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单位的能力不强,还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且一直有不同的争论。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往往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无论是“本土干部”还是“空降兵”,都各有各的优势。一个问题,只要一开始就选择了立场,那么就已经分出了对错。也就是说,只要你自己是空降兵,那么你自然会认为空降的干部更好。反之,如果你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你也会坚定地认为,只有扎根于本单位,才能对单位的情况更熟悉,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到底孰好孰坏,要放到具体事情和具体单位环境中去衡量。看到一个信息,一个人说他的同年并战友在县人民武装部当了5年的副部长,之前也是在野战部队工作,正营的时候来到人武部,就一直在本单位。可以说,对这个人武部的情况和各方面的工作十分熟悉。
因为工作时间长,又担任了5年的副部长,自认为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再走一步。等到部长或者政委转业到地方,他就能往上面冲一冲。想法往往都是好的,可现实往往都会拐弯,在升职加薪这件事情上尤其如此,因为这些事情从来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说做了个梦,就真的能梦想成真。换一种说法,就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老部长终于要转业了,按照自己的设想,这个位置该是自己的了。干了5年副部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自己勤勤恳恳对单位情况这么熟悉,前些年单位改革,自己没日没夜加班,绝对是做出过贡献的。而且他也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这次应该有机会。
但是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上面却从一个野战旅来了一个副主任。这点让他十分郁闷,按说自己无论是年龄、资质、能力、对单位工作的熟悉程度、当地的人脉关系等各方面都比较适合。加上在副部长位置上干了这么长时间,就地提升是最好的,但是结果却完全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甚至他还跟战友说,为什么本系统的没有提起来,反而让空降兵占了优势,抢了先,难带空降的反而比本单位成长起来的能力更强吗?其实这种情况在人武部系统非常常见。一个长期在省军区系统工作的战友说,按照干部任用的惯例和以前的历史,野战部队的师团职干部,有的年龄偏大但还不到转业条件,且能力较强的,在野战部队发展受限的,那么就要继续发挥其作用,将他们交流到人武部。这是制度性的安排,与空降兵还是本土培养的没有关系。再说了,虽然本单位人员熟悉情况,工作能力也很强,但同样空降下来的军官能力就未必弱,干起工作来未必就差。
在人员的调整和安排上,上级组织通常会通盘考虑,而不是站在某一个角度考虑。优先解决作战部队的军官调整,这是一个角度。培养使用本单位的干部,这也是一个角度。而从干部的使用来看,采取从外单位异地调任干部,到本单位担任一把手的办法,这又是一种方法。有时候和能力没有关系,只是运气不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