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尝试?我认为最好制定计划。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同龄人竞争。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所做的事前预测、安排和应变处理。
我的计划思想,可能来源于会计学相关专业课程学习。
也可能来源于我玩过的网络游戏。
因为网络游戏有日任务(日计划),周任务(周计划),月任务(月计划)的概念。
电影《大决战》有这样一段情节:
“刘亚楼,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 4纵11纵加两个独立师强化塔山防线;2.3.7.8.9五个纵队,加6纵17师,包打锦州;10纵加一个师在黑山大虎山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12纵加12个独立师围困长春;5纵6纵两个师监视沈阳;1纵做总预备队。”
“给我复述一遍。”
这是作战计划。
我自己的计划大部分是短期计划。
早些年,我并没有计划。
考研的时候,我有计划。
例如,我在备忘录,写下一天学习多少时间,一天玩多长时间游戏。
这是一天的计划。
每次完成后,我将他们删除。
今天,我不考研。但是我有一天的计划。
例如,一、明天早上吃什么饭?记在备忘录上。
二、领导交代了什么任务?记在备忘录上。
三、今天该见哪些人?记在备忘录上。
简而言之,就是重要的事我都记上了,我都有计划。
计划是有取舍的。
比如大学时,我有个外语系朋友,他计划考研。
他说XX学院的考生应该选择二本学校考研,并且地区选择B类地区。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从结果看他成功了。
过去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今天因为计划,我变得有耐心。
等待在计划内不算什么。
计划外的等待才让人心烦。
合理的计划本身就是高效的。
计划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的。
比如大部分大学生上课经常玩手机。我认为大学生上课不应该玩手机。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上课经常玩手机。
在上大学的某一天我决定计划停止玩手机。
我在备忘录里编写禁止玩手机的计划:今天上课不玩手机。完成后删除。
我每天坚持,最终养成了上课不玩手机的好习惯。
学生时代的计划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要劳逸结合,脑力劳动也要休息。
比如我们可以计划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我们可以进行计划内的娱乐。
我们可以计划抽时间去晒晒太阳。
我理想中的中学生最简单的学习与生活计划。
一、在学校把所有学习任务都完成。
二、在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三、按时作息。
或者有一天什么计划都不设置,休息一天,凭借自己的本能去生活。
我的写作计划:
1.我对我写过的日记感慨很多。
2.最近被见过一面的的女人拒绝,我有很多感慨。
3.我考虑写一些有关生活的文章,并编写了目录。
4.我根据目录完成了一些文章的草稿,并对目录进行重分类。
5.某时想到同龄人竞争,我写下一篇文章。
6.我最终以同龄人竞争为核心,贯穿全部文章。
7.自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