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来自中国利润仅2%、总资产占比不到10%!难怪李嘉诚有恃无恐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3-30 17:46:44

根据港媒最新消息,长和本打算在4月2日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签署出售包括两个巴拿马运河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的正式交易合同,现已明确下周不会签约。至于原因,消息人士在回复媒体时只说了“大家知道到!”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转载了大公文汇网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市场监管总局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反垄断执法二司负责人表示,将对该笔交易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由此来看这笔引发全国震惊的港口交易已经出现了变数,至少长和无法完全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而且中国官方政府机构也开始展开行动了。

大家决定李嘉诚决定卖巴拿马港口使用权的时候有没有预测到咱们这边会有那么大反应呢?我觉得凭借其那么多年在政商界摸爬滚打的经历以及向来精准的判断力是能够想到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卖港口呢?

除了受到美国明里暗里的胁迫外,长和这些年在中国的生意量占比持续下滑是其有恃无恐的另一个原因。

根据长和本月刚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长和集团一共实现营业收入2813.5亿港元,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业务营收为456亿港元,占总营收的比例是16%,也就是不到六分之一。2023年的该比例是18%。

如果说营收方面,中国业务还占了一定的规模,那么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方面的贡献就更少了。财报显示2024年一共只有10.8亿港元,长和全部业务产生的EBITDA为486.3亿港元,占比仅有2.2%,2023年的占比则为5.1%。

存量资产方面,截至2024年底,长和的资产总额到了1.11万亿港元,其中位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资产共计1037亿港元,不到长和所有资产的10%。

另一方面,在出售大量国内土地后长和的业务重心早已转移至欧洲,财报数据印证了这点。2024年来自欧洲市场的营业收入和EBITDA分别占57.2%和70.2%,同时,长和在欧洲拥有5664亿港元的资产,占总资产的51%。

这些年,李嘉诚买了不少英国资产,包括电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商业地产、豪宅等,可以说长和的利益与欧洲、英国在内的西方世界高度捆绑。

众所周知,英国是美国的小弟,两个国家几乎是穿一条裤子的,李嘉诚以及长和想要在欧美世界混得如鱼得水必然不能得罪这些国家的当权者。现在明白为何长和宁愿背上骂名也要积极促成港口经营权的交易了吧?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处罚,哪怕完全丢了中国市场也不会让长和伤筋动骨,可在欧洲的生意做不成了甚至遭到当地政府的打压,李氏家族的财富可能会大幅缩水,从名门望族变成落魄寒门。

从这个角度来说指望长和主动放弃与贝莱德的港口交易是非常困难的,一切以利为先的李嘉诚不具备这种觉悟。

对中国而言想要让事情发生逆转,除了继续对长和施加压力外得另寻出路,可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交易的买家贝莱德身上。

长和在国内的业务量越来越少,贝莱德可不是这样。随着中国股市的稳定以及美股市场很可能迎来的调整,各大基金公司将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贝莱德想要绕不过与中国的合作。

前几天,黑石集团的高层访华,董事长苏世民在北京与中方代表会面,当面表达了愿意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推动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意愿。

黑石与贝莱德关系密切,苏世民在贝莱德刚成立之初便资助了250万美元给贝莱德创始人。你说我们会不会利用这层关系让苏世民充当中间人“劝退”港口的买家贝莱德呢?

我觉得完全是有可能的,只要贝莱德未来想在中国发展业务,那么必然要考虑到这个层面。毕竟做生意还是得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1 阅读:194
王五说说看吧

王五说说看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