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扈三娘甘心被王英折腾,你把武松和潘金莲那些事看透,就懂了

耳东品文史 2025-01-28 00:02:30

有人说《水浒传》中尽是展现了人性丑陋的一面,为何也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其实懂的人自然懂。

《水浒传》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其情节有多曲折离奇,而在于其文学性和真实性,尤其是后者,书中有太多的细节,比如武松血溅鸳鸯楼时,砍得刀都有缺口了,于是有个中途换刀的动作,所以有人戏称“施耐庵定是杀过人,否则如何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扈三娘、王英剧照)

不过这也是奇怪的地方,既然施耐庵如此注重细节,那为何会忽略一些“人之常情”的部分?比如扈三娘与王英的那些事就让人难以理解,这女子如何会甘心被王英那丑汉折腾?

一、被俘的一丈青

王英登场之时,施耐庵就丝毫没有给他留面子,人家登场都是一首赞诗,而这家伙却是伴随一首“贬诗”登场。

说是:“驼褐衲袄锦绣补,形貌峥嵘性粗卤。贪财好色最强梁,放火杀人王矮虎。”

又是贪财好色,又是矮小丑陋,还爱杀人放火,这家伙身上哪有半点值得称赞的地方?

反观扈三娘,她的登场只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谩驰宝马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兵斩馘。粉面尘飞,征袍汗湿,杀气腾胸腋。战士消魂,敌人丧胆,女将中间奇特。得胜归来,隐隐笑生双颊。”

(扈三娘、宋江剧照)

显然,论外形,扈三娘和王英就不是一个画风,而更讽刺的一点在于王英这家伙还曾被扈三娘亲手击败,试问在一个以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一个女子如何会甘心嫁给一个比自己还弱小的男人?

再加上扈三娘上梁山的时候,她全家老小都已经被黑大汉李逵给杀了,她与梁山群雄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所以当梁山三打祝家庄的故事结束之后,笔者只期盼着扈三娘能在日后对这帮人发起复仇,这才符合人之常情,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二、并未发生的复仇之举

且不知扈三娘被宋江擒下之后经历了什么,只知道宋江是将她送去宋太公那儿,后来当扈三娘再次出现在兄弟们面前时,已经被宋江教育得服服帖帖了。

说是:“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

如你所见,扈三娘答应宋江的安排未免有些过于爽快了,有时候越是爽快,就越显得有诈,莫不是这女子是表面顺从,背地里在盘算着如何报复这帮人?

(王英剧照)

在《水浒传》的衍生文学作品《残水浒》中,倒是有扈三娘趁李逵沐浴时将李逵杀害的桥段,但在《水浒传》原著中,扈三娘却没有对李逵有任何的恨意,也丝毫都不恨身边那丑陋无比的丈夫王英。

反而在王英与琼英交手,继而撩拨琼英时,扈三娘还表现出了醋意,怒骂了琼英一番。

至于扈三娘的结局,那都算得上是与王英同穴而葬,说是:“一丈青看见戳了他丈夫落马,急舞双刀去救时,郑彪便来交战。略斗一合,郑彪回马便走。一丈青要报丈夫之仇,急赶将来。郑魔君歇住铁枪,舒手去身边锦袋内,摸出一块镀金铜砖,扭回身看着一丈青面门上只一砖,打落下马而死。”

你看,王英死了,她也算是脱离苦海了,何必与王英一同战死?

只有一种解释,她确实是真心投靠梁山了,把过往的仇怨全部忘得一干二净了。

(潘金莲、武松剧照)

可凭什么呢?一个人如何能忘了亲人的仇怨,与自己的仇人称兄道弟?

或许答案很简单,不妨看看武松与潘金莲那些事,你就懂了。

三、凶悍的武松

正如文章开篇所言,《水浒传》的世界里是恶人横行,相对而言,武松的人设是比较正面了,可武松却也有十分凶残的一面。

当初武松回乡之后才知哥哥娶了个美丽的嫂嫂,只是他没想到,那嫂嫂却是个为人不检的女子,不仅与清河县的那些浪荡子弟关系暧昧,甚至还一度撩拨过他。

这些都不算事,后来潘金莲谋害亲夫武大郎,才让武松忍无可忍,终于还是亲手处决了嫂嫂。

而你看武松的手段有多残忍?

原著道:“那妇人见头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取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四家邻舍,吃了一惊,都掩了脸。见他凶了,又不敢动,只得随顺他。武松叫土兵去楼上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揩了刀,插在鞘里。洗了手,唱个喏。”

一套操作行云流水,没有半点犹豫,杀完人,洗完手,他还能保持冷静,与一旁的街坊邻居们交流,这是何等恐怖之人。

(武松、潘金莲剧照)

武松尚且如此,何况是梁山上的其他人呢?

要知道李逵可是杀人如麻,那邓飞甚至都吃人肉吃得眼睛都红了,你说扈三娘虽然有一身不错的武艺,可面对的是这么一帮凶神恶煞的人,她哪敢报仇?

嫁给王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若没个丈夫,且不知她会经历些什么。

所以细品原著,你就会发现施耐庵的安排其实是合情合理的。

3 阅读:753
耳东品文史

耳东品文史

品名著、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