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六十年代的手稿,写得很漂亮,字里行间都是革命情怀

历史控 2022-01-06 00:07:54

最近,有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组照片,是她外公的手稿。据她说,外公去世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她的房间一直没有整理,里面堆着很多遗物。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正好可以慢慢整理外公的遗物。除了一些衣物、日常用品之外,最多的就是书籍和笔记本。朋友仔细翻看了那些笔记本,那些泛黄的图书,一阵阵敬仰涌上心头。于是,她拍下了其中一些,分享在朋友圈里。

我非常羡慕这位朋友,她有一位热爱读书、热爱记录、热爱思考的外公,她出身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有看不完的书,从小就有人陪伴她读书,给她讲故事,她太幸福了。

我出生在一个很穷的农村。没有见过外公外婆。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外婆走得更早,在我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也没有见过爷爷,我爸爸刚成年,爷爷就去世了。我奶奶活到了82岁,虽然精神很好,经常带着我去山里捡柴,给我讲很多奇奇怪怪的故事,但是她不识字,在知识上没有给我启蒙。

家里穷,靠天吃饭,玉米饭都不能保证吃的饱。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外出打工了,家里就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妈妈不识字,在知识上也没法给我启蒙。

爸爸打工回来,偶尔会给我讲读书的重要性。我记住了。所以,我从小就对书有一种近乎神圣的崇拜。于是,只要能找到任何一本书,就如痴如醉地读起来。就这样,我就培养起读书的习惯。

说了这么多,有点儿跑题了。

咱们一起来看,六十年代的手稿

这是一位战友送给外公的书。字写得飘逸潇洒,字里行间充满了革命激情和对纯洁的友情。

外公写的毛笔字。

大家觉得,这字写得怎么样?

外公1963年抄写的鲁迅杂文《野草》。那时候外公可真认真啊。

外公的日记本

外公的亲笔字。字里行间充满革命激情

外公写给孙子的信。这字写得太漂亮了。超喜欢这种字体。我自己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么漂亮的字。

发愤(奋)学习的人,总是不满足已有的知识,还要学得更多,钻得更深,这就要克服更多的困难。

各位网友,你们家里也有老辈人的亲笔字迹吗?评论区分享哦。

0 阅读:27
历史控

历史控

读书先读史,读史读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