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骑兵在古代打仗时特别关键。就像历史上那场有名的彭城之战,就是用了很少的人打败了人数众多的敌军。
项羽带着三万精挑细选的士兵,把刘邦的几十万大军给击败了,听说他那三万士兵里,骑兵起了大作用。
不少人心里犯嘀咕,不就是多了一匹马嘛,咋就能带来这么大的不同呢?
只要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就能发现,这匹马带来的额外好处,那可真是超乎咱们的预料!
古时候,战乱不断,不管是皇帝换班,还是外头敌人打进来,官府都得招兵买马,派人去前线跟敌人干架,保护皇权不倒,还有咱老百姓的日子安稳。
战场上,不光是从各家各户召集来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当步兵往前冲,还有个特别的兵种,那就是骑兵。
骑兵是由皇家专门训练的,他们从头到脚,从穿的盔甲到拿的兵器,还有在军队里的各种福利,都比临时征召的步兵要好得多,简直是天壤之别。
对于这事儿,有人心里头可能会觉得不太对劲。
同样是当兵的,都在战场上拼命,为啥骑兵就因为多了一匹马,就得受到特别对待呢?他们也是为国献身,往前冲,打头阵,为啥待遇就不一样?
其实吧,骑兵享有的那些特别关照,跟他们打仗时的勇猛程度是挂钩的。
换句话说,骑兵穿戴的铠甲和使用的兵器都特别棒,那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能顶得上好几个步兵,战斗力超强。
首先说说速度这块儿,骑兵骑着战马,那可真是嗖嗖的快,跟步兵比起来,速度直接甩了好几条街。
打仗时,骑兵能迅速冲出去,趁敌人没防备,用箭或长矛把他们干掉,接着立马撤退,让步兵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速度快就意味着机动性强,非常灵活。
骑兵行动起来特别快,不管是去侦察、搞突袭,还是追击敌人,他们都能很快搞定。
骑兵打败敌人后能立马溜走,而且他们还能追着逃跑的敌人不放,一直堵到他们没法再跑,彻底解决问题。
因此,不管是在打仗前的准备工作上,还是在战斗结束后的打扫战场环节,骑兵都扮演着特别关键的角色。
骑兵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思维相较于步兵来说,稍微占点优势。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步兵很多时候都是在战争打响后,朝廷紧急招募来的。
这些人大多没正经学过打仗,脑子里也没啥好的战斗策略。
打仗跟他们平时的日子没啥关系,所以在战场上,他们只能豁出命去拼,没别的招儿。
但骑兵可不一样,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跟自己的战马感情深得很。长期在军队里待着,他们的意志力也特别强。战场上,你几乎看不到骑兵会扔掉盔甲、丢下武器逃跑的情况。
另外,说到重量,骑兵的重量是人和马加起来的,而从撞击的力量上看,他们要比普通士兵强得多,打起仗来,效果也是明摆着的。
最后说说骑马打仗的好处,那就是能带上好多装备。骑兵们不用自己两条腿走路,所有的力气都省下来用在马背上,所以他们能靠马来背更多东西。
这种武器装备嘛,有可能是像古代重骑兵穿的那种盔甲,也有可能是弓箭或者长矛之类的。
骑兵对步兵那真是有相当大的优势,大部分步兵一碰到骑兵的突袭,根本就来不及反应,压根没法抵挡。
这也是汉朝为啥武器那么先进,人力物力都那么充足,但一碰到那些整体实力其实不如自己的游牧民族打来,还是得使出老命去抵挡,有时甚至打不过人家的原因。
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就是宋朝被成吉思汗的骑兵打败后灭亡,随后元朝崛起。那时候,成吉思汗率领着他的强大骑兵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最终让宋朝走向了末路。随着宋朝的消失,一个新的朝代——元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可能有人会好奇,骑兵战斗力那么强,为啥历史上各个朝代没使劲儿发展骑兵呢?
说白了,历朝历代都明白骑兵有多关键,他们也想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但问题是,他们根本没那个能力去培养。
我国骑兵文化在商周时期之前还没出现,主要原因是养骑兵的花费实在太大。
古代时候,铁质农具还没被造出来前,那时候的生产能力真的挺差的。
养一个骑兵可不容易,战马、盔甲、武器这些装备,再加上骑兵平常的训练和生活费用,全部加起来,恐怕得靠好几十个农户拼拼凑凑才能勉强搞定。
这么大的数量让部落的人们心里打鼓,不敢轻易尝试。一直到商朝过了一半的时候,才有了真正的骑兵队伍。
不过,这些人的职责主要是侦察和守护高层指挥官,人数相当有限。
周朝到了中后期,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那时候,周朝开始着手训练骑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掘了不少能人异士。其中就有一个原本是养马的家族,后来这个家族发展壮大,最终统一了天下,成为了我们所知的秦朝。
春秋时期,周王室慢慢衰败,各个诸侯国开始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已经没法再养得起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了。
到了春秋晚期,骑兵的实力还是没赶上周王朝那时候。
到了战国那会儿,各个诸侯国都变得特别强大,骑兵打仗的那一套体系也就完全搞定了,并且开始真正用到战场上。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对付那些天生就爱打仗的匈奴人。
在这个时代,赵国出了位大人物,名叫李牧,他是头一个琢磨出骑兵打法并且用得溜的人。
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知道了骑兵有多重要,就开始着手发展骑兵队伍。
楚汉相争那会儿,就有场以少胜多的骑兵大战,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战。
项羽统帅三万精兵,对上刘邦那五十万大军,愣是一点儿没怂。短短一上午,他就把刘邦的主力给打垮了,干掉了人家十万兵马,这事儿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里面,项羽打仗的策略和怎么安排士兵布阵,肯定是他赢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麾下的这三万士兵全都是骁勇的骑兵。
项羽之前打长城军团时,抢到了好多武器装备,还从秦朝末年的大将章邯那缴了二十万大军的兵器。靠着这些战利品,项羽就建起了支特别厉害的骑兵部队。
汉朝一建立,就马上着手建立了骑兵部队。
汉武帝那会儿,骑兵队伍壮大到了十多万人,这标志着汉朝走到了最辉煌的阶段。
大家可能觉得,按照那时候的农业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加上国家几十年攒下的家底,骑兵数量应该多得多,但实际上,这已经是把老底都快掏空了。
那时候的生产能力虽然有了进步,但养一个骑兵,还是得靠二十户农家来支持。
简单来说,十五万的军队,那可是三百万老百姓拼尽全力凑出来的,要知道那时候整个汉朝的人口也就大约三千万左右。
这时候,养骑兵的费用特别高,都快占到国库开支的十分之一了,军费开支真的很大。
南北朝那会儿,冶铁手艺可真是到了顶尖儿,骑兵们开始穿上防护更棒的重型铠甲,重装骑兵就这么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到了唐朝那会儿,大家觉得重甲骑兵行动起来太不方便了,所以主要还是用轻装骑兵。
从唐朝一直到明朝,骑兵这块儿其实没啥大动静,没啥大进步。到了明清那会儿,火药这玩意儿被捣鼓出来了,骑兵的风头就被抢了不少。但说实话,在清朝末年以前,骑兵在战场上那速度,还是顶呱呱的,没人能比得上。
其实吧,古代的骑兵就好比现在的坦克,在打仗的时候那可是超级重要的,作用大得很。
虽说只是添了一匹马的事儿,但实际上,为了这事儿,咱们得花大力气、大价钱,还得动用不少资源,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当然了,战场上这家伙一亮相,那威力可不是盖的,吓得敌人直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