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当DeepSeek“闯”入中医院会给中医服务带来什么变化?

凌青谈健康 2025-02-21 12:53:28
未来已来!当DeepSeek“闯”入中医院,会给中医服务带来什么变化?

中国中医药报

去年年底,DeepSeek横空出世;蛇年春晚,张艺谋导演的创意融合舞蹈节目《秧BOT》引发关注,节目由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和演员们联袂主演;2025年2月11日,宇树科技的两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和G1在京东线上首发。这些人工智能爆火出圈,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医药领域,人工智能有哪些应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家医院怎么做。

浙江省中医院

部署全面接入DeepSeek,推出两款智慧医疗AI助手

浙江省中医院经过精心筹备与部署,近日引入国产DeepSeek引擎,并正式推出WiNEXCopilot和WiNGPT两款智慧医疗AI助手。“考虑到大模型与医院业务系统深度融合的需求,以及医务人员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和医疗数据的安全性,我院采用本地化部署的方式搭建AI助手工具。”浙江省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伟介绍,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无需进行繁琐的系统切换,直接在医院业务管理平台登录,即可便捷使用WiNEXCopilot,在安全的环境下快速获取智能化支持。DeepSeek如同一个大马力的“AI引擎”,它能高效理解使用者意图并整合丰富的医学数据资源,让使用者快速访问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权威临床指南和丰富的中西医病例分析。

本次融合DeepSeek引擎的WiNEXCopilot实用性强,凸显了大模型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潜力。“它就像一位智慧伙伴。”浙江省中医院大数据中心主任钮罗涌表示,“在医学知识问答场景中,面对复杂的医学问题,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智能体可以迅速、精准地提供专业解答;在病例辅助分析方面,可为医生的诊疗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病历文书生成方面,它能根据前期病历信息,自动生成连贯、规范的病程记录,显著减轻医生的书写负担,让医生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患者的诊疗中。”“前期我院已在儿科、妇科、血液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率先试用这两款AI助手。接下来,医院将把AI助手全面推广到湖滨、钱塘、西溪三院区,并在病历内涵质控、AI语音查房、日间手术生成、病历文书数据提取等多个关键场景发挥重要作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与优质服务。”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杨珺超介绍了医院推进医疗与AI融合的计划。杨珺超表示,未来,浙江省中医院将持续迭代优化AI助手功能,整合院内丰富的医学资源,进一步提升AI助手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融合程度,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深度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DeepSeek为中医服务注入新活力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成功尝试了DeepSeek +数字人本地化部署。这一创新举措有望为医院的文化展示和医疗服务注入全新元素,同时也可能为中医智慧传播开辟新的途径。东方医院数字博物馆建设,不仅是对医院历史与文化的数字化呈现,更是医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坚定承诺。全新技术的引入,达到了提升东方医院文化展示效果、增强互动体验的预期目标,为观者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感受。

步入博物馆,访客将首先邂逅栩栩如生的华为数字人形象。它们不仅能够生动详尽地介绍医院的院史、就诊服务、科室特色、专病门诊等,还能与患者和访客进行互动,让中医的智慧和知识以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人。凭借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以及深度学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华为数字人技术未来有望适配医院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为医院的服务和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数字博物馆与华为数字人的结合,是东方医院数智化战略的最新成果。通过这一创新形式,东方医院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中医底蕴和卓越的医疗服务能力,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医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无限可能。一直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积极推进数智化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该院获批北中医首个数智中医慢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中医大模型入选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AI+健康协同创新培育专项,“中医智慧诊疗平台”完成技术成果版权申报,中医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研究、AI情绪助手等成果亮相北京服贸会。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医疗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2月13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在全市率先成功完成了“DeepSeek本地化部署,并探索将deepseek-r1:32b模型融入医院临床营养评估决策支持、治未病诊疗及专科患者随访等多个环节,标志着医院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启了AI赋能医疗的新篇章。

通过深度整合DeepSeek平台的核心功能与现有诊疗系统,医院试点打造了一个智能化辅助决策平台。该平台可精准分析患者的海量健康数据,为医生提供科学、精确的诊断建议,不仅显著提升了决策效率,更大幅度降低了误诊风险,同时也为临床诊疗带来了更多的改变。

同时,医院探索构建了患者端专病随访智能伴诊服务。借助DeepSeek本地化部署,医院与患者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患者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轻松进行个性化医疗咨询,全程陪伴就医,解释医学知识,减轻心理负担。医生则能实时获取并进行专业指导,确保随访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更实现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便捷性与安全性,为远程医疗随访服务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DeepSeek本地化部署”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医院在AI应用领域的深度探索与实践,更彰显了医院对未来医疗智能化发展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下一步,医院将在成都市卫健委的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依托高新本土算力企业—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深化运用deepseek大模型,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与突破,为构建更加智慧、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贡献力量。同时医院也将积极发挥成都高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的引领作用,加快成都高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数智化项目数据底座建设,并逐步将这一先进技术推广至成都高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医生提供智能化的诊疗决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助力区内医疗卫生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生物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该院近期也完成了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6人的团队负责这项工作,当前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下称医生工作站)中部署测试,将病历信息、影像信息、检验检查信息等脱敏后少量导入,让DeepSeek学习,待时机成熟后,将它接入医院的大数据中台,加快模型的成熟。”该院工程信息部主任肖易介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患者影像资料。李冠宏 摄“DeepSeek投入使用后,主要是为医生做辅助性诊断,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实现中医特色诊疗工作的人工智能支持。”肖易说。在训练过程中,医院会给DeepSeek投喂大量脱敏的病历信息,包含专用术语、病情描述、医生诊断、图片资料、放射资料、病理资料、检查检验资料等,让DeepSeek通过学习尝试诊断病人病情,为医生给患者看病作辅助诊断。以胃癌为例,医院会将胃癌病人的所有影像资料、检验检查结果等定向导入人工智能系统,让机器学习。之后,当医院输入胃癌患者相关的一些症状信息时,机器就会根据此前的学习,判断患者癌细胞分布区域、恶性程度、中医证型等,通过以往的成功治疗经验,给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供医生参考。“数据越规范、量越大,诊断就越精准,所以我们会批量导入脱敏数据,加快AI的学习进度。”肖易说。目前该模型计划在放射科、外科、中医治未病中心部署。下一步,如果模型升级到更大的版本,医院将利用大数据生态一体化中台,将医院的所有数据导入,把机器“喂饱”,让它能更好地分门别类学习,将DeepSeek应用到更多医疗场景。而该项工作的部署,会贯穿该院整个“十五五”规划。

南京市中医院

Deepseek当“导医”

国产人工智能Deepseek近期引发热议,也迅速在各领域应用。张女士是一位关节炎患者,近期,她通过AI导医,寻找到了自己想要尝试的疗法。

张女士前往南京市中医院,询问膝关节治疗项目名叫“PRP”,因为一项新技术,费用并不低。PRP在该院属于医保报销范围,经过技术创新后价格也更低。张女士通过人工智能了解到这一关键信息点,决定前来治疗。

目前,张女士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治疗,膝盖疼痛缓解了不少。这也是该院输血科医生第一次接诊由AI推荐来看病的患者,得到Deepseek的认可,医生们都挺意外。

医生介绍,医疗和AI的结合,可以为患者看病提供参考,也能成为医生的助手。南京市中医院输血科主任朱培元说:“医院的很多检查,一些化验的报告,AI分析的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对不是学医的人群而言,我觉得帮助挺大的。”

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手机里加装相关AI软件的情况很常见,不管是寻医问药还是日常搜索都十分方便。

就诊患者王先生表示:“PRP项目我也搜过,之前更多是口口相传,现在有了像Deepseek这样的平台,能够快速让大家都知道,这是好事。”

专家提醒,每位患者的病情并不相同,靠AI得出的结论与专家面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到治病最好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本文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新华社、澎湃新闻、江苏中医药等

0 阅读:0
凌青谈健康

凌青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