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一瓶半满!
好吧!上篇才说到新机挂载霹雳-17,进行拦截B-21隐身轰炸机,这可有了疑似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仿真拦截试验。根据相关的试验过程可知:疑似霹雳-17的拦截弹在进行打靶时,是由无人机对其进行引导的,从而提高了命中率。而该枚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可达500千米,不出意外,它就是霹雳-17。至于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是否达到500千米还存在疑问。
根据相关的公开报道可知:自用版本的霹雳-15空空导弹的射程可以超过200千米,而弹径更粗长度更长略去弹翼的,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是其2倍也是可以做到的。尽管在火箭发动机总冲不变的前提下,空空导弹的飞行速度是不会有多增加的。但是,通过调整双脉冲的点火时间间隔,还是可以做到提升末端速度以及最大的射程。试验表明:这类导弹的末速度可以提高20%,射程增加20%~30%。
而根据航展上给出霹雳-15E空空导弹的射程为145千米,在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之后,理论射程可以达到174千米~188千米。但是,根据采访设计者的报道可知:自用版的霹雳-15的射程的的确确超过了200千米。那就只有通过减重,使用比冲更大的固体推进剂,走高抛弹道来达到这个射程的指标。因此而言,霹雳-15空空导弹的射程比之霹雳-15E足足高了60千米。
那么,对于弹径更粗长度更长无弹翼的霹雳-17而言,同样可以通过减重,使用比冲更大的固体推进剂来提高射程和末速度,使其拥有超过400千米的射程。关键是相关论文给出的霹雳-17空空导弹的射程高达500千米,这就是说,过往对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的性能还是有所低估的。那就只能证明霹雳-17使用了更多的减阻减重增冲优化高抛弹道的技术,使得射程比霹雳-15的2倍还要更多。
尽管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在意图击落敌方战斗机时的用处没有多大,毕竟当发动机熄火之后速度衰减可以相当的快。在末端速度降至超过1马赫多也极为不错了,战斗机还是可以轻松的躲过去。但是,仍然可以逼迫敌机进行机动摆脱导弹的跟踪,从而提前消耗其能量,为后续的补射甚至格斗做铺垫。
上述还只是空空导弹在针对机动性较强的战斗机的攻击特征,如果对上机动性较差的轰炸机和加油机以及预警机时;即便它的末速度降低很多,能量损失许多也不会太过于影响它的命中率。毕竟大飞机的机动性实在是捉襟见肘,空空导弹末端可能跟不上战斗机的机动,但是对付大飞机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为了提高命中率,也没有必要卡着最大射程使用不是,完全可以像攻击战斗机那样使用。
另外论文中还提出了,该超远程空空导弹是在攻击以1.5马赫飞行10秒,再以15g的过载进行机动的目标时的效果。根据目标的飞行轨迹绘制出来了扇形轨迹图。只不过,后续的仿真结果如何并没有被截取下来,这就不得而知。要知道,战斗机的过载上限也就是9g,这15g过载的目标也就是高机动的无人机,弹道导弹之类的目标。
既然将目标的机动定的那么高进行的仿真试验,那么在攻击比仿真目标更低的目标时的效果必然会更好的。至于机动性更差的轰炸机,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自然也不在话下。当然了,射程高达500千米的超远程空空导弹自然是需要中继制导的,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最大作用距离也就两三百千米,根本就无法发挥出该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优势,那就只有引入中继制导。
至于中继制导装备自然可以是无人机,也可以是预警机。如此这般,11新机就必须与预警机或者无人机一起行动了。这样的弊端就是在超音速巡航时,平常的无人机或者预警机跟不上11新机的巡航速度,依旧会耽搁拦截的时效性。那就只有使用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无人机,或者先期前出的预警机进行制导。关键就看11新机安装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对B-21这样隐身轰炸机的锁定距离了。
B-21隐身轰炸机具备宽频隐身能力,即便是面对短波雷达也有较高的隐身优势,可想而知,11新机对其锁定距离不会那么理想。不过,既然霹雳-15都用上了氮化镓雷达导引头,霹雳-17用上也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其更大的弹径,也可以安装面积更大的天线,从而提升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打击大型隐身目标的效果可是要比霹雳-15好多了,这也是东大现有的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了。
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除非将B-21可能起飞的机场给推平,亦或是拦截其空中加油机。(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