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自NDTV、纽约邮报、印度斯坦时报、每日邮报以及iNaturalist。2025年2月7日,俄罗斯渔民罗曼·费多尔佐夫在他的账号上分享了一段短视频,内容是他在拖网捕鱼时意外捕获到的一种奇特鱼类。
这位博主总是成为新闻的焦点,他喜欢在Instagram上定期晒出自己捕捞到的奇特副渔获。这些形态奇特的鱼总能激起人们的热议,目前他的账号已经积累了60万粉丝。
网友们给这条捕获的怪鱼起了个绰号叫“外星人头”,确实让人联想到小灰人。鱼的身体肿胀得很厉害,两侧鼓起,宛如一个头颅;眼睛上方也异常隆起,像是眼眶的模样;加上那张开的大嘴,实在不难理解这样的称呼。
有网友对此表示怀疑,调侃说:“是在切尔诺贝利还是福岛钓鱼?”罗曼·费多尔佐夫对这种鱼很了解,他早早就表明这是一种真实的鱼类,生活在北太平洋深海,名为白令海圆腹鱼,也叫光滑圆鳍鱼。
白令海圆腹鱼属于辐鳍鱼纲,划归鲉形目和杜父鱼亚目,隶属于绒杜父鱼科。这种鱼的分布区域非常广泛,从釜山、朝鲜北部(鄂霍次克海)一直延伸到白令海的阿纳德尔湾和普罗维登斯湾,甚至可以在阿留申群岛和加拿大哥伦比亚省马西森海峡东南部的海域找到它们。它们的栖息深度极为惊人,最深可达1700米。在正常状态下,白令海圆腹鱼显得圆润可爱,体长一般可达四十一厘米,皮肤光滑无鳞,呈现出一种柔软的质感。它们常见的颜色是灰褐色,身上点缀着许多深色斑点。胸鳍宽大,演变成了像吸盘一样的结构。身为底层鱼类,它们在水底活动时需要稳固的支持,这种吸盘状的鳍可以帮助它们牢牢吸附在海底。
这种鱼以水母为主要食物,偶尔也会猎捕一些浮游的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深海是它们大部分时间的栖息地,繁殖时却敢于迁移到水深约十米的沿海区域。雌鱼产完卵后便会回到深海,而雄鱼则负责守护这些卵,直到四十天后小鱼孵化,雄鱼才会离开。
目前对于这种鱼的研究相对匮乏,许多习性仍然未被探明。水分子像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组成四面体的形状。随着压力增加,水分子被压紧,特别是在深海的环境中。传言在6000米深的海底,压力就相当于一头大象同时站在你所有的手指上,这样的比喻更贴切。白令海圆腹鱼并不生活在极端的深度,然而,它们能在1700米的水域中存活。为了适应深海环境,这种鱼的骨骼和肌肉与普通海域的鱼类有所不同,结构通常比较松散。深海的压力对它们的身体提供了主要的支撑,一旦进入浅水区,压力减少,身体的支撑就会相应消失。
鱼体在缺乏压力的环境下变得柔软,这很正常。深海鱼之所以会膨胀,或者将内脏挤出来,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与其他鱼类截然不同。
深海鱼体内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在深海高压环境下,这些气体被压缩得紧紧的。一旦上升到浅水,没有了这种压力,它们就会迅速膨胀。潜水员在潜水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快速浮出水面时容易患上减压病。减压病的产生并不是因为肺部过度膨胀,而是体内溶解的气体突然释放,导致身体出现问题。深海鱼在海洋深处时,内外压力相对平衡。一旦被捞出水面,外面的压力猛然降低,鱼鳔迅速膨胀。即便是没有鱼鳔的深海鱼,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也因压力骤减而析出,这些气体在鱼体内瞬间释放,导致各种器官破裂,甚至可能被挤出体外。
今天聊聊这种白令海圆腹鱼,它的身体在迅速从深海游到浅水时,因压力变化太大,导致膨胀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