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介不学无术的股民,昨天在《》一文中不自量力,给大家八卦几句董明珠提到的,格力电器正在琢磨的ORC(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不知道看过的人是否懂了?反正我是没有弄懂的。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干吧,咱就静候格力电器的工程师们,何时能将这项技术运用到空调行业,向市场推出这样的空调产品就够了。其他都是废话。
最近格力电器股价开始逐步填补分红除息缺口了,心情比较好,我又要不自量力,说一点我这个会计知识外行读上市公司年报看到的,那些内行专家看到却装作没看见,不提,不说的事情。
我以前说过多次,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股市炒股,读上市公司的年报,分析一家的优劣,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这个原理也是行得通。
当下不少人都在研读上市公司刚刚披露完毕的半年报。而我却认为,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加之半年报多半是不需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承担审计责任的。所有其可靠性,可分析研究的使用性,远不及上市公司的年报。于是我要弱弱问一声,如果你连公司的年报都没有看明白时,能分析清楚公司季报或半年报吗?
出于对格力电器公司那么赚钱的好奇,美的集团早就说自己是空调行业的老大了,而且在家电行业里全面开花,在多个品类的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可是美的集团真正赚到手,特别是能够给公司分配的利润,却比大家一致认为只会单打独斗造空调的格力电器少呢?于是我找到了美的、海尔和格力电器三家公司的年报中披露的如下信息进行对照分析:
注意,这些可不是像我昨天在文章调侃的那样,是这些公司引用这网,或者那个在线的,那个数据对自己有利,就采用那个数据来给自己贴的金。而是上市公司年报标准统一的模板,不是哪家公司可以自己选择性自由发挥取舍的。
为了看起来方便,我依据惯例,照样依据上述公司年报中的数据做一张简表。
人是最宝贵的,所以要先看人工成本。
2023年
人工成本
归母净利润
人工/利润
格力电器
48亿元
290亿元
0.16
美的集团
136亿元
337亿元
0.40
海尔智家
112亿元
166亿元
0.67
看到差距了吧?这三家公司的人工成本与利润之比,高低之间相差了4倍之多。若是在体育运动会进行举重或拳击比赛,这三家公司,肯定不能分到同一个级别来竞赛的,不能体现公平原则啊!
再看也是很宝贵的能源消耗。
2023年
能源消耗
占成本比重
格力电器
10亿元
0.99%
美的集团
28亿元
1.37%
海尔智家
6.5亿元
0.4%
对于能源消耗这项指标来说,海尔智家优秀到令人不可思议了。如果海尔年报披露的这项数据没有差错,那么毫无疑问证明海尔智家是一家最节能的公司。这是不是说明海尔公司的白领多,坐办公室操作电脑,或者从事商业营销活动消耗的能源,肯定会比格力和美的从事直接生产制造活动少很多的。为了印证我的这个判断,于是我去查看了公司的员工组成数据。
2023年
生产人员
销售人员
技术人员
行政+财会
员工总数
格力电器
50000
2500
15000
3300+1100
72000
美的集团
150000
14000
23000
4500+2700
198000
海尔智家
66000
18000
23000
2200+1700
112000
对照后我们可以发现,海尔智家公司的营收虽然远不及美的集团,可是在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的员工,却比美的集团还多4000人,有1.8万人之多。而格力电器的销售人员仅有2500人。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海尔的人均创利水平是这三家公司中最低的了。海尔公司在市场上搞推销卖货的人,与美的集团,特别是与格力电器比,多太多了。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来的是,美的和海尔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的员工人数都过万人了,而格力电器的销售员工人数仅有两千多人。原来格力电器的那些线下,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万家经销商门店,是格力电器公司独家具有的核心竞争力。格力电器只通过这些经销商为自己卖产品,却没有固定的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支出。可社会舆论和那些所谓股票分析师,几人看到或者是发现了,这是格力电器与其他公司竞争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另外,通过分析上述三家公司的员工组成情况可以发现,海尔与格力电器行政财会管理人员相差无几,都是4000多人。而美的集团的这类人员却多达7000多人。这是不是也从侧面证明美的集团对财务行政管理工作最重视,或者说财务管理任务最繁重?你看格力电器的财会人员只有1100人,而美的集团的财会人员多达2700人。怪不得美的集团想从外部引进CFO不顺利,连续两任从外面请来的首席财务官都未能做满一年,没有签署过一份完整的公司年度财报就自己主动离职不干了。
不过看到美的集团生产员工多达15000人,比格力电器多10万人,是格力电器生产人员的3倍,就应该知道美的集团赚钱是真辛苦啊。当然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美的集团的自动化生产制造水平并不像自己宣传的那么高,起码与格力电器比差了一大截。否则,美的集团号称自己拥有世界四大机器家族之一库卡为自己工厂装备智能化机器人,怎会有比格力电器多了10万的一线生产人员,多到与格力电器公司营收差不成比例呢。
最后简单看一下这三家公司的资产折旧数据。
2023年
折旧
占成本比重
格力电器
19亿元
1.83%
美的集团
35亿元
1.68%
海尔智家
28亿元
1.7%
在这三家中,去年格力电器折旧的金额最少。这究竟是格力电器公司可折旧资产少,还是历年折旧得太多,剩下可折旧的资产不多了的原因造成的呢?我搞不懂。可我 看见格力电器公司资产折旧,占公司营业成本的比重,格力电器占比最高。别看比重只高了1个百分点,如果通过财技,将折旧降低1个百分点,年报上的利润数字会增加多少呢?我作为一个会计外行的小白都知道。
今年4月底,格力电器披露了2023年报后,我在《今天我终于可以更新这张表格了》这篇文章中制为大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我以为,这张表格值得持有格力电器股票的股民保存好,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特别是格力电器股票表现不如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的时候。直到明年格力电器披露了2024年报后,再来更新。
最后说个大家都没有关注的细节。我之前说过,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必须经过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以后才能正式向外披露的。
因此,我们看到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都有这次公司半年报在什么时间,经过董事会审议,9票一致同意通过的董事会公告。可是,迄今为止,我并没有看见美的集团审议今年半年报的董事会是何时举行,几票通过的。美的集团只是在半年报中告诉大家,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不过美的集团的半年报封面是做得最漂亮的。
今早看到昨天欧美股市暴跌,中国能够一枝独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