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多线布局,贾健旭谈合作战略,华为并非唯一技术伙伴

何欢静说车 2025-04-15 15:32:05

汽车圈儿最近有点意思,智能化、电动化的浪潮一波接一波,眼瞅着别人家的新车卖得风生水起,咱就想问一句:上汽这几年,是不是有点“掉队”了?

你说它没努力吧,研发投入那可是实打实的;你说它没技术吧,七大技术底座听着就唬人。

可咋就感觉差了那么一口气呢?

这“失去的五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贾健旭,这位临危受命的上汽集团总裁,能不能带着上汽“连滚带爬”地抢回来?

话说回来,贾健旭接替王晓秋,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人事变动。

这背后,藏着上汽求变的决心。

你看他一上任,就在公开场合撂下狠话,要“连滚带爬”地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这话糙理不糙,透露着一股子紧迫感。

紧接着,一个“实话实说”的沟通会就安排上了,明摆着要跟行业内外好好聊聊,为接下来的“上汽之夜”和上海车展提前预热。

你品,你细品,这“连滚带爬”四个字,够狠!

既承认了过去的问题,也表达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贾健旭心里门儿清,光喊口号没用,得拿出真东西才行。

于是乎,“三套拳”战略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啥是三套拳?

说白了,就是内家拳、外家拳和组合拳,一套都不能少。

先说这内家拳,讲究的是五指握紧,合力致胜。

上汽要把乘用车、国际、研发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这些自主核心业务整合在一起,劲儿往一处使。

这些年,上汽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砸了1500亿元,攒下了“七大技术底座”,这可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家底。

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听着就让人觉得底气十足。

听说,上汽还在憋大招,2027年要推出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还有那热效率突破46.3%的上汽DMH混动专用发动机,这些可都是能让对手虎躯一震的硬核技术。

光靠自己闷头苦干肯定不行,还得广交朋友才行。

上汽的这第二套拳,就叫外家拳。

这外家拳,主要面向两类人:一类是老朋友,比如大众;另一类是新伙伴,比如华为、宁德时代。

和老朋友继续深化合作,和新伙伴携手共进,才能把蛋糕做大。

去年9月,上汽就和宁德时代深化了战略合作,要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上搞点大事情。

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全方位合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啊,电池可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有了宁德时代的支持,上汽在电动化领域才能更有底气。

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上汽智己L7车型,那可是赚足了眼球。

这款车搭载了Momenta智驾方案,L7车型作为智己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承载着上汽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和尝试。

Momenta智驾方案的加持,为L7车型提供了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

这第三套拳,就更有意思了,叫组合拳,也叫GloCal战略,就是“全球+本土”。

简单来说,就是用全球化的思维,干本地化的事情。

上汽要把全球市场分成不同的区域,针对每个区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MG品牌在欧洲卖得那叫一个火,都成中国汽车出口的领头羊了。

说白了,欧洲市场对上汽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大陆了,而是老熟人了。

接下来,上汽还要带着更强的产品配置,向欧洲市场发起猛攻。

说一千道一万,造车最终还是要以人为本。

贾健旭说了,安全是智驾平权的底线,懂你更重要。

这话听着暖心,也体现了上汽对用户需求的重视。

车是给人开的,安全和舒适才是最重要的。

前段时间,享道Robotaxi在上海启动了商业化运营,这可是国内首批拿到Robotaxi商业化运营许可的企业之一。

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上汽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走在了前面。

那么,上汽的这套组合拳,效果到底如何呢?

数据不会说谎。

今年一季度,上汽卖了94.5万辆车,同比增长13.3%,终端累计交付超过108万辆。

更让人惊喜的是,上汽公布的Q1盈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8%。

这说明啥?

说明贾健旭的改革,已经开始见效了。

汽车圈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上汽要想在这场战争中胜出,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贾健旭和他的团队,能否带领上汽突出重围,重回巅峰,让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57
何欢静说车

何欢静说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