称朝殿、大殿,位于恒山恒宗峰南岩峭壁下,故又称恒宗殿。贞元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四周有回廊环绕。据《五岳真形图》记载,北岳神,即盘古六世孙洞院无报真君“晨崿”,《礼道要鉴》指为“黑帝颛顼”,《封神榜》封崔英为北岳之神。道藏明载,五岳帝位不是一人而终,五百年一轮回,轮流执掌。舜封恒山为北岳,汉武帝亲临祭祀,唐始封王,宋封安天元圣帝,到明代为恒山之神。

恒山“恒山庙”是一组建包括藏经楼、更衣楼、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崇灵门、二郎庙的建筑群。沿着正在修缮的藏经楼右侧道路继续前行。

前方一座红墙墨瓦的院落便是恒山十八景之一仙府醉月的会仙府。

会仙府,又称集仙洞,位于北岳恒山庙西北高处的会仙崖石壁之下,依岩而建,布局巧妙。府内有塑像描绘八洞神仙集会的场景,形象生动。此外,还有清康熙皇帝到恒山御祭时留下的“化垂悠久”御笔题刻御碑亭、被誉为“镇山之宝”的“北岳全图”碑以及玉皇阁等建筑。(会仙府另文介绍)

会仙府是恒山最早的仙道居住之地,周围崖壁上刻满了历代赞颂恒山雄姿的摩崖题刻,会仙崖上的石刻“天下名山、絶地通天”。

会仙楼四周崖壁上布满了自宋辽以来历代文人雅士登恒山留下的摩崖题刻,最有名的当属徐霞客留下的“灵山耸秀”

悬崖上布满了宋、辽、金、元、明、清历代赞颂恒山雄姿的摩崖题刻。其中包括明代的“天地大观”、“壁立万仞”,笔划如椽,字大过丈,十分壮观。

会仙府院子的尽头为一绝壁,上书“夕阳返照”是恒山十八景之一。当夕阳还在地平线上徘徊,伴随着光影黯淡,山林也渐归宁静,站在会仙府院内倚栏而望,对面山谷瞬间精神焕发,那是一日之中最美的时刻,可谓“余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如画中”

“天台境界”石刻高约3米,宽约1.5米,位于北岳恒山会仙崖,石刻字体为楷书,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古迹,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

“名齐四岳”石刻,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意指北岳恒山的崇高地位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四大岳相媲美。彰显了北岳恒山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会仙府门向西是通往恒顶的登山路,路旁崖壁上的“萬木陰森木萬”的石刻,表达了由此通往恒顶的森林繁茂、幽深静谧的景象特点。摩崖题刻“万木阴森”,左右均为“万木”,中间为“阴森”,不管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都可念成“万木阴森”。但上三字为“万阴万”,下三字为“木森木”,而“万木”与“阴森”搭配不知寓意为何。

网络素材

从会仙府继续往上爬,沿途的山崖非常陡峭,

网络素材

经过一个分岔口向右便是琴棋台,方圆一尺五左右,台上有残棋一局,传说是仙人留下的棋局,传说这是八仙聚会时对棋和弹琴的地方,台岩上刻有明朝洪武年间的“琴棋台”三个大字,充满了神秘和古朴的气息。

网络素材

前方山路的尽头,两棵松树耸立在路中央,相互依偎在一起。这两棵松树叫 “姐妹松”,千百年来,成为恒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恒山脚下住着一对姐妹,她们的父母去世后,妹妹被当地恶霸强娶,姐姐前去评理却遭恶霸杀害。姐妹俩的魂魄便化作两棵松树,屹立在恒山之巅。

网络素材

旁边峭壁上刻“恒宗极天”,遒劲有力,融悬崖峭壁为一体,与“姐妹松”遥相呼应。“恒宗极天”是刻在北岳恒山主峰天峰岭上的四个字,字体端庄雄浑,遒劲有力,是恒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这四个字不仅展示了恒山的雄伟和壮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地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

琴棋台的西侧,有一巨大的石门,便是通元谷,谷内云蒸霞蔚,草木含翠,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灵气。据传,此谷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烧炼灵丹妙药的地方。因为唐开元时张果老被赐封为通元先生,所以此谷有此称呼。

网络素材

顺着台阶攀上巨石,一座飞檐凉亭矗立在眼前,名曰:邈幽亭。匾上书:“又见北极”。 “邈幽亭”是位于北岳恒山的一座四角凉亭,站在亭内可举目远望,将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网络素材

过了邈幽亭,继续攀登了大约30分钟左右,终于到达了“恒顶”。 恒顶是恒山的最高峰,海拔2016.8米,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登上恒顶可以俯瞰整个恒山山脉的壮丽景色。

(未完待续:下山部分)

2024-04-10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0 阅读:0

牛爷大走四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