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成新机,就不需要轰-20?

敲开智慧之门 2025-01-11 16:10:38

成新机进行了试飞,轰-20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普遍就有这样一种观点:随着成新机的持续试飞,轰-20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今成新机的作战半径、航程、载弹量、隐身能力已经被推测的差不多了,仅仅只是推测而已。其基本的作战半径在3000千米左右 ,高达2马赫左右的超巡速度,且拥有较大深度和面积的内置弹舱。真实拥有这样性能的成新机,在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时可以做到快速攻击,快速撤离。

另外,成新机的隐身能力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无垂尾,无鸭翼,隐藏式发动机尾喷口,双三角翼布局。无疑都预示着该机具有较强的全方位隐身能力,尽管机腹设计的是加莱特进气道,但是在机头两侧光学探测器的遮掩下,还是可以屏蔽附面层隔道这个较大的反射源。因此而言,成新机的隐身性能的确是相当的出众,再配上3000千米左右的作战半径和较大容积的内置弹舱,都预示着其作为一型关岛打击主力战机还是相当的合适。即便是在和平时期,成新机同样可以依靠较为出众的侧面隐身能力,突破第一岛链上面的雷达监控,抵达关岛附近空域,执行相关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东大在针对关岛的打击兵器中又多了一个较为优先且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毕竟当成新机挂载攻陆导弹时的打击效费比可比使用东风-26高多了。

但是,上述的大前提只能是:在成新机的航程在3000千米左右,且内置弹舱可以容纳下大型的空地导弹时达成的目标。而如今成新机仍旧属于一款处于试飞中的机型,还没有正式装备部队,其真实的性能还没有被披露出来。现在的性能只是根据其基本的体型和气动布局进行的推测而已,真实性能或许高于推测的,或许低于推测的,也或许与推测的相等。现在就言:有了成新机就不需要轰-20还是太过于武断。

其实,可以参考美俄两国空军的装备发展步伐,战略轰炸机是不可或缺一种装备。美国空军有了B-1b、B-52H、B-2A之外,还要装备隐身性能更强的B-21。俄罗斯空天军,也在继续生产和改进图-160战略轰炸机。美俄两国空军非但没有退役战略轰炸机,反而还在研发性能更强的型号;就足以证明战略轰炸机对于大国空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东大空军现在欠缺的就是战略轰炸机,其产生的威慑力以及打击时的效费比可不是成新机可以相提并论的。

目前而言,轰-20战略轰炸机的真实面目仍旧处于迷雾之中,尽管已经出现了一张模模糊糊的试飞图,但是整体的尺寸参数和外形特征仍旧不甚明朗。既然作为一型轰炸机,轰-20的载荷与作战半径自然要比成新机更胜一筹。换言之,轰-20可以挂载的导弹,成新机不一定可以挂载;成新机可以挂载的导弹,轰-20均可以挂载。如此这般,在弹药选择的丰富程度以及载弹量上,轰-20就不是成新机可以相比的。

这样的优势体现空袭中就是:同架数的轰-20要比成新机可以攻击更多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提高打击效率与时效性。毕竟在如今的战争中,机会可以说是稍纵即逝,战机挂载的弹药越多就越可以把握住摧毁目标的机会。因此而言,单单从杀伤目标时的效率与数量上来看,成新机就远远不及轰-20。终究还是术业有专攻,轰-20就是专注于攻陆和反舰,成新机更多是专注于空战,两者的定位存在着基本的区别。

另外,受制于体型的劣势,成新机的作战半径达到3000千米已经相当不错了。就算它拥有3000千米的作战半径,以及大尺寸的弹舱,那其作战范围仍就只会局限于第二岛链以内。关键是,可以攻击第二岛链之内的目标的武器比较多。如: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轰-6系列轰炸机,舰艇和潜艇。而第二岛链上的目标也就只有关岛这一个而已,没有必要为其准备太多的专用打击武器。随着东大军事力量的逐渐增强,美军退出第二岛链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最终也只会据守夏威夷群岛。

这时就需要东大空军拥有高效率且性价比较高的对夏威夷打击的手段,这一点成新机是不可能做到的,唯有依靠轰-20这款隐身战略轰炸机才可奏效。这就是说,成新机可以打击的地面或者海面目标,轰-20同样可以做到;反之,轰-20可以打击的远距离目标,成新机就只有望而却步。这就是说,轰-20与成新机并非是相互取代的关系,成新机可以做到为轰-20护航 ,但是取代轰-20是不现实的 。

毕竟东大空军也是一支战略空军,战略轰炸机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或许轰-20并非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也是有可能的。(图源网络,侵删)

0 阅读:78
敲开智慧之门

敲开智慧之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