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村的时候,听邻居大娘讲了个真事。
大娘和老板去河滩挖野菜,突然在枯草丛里窜出几簇红果子,果肉肥厚颜色鲜红,远看很像草莓,凑近了看,表皮长满颗粒又长得像鸡冠一样,很是奇特。
老伴从没见过这种果子,以为跟草莓一样能吃,摘下来刚下放进嘴里,大娘立刻制止了:“这果长在阴沟边,虫蚁都不碰,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拿回去给人看看。”
果然,拿回村给有经验的菜农看过后,告诉他们:“这是麻蛇果,不能生吃的。”大娘也是松了口气,幸好当时制止了,不然吃了之后指定得出事。
但我却是十分纳闷,因为麻蛇果又名蛇莓,是一味有名的中草本,何来不能吃的说法?大娘不会是被那个老菜农给忽悠了吧?
麻蛇果,正式的名称就叫蛇莓,有的地方也叫三爪凤、龙吐珠、东方草莓,是蔷薇科蛇莓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蛇莓的根茎短小,但十分粗壮,匍匐茎占多数,人走上去的话,不留神就会被拌住摔倒。蛇莓的花是黄色的,五瓣,春夏开花,果实成熟后呈红色,表面有许多小颗粒,看起来像草莓,但颗粒更密集,又跟鸡冠差不多。因为果实红彤彤的,样子吸引人,一些小孩或不熟悉的人,容易误以为是草莓,然后吃掉。
蛇莓这种果子是原产于中国的,但广泛分布全世界,从阿富汗到日本,从印度到印尼,哪怕在欧洲和美洲都有记载。在中国就更多了,基本上全国农村的山坡、河岸、草地和潮湿地区,都能看得到,它的适应性广,抗性强,对环境土壤要求一点不严格,适应性广,抗性强,对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格,喜阴、半阳或偏阴的生活环境,耐贫瘠、耐旱、耐寒,非常好活。
蛇莓其实就是一味常见的中草本,为什么很多人又觉得它有毒?那么到底有没有毒呢?其实,专业的植物资料上的记载,蛇莓的成分含有主要是皂苷类化合物和一些生物碱,少一点,是没什么影响的,只要别大把大把的吃就行。比起果实,蛇莓的叶子、根部毒性更强,是不能吃的,但一般人也不会去吃叶子和根,所以就没必要太重视了。所以,前面告诫大娘的菜农说得也不完全错,确实不能生吃,但生吃少一点,问题也不大,不算忽悠。
也有老一辈的人发现,蛇莓的果实经常被鸟类和小型动物吃掉,但是这些动物不管吃多少都没事,以此断定蛇莓无毒。其实,动物的构造和人类不一样,这样的判断不是很靠谱的。蛇莓虽说只是小毒,但总归是野外的果子,不吃肯定是最明智最安全的做法。
网上关于蛇莓的讨论五花八门,说法莫衷一是,有的地方说有剧毒,这种说法往往有夸张成分。也有很多网友分享自己吃过蛇莓,酸酸甜甜的,也没什么事。这就让人产生混乱,到底该听谁的。按照前文的权威说法,科学上来讲,确实是只有微毒,就说明它不像断肠草、乌头一样的植物,一点都吃不得。不过那毕竟只是科学理论,我们的实际生活,为了自身着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毒,也不可轻易尝试。
大娘没什么文化,却能凭直觉阻止老伴吃蛇莓,她不了解蛇莓的毒性,是怎么知道吃了不安全的?其实,农村人靠经验和直觉,面对野生植物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农村老人辨识毒物的能力常被低估的,实际上,长期生活在农村,至少具备三种观察植物的能力。一个是出生地判断,蛇莓多生于坟地、沟渠附近,出生在这果子肯定有问题;二是共生生物判断,蛇莓周围常见蜈蚣草等驱蚊植物,你想啊,你的邻居是这幅德行,你能好到哪去?;三是科学的统计学研究,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华北村落每位70岁以上老人至少掌握37种有毒植物辨识技能,抛开误差,每人掌握20种,也是很厉害的了吧?
实际上,比起毒性,蛇莓的其他价值更大。作为一种野果,它的营养丰富,叶子和叶柄柔软,是牛羊的好饲料。蛇莓的花期很长,这就让它的叶子、花、果均有观赏价值,是很好的草坪植物。最为重要的价值,是它本身就是一样出色的中草本,晒干后,碾成粉,功效十分出众。
蛇莓的拉丁学名最早是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克雷克·安德鲁斯,于1807年描述为“黄毛草莓”。1811年,英国植物学家詹姆斯·爱德华·史密斯发表了蛇莓属的拉丁文,并且他为蛇莓起了一个不太合理的物种拉丁学名“蛇之草莓”。直到1888年,德国植物学家维尔汉姆·奥尔伯斯·福克对蛇莓的学名进行修订和重新分类,才将其正式命名为“蛇莓”。
在中国,蛇莓最早在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的《别录》中有所记载:“主胸腹大热不止”,后其在《本草会编》中被称为“地莓”。在《纲目》中引用《日用本草》记载:“蚕老时熟红于地,其中空者为蚕莓,中实极红者为蛇残莓,人不啖之,恐有蛇残也”,蛇莓一名由此得之。
蛇莓因其果实形态与草莓类似,所以最初被分在草莓属中,随着对蛇莓的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蛇莓除了果实形态与草莓类似外,其他特征都与委陵菜属的植物较为类似,因此将蛇莓从草莓属中摘除,放在委陵菜属内。而后续的研究发现,蛇莓置于委陵菜属缺乏说服力,因此将蛇莓属独立为一个属,将蛇莓归类于此属中。看看,是不是很有意思?
如果想要种植蛇莓,那就要注意了。蛇莓最好不要直播繁殖,速度很慢,出芽率也不到10%。最好采用分株繁殖,可以人工建植草坪,然后取适当长度的茎段,保证栽植深度,深浅适中,用覆土将根系盖住,压实,然后施少量的尿素肥,浇水,就可以放养了。蛇莓还是很好养的,不需要操心太多。
因为蛇莓不仔细看的话长得很像草莓,所以也叫“野草莓”,但仔细看,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好分清的。一个是花,蛇莓是黄色的花,草莓是白色的花。看果子,蛇莓有颗粒凸起,草莓则没有。非常好分辨,所以不要因为分不清而吃错了。
蛇莓的存在,说明两个道理,一个是那些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常见的东西,并不代表没有价值,相反,越常见的事物价值越丰富多样。二是要相信农村人的智慧,即使他们不了解原理,多年积累的经验,也能凭直觉判断安不安全,能不能吃,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