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52岁唱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生活状况。
他31岁相亲难,哄着相亲对象结了婚,生个儿子活像“前世欠下的债”。
“我爱人是我的初恋,找到她可太不容易了……就是我儿子,他不学音乐,开始也不成器,给我好一顿失望……”
千方百计甚至严加要求地拉儿子走音乐路,谁知道儿子非在文物鉴赏中一去不回头。
混得了千万身家后被周围人赞扬年轻有为,杨鸥却万分羡慕父亲的晚年。
“我对自己最大的期望,就是老了以后能像我爸那样‘任意妄为’,尝试一下新鲜的东西,活得欢欢乐乐,幸幸福福!”
无数网友正纳闷儿,怎么才算“任意妄为”。
没想到今年农历的九九重阳节,81岁的艺术家杨洪基穿上金色的长外套,带着帅气的墨镜。
个性十足的装扮配上加入了rap等音乐元素的《云宫迅音》响起。
“这才是老年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老艺术家怎么能有刻板印象,太帅了……”
81岁的杨洪基用宏亮的美声唱法搭配明快的饶舌,将“年轻人的歌”表演出新高度。
老年人的狂嗨引发年轻人的热议。
当艺术家不“端着”,他们的“野”令人刮目相看……
想学音乐——“动机不纯”
1941年出生在辽宁的沿海城市大连,杨洪基家兄弟姐妹6个,他最小。
虽然生活艰苦,但杨家十分注重家风,自然也家教甚严。
“我祖辈是山东人,孔孟之乡,最讲礼仪孝道。”
站的正才能行的端,行的端才能成君子。
杨家没有快乐教育的说法,父亲教子最常用鸡毛掸子让孩子们听话。
在学习中,与省心的哥哥姐姐不同,杨洪基严重偏科。
他能在语文和历史课堂上和老师侃侃而谈,也能在数学和物理课堂上缩成“乌龟”。
要说杨洪基中学时最喜欢做的,就是在操场上高歌一曲,惹来同学们的围观。
为此父母焦心又着急,想要孩子们都通过知识走出去,到大城市里安身立命。
可不管怎么苦口婆心,小儿子都对学习不感兴趣。
好在杨洪基的大姐在师范大学当声乐老师。
看着喜欢音乐又有天赋的小弟天天被逼着记公式。
于心不忍地往家里留了一架手风琴,又陆续带回一台唱机和好些唱片。
在大姐的“暗中传授”下,小少年用这些物件,一点点打开了自己的音乐大门。
1959年得到大连歌舞团正在招生的消息。
“我在父母面前好一场哭,说我成绩又不好不如去唱歌,试着考考歌舞团,也算条出路……”
这些话当时让杨家父亲恼怒不已,因为家中几个孩子不是当老师就是做医生,还有进公家单位。
方圆十里的人谁不说杨家会教子。
偏偏最小的这个收尾的不上学要去学音乐,“用我爸的话是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幸好大姐和二哥不断劝说,直夸小弟有远见,知道尽早为未来打算。
后来说到这段经历杨洪基只是笑。
因为16岁的青年没想那么多,他最根本的目的是想摆脱恼人的数理化。
当时歌曲译配家薛范将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文译配后介绍到国内。
歌曲唱响近两年依旧不绝于耳,杨洪基也极为喜欢。
唱着“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站在歌舞团面试现场,用清唱的歌征服面试老师。
大连歌舞团成了杨洪基音乐梦开始的地方。
16岁开始识谱学美声,也是真正喜欢着音乐,杨洪基下了苦功夫。
每天听歌、练嗓、跟唱到学员全部离开,之后坐在钢琴边一点点生搬硬套记指法。
可惜3年的时间过去,还没登上几次台,歌舞团就因种种原因解散。
19岁的小伙子一时迷茫,在父亲着急忙慌的指引下,他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
凭借一身音乐好底子,这才进入了总政歌舞团。
妻子生子前离家——“不负责任”
站上更高的音乐艺术平台,得到更多声乐大家的指导。
在新的部门里,杨洪基一边系统地学习钢琴、意大利语,接触西洋乐的声乐知识。
另一边,他也踏踏实实地从一个小小的场务做起。
这段时间拉大幕,过段时间捡道具,有演员因为特殊原因上不了台,他就积极毛遂自己。
一点点捡漏积攒经验,渐渐能够独当一面了,杨洪基可以带队下基层演出慰问。
而成长为团里骨干的这一年,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走过11年。
31岁,杨洪基连小姑娘的手都没牵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亲的每一封来信里都会有“尽早结婚”几个字。
杨洪基自己还没细想,周围领导同事先开始替他着急。
1972年,一位领导通过中间人将在机械厂工作的姑娘刘文玫介绍给了杨洪基。
见到刘文玫的第一面,大龄未婚青年就心动不已。
“漂亮!出挑!就是第一次见面后,我爱人没看上我……”
杨洪基觉得刘文玫温柔漂亮,刘文玫觉得杨洪基人高马大有点凶,看上去能吃又费布。
再加上对方是唱歌的,说出去好像不务正业。
听了中间人传的话,杨洪基急得抓耳挠腮,千托万谢着让人帮自己从中说说好话。
并保证只要相处一段时间,自己一定会让姑娘改观。
幸好这位中间人大姐也是热心肠,变着花样将杨洪基一顿夸。
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刘文玫答应先处处看。
频繁向领导请假,今天约着带女孩逛公园,明天问小姑娘喜欢听什么歌。
搜刮完自己各地演出时的趣事,也用得宜的举止温和的态度博得对方好感。
“我爱人说和我相处很舒服,说我是个尊重他人又有礼貌的人。”
认识两个月勇敢表白,相处半年后求婚。
杨洪基追爱的速度让单位同事惊讶不已,也让老家的父母亲人喜上眉梢。
爱情得以圆满,事业迎来繁忙时刻。
好在他能较好地平衡事业与家庭,该工作时毫不懈怠,在家时勤快体贴。
刘文玫也不是不讲道理的妻子,对丈夫经常一两个月下基层,她总能理解。
1973年,儿子杨鸥出生时,杨洪基正随团在浙江沿海城市挨着演出。
“走的时候我爱人怀孕8个多月,其实很不放心。但军人要服从命令,听从组织安排。我是3个月以后才回到的家,那时候孩子已经过完满月了……”
妻子生孩子自己没在身边,妻子坐月子自己也没有陪着。
杨洪基对此一直深感愧疚,也对照顾妻子和岳母深表感谢。
不逼不成器——“父子冤家”
向团里申请假期,将儿子抱在怀里,按着妻子坐了双月子。
之后杨洪基全权接过照顾儿子,照顾爱人的一应事务。
学着换尿布,用歌声哄儿子睡觉,也一日三餐端到床前,让妻子吃饱喝好,将养身体。
虽然这样的日子让刘文玫幸福又开心,但知道丈夫的工作不能太过耽误。
她便以再不活动就会胖会不好看为由抱过孩子,也让杨洪基回到岗位。
将一半的心神用在照顾家庭陪伴儿子成长上,再将一半精力用在事业上。
1979年,杨洪基38岁,登上了中央乐团的舞台。
他唱服了“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之一的小泽征尔。
1979年夏天,小泽征尔受邀来北京中央乐团指挥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
指挥家小泽征尔
合作还没展开,这位日本指挥家就质疑中国歌唱家的水准,提议从日本带男中音歌手来演出。
这样的气让人如何能受得了?中央乐团态度强硬,必须由中国男歌手来唱。
于是一场全国公开选拔赛悄悄展开,而受邀参加的杨洪基憋着一口气调整状态。
刘文玫每天言语鼓励,汤水加持,要丈夫一定争气。
结果没让妻子失望,杨洪基歌喉连展,在多位歌唱家中脱颖而出。
更是让“世界的小泽征尔”惊呼“这是一个奇迹”。
“没有想到,中国会有这么高水准的美声唱法歌唱家,我为之前的轻率而道歉。”
站在舞台中央负责男中音独唱及四重唱,杨洪基一战成名,呼声甚至高过好友李双江。
走上重要的晚会舞台,走出国门,开始受国外乐团的邀请登台演出。
先后演唱多部大型古典作品《四季颂》《党的女儿》《欢乐颂》……
事业上取得长足进步,杨洪基红光满面,儿子一点点长大,他更是得意非凡。
“我儿子喜欢唱歌,也唱得好歌,李双江赞他很不错,还说我老杨是后继有人了!”
儿子展露天赋,杨洪基自然尽心培养。
只是天不遂人愿,进入青春期后杨鸥的嗓音发生了太大的变化,音域狭窄。
可杨洪基并不打算放弃,“我觉得他有天赋啊,就鼓励他拉小提琴,学钢琴。”
杨鸥起初也很乐意,于是工资并不很高的老父亲一咬牙,借了钱买架钢琴回家。
从团里找了位专家给儿子做老师,小少年成长迅速。
只是没几年的时间,随着课程难度加大,杨鸥渐渐觉得吃力。
但杨洪基秉持着“不逼不严不成才”的理念,让儿子一味坚持。
可能也是应了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杨鸥为了躲避老师的指导,开始是撒谎说肚子疼,后来偷往钢琴上倒水试图弄坏钢琴。
被发现后小伙子也一点不服软,扯着脖子跟父亲力争:
“你说我不体谅父母苦心,你有体谅我吗?我不想学了,那些琴谱和节拍器,我看着都头痛。你就会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会用为我好来压我,我一点都不开心!”
杨洪基被气得头痛,杨鸥满腹委屈。
最后妻子刘文玫出来做和事佬,这场风波才算平息。
但父子有了隔阂,杨洪基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可能有错,但儿子拒绝敞开心扉。
英雄之歌——“父子隔阂”
之前杨洪基一心要想儿子通过音乐成才。
但儿子中途撒手,又因学音乐耽误了太多文化课,导致高考成绩不理想上了中专。
没考好似乎就是“不成器”,杨洪基从不掩饰自己的失望。
当时这位父亲没想过自己的态度会深深伤害孩子的心。
等杨鸥上学去,一年到头不给他打一个电话,他才想和儿子好好谈一谈。
只是还没等这位老父亲拉下脸,他自己人生中的光辉时刻悄悄来临。
当时央视对翻拍《三国演义》十分重视,连带主题曲的选择也很上心。
导演王扶林找来五位作曲家创作主题曲,从中拍板了谷建芬的《滚滚长江东逝水》。
随后剧组向蒋大为、阎维文等20多位歌唱家发出邀请。
1993年春节前,52岁的杨洪基刚结束总政“双拥”晚会的排练。
正疲惫时接到谷建芬的电话:“杨洪基啊,你现在快到北影录音棚,《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你唱一遍给他们听听!”
蹬上自行车就走,到了地方杨洪基发现里面还有人排着队在唱。
“我拿到谷老师的谱子手稿一看把我吓一大跳。当时在社会最大的腕儿,名字都在试唱人里边儿。我就想这还有我的戏吗?”
本就十分疲惫,一个美声歌手唱通俗流行歌,还有高八度音阶。
杨洪基两次在“古今多少都付笑”上破了音。
“我回家就跟我爱人说,没戏了,不用想的。”
谁知道一个月后再被叫到录音棚,这次只有两个候选人,另一个是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刘欢。
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唱,杨洪基还在其中凭感觉加入了一些“拉长音”“颤声”等技巧。
二十多天后,王扶林导演致电,定下了这首歌的演唱者。
1994年,随着《三国演义》的热播,杨洪基的名字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传遍大江南北。
人们记住了他浑厚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也彻底记住了这首歌。
可在外名声大振,在内杨洪基也有着说不出的伤心。
因为他和儿子之间的心结始终没解开,后来还愈发严重。
杨鸥中专毕业后没有回家,“我就觉得我爸挺看得起我,儿子杨鸥喜欢唱歌,也唱得好歌。”
独自在社会上闯荡,顶着一口气跑到郑州艰苦创业。
看着儿子这股倔劲头,母亲刘文玫心疼的同时,对丈夫也有些气恼。
杨洪基心里也不好受,他曾多次到郑州看儿子。
可杨鸥每次都觉得自己还没有混出个样子,找各种借口不肯相见。
心灵破冰——“放肆年轻”
父子拉锯战了好几年,杨洪基因为身体不适住进医院。
本来只是小病,刘文玫却夸大其词让儿子立即回家。
一路上都在害怕,杨鸥进病房的时候脸色都还是白的。
“我爸看见我挺惊讶,我一看他还坐着看电视,第一反应长舒一口气。后来想干嘛呀,我跟我爸置什么气,他年纪也大了,再气出个好歹我得多难过……”
父子隔阂从喊一声“爸”和接一句“回来了”中消融。
杨洪基试着和儿子推心置腹,不摆架子认认真真讲“以前没在意你的感受,对不住了儿子”。
而杨鸥在父亲的说完后就眼眶发红。
后来他成了家,2002年也有了女儿。
下一辈的教育问题摆在眼前时,他也多少了解了父亲当初的心。
至于事业方面,杨鸥在机缘巧合下迷上了文物,一头扎进文物鉴定的行业中学习。
买来一大架子相关书籍进行研读,各种资料翻了又翻,看了又看。
杨洪基也通过自己的人脉为儿子找了好几位老师带着进入市场。
光学费就交了十来万,最后顺利拿到文物鉴定师证书。
开家古玩店踏踏实实做事,用诚信和口碑打开前路。
如今的杨鸥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身价已过千万。
不再为儿子操心,杨洪基在孙辈的带领下一点点接触新事物。
2014年,2岁的小孙女看见《喜羊羊与灰太狼》咯咯直笑。
于是这年参加央视《回声嘹亮》,一首美声版《别看我只是一只羊》萌翻了不知多少人。
2015年,13岁的大孙女爱上了《青春修炼手册》。
于是搭档匈牙利女星凯特琳同台演唱。
74岁的杨洪基家满脸笑容,拍拍西装摆摆手,用美声唱响“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从《不想长大》《不怕不怕》到和周深的《错位时空》,还有2022年重阳节晚会的rap。
如今81岁的杨洪基成了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女羡慕的对象。
杨鸥曾说:“我看过网上的评价,有的说杨老师大半生都在唱美声与歌剧这样的‘殿堂艺术’,晚年可别这么放飞,还是要点形象吧。我就不理解。唱让自己开心的歌丢人吗?我爸七八十心态这么年轻,我巴不得他一直这么年轻下去。”
而杨洪基说:“我老了,但跟我孙女一起玩儿,我又觉得我还年轻。人还是要广泛接纳新事物,这样才能变得更丰富。别活得那么沉重,外界的评价有时候就是牢笼,自己千万别往里钻,精彩都是自己的嘛对不对!”
年过8旬依旧声音洪亮,身体倍棒。
唱得了《大海啊故乡》《多情的土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高阶”的。
也能演绎《万万没想到》《甩葱歌》和新填词的电音版《云宫迅音》等“流行”“撒野”的。
能穿西装和能穿潮服,打破人们对老艺术家的固有印象。
就像杨洪基说的那句:“只要愿意,我将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