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阳谋“推恩令”为何无法击破?因为确实无懈可击

太史言官阁 2025-01-03 13:38:51

刘邦建立汉朝后,根深蒂固的分封制度还在影响着,而秦朝正是以中央集权替代了分封制,导致秦始皇驾崩后没几年就分崩离析而灭亡了,项羽重新天下分封的制度再度被刘邦打败。

刘邦知道分封制的弊端,也知道中央集权的弊端,毕竟分封制早已根深蒂固在这些贵族和世族的观念中,所以为了维持王朝统治又不失去中央王朝的权威,就采取了“郡国并行制”。

《后汉书 ?百官志》:汉初立诸王,因 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郡国并行制其实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刘邦将大汉按照秦朝也分为中央、郡、县三级,然后将若干个郡分封有功之臣建立诸侯王国管理,这些诸侯王国像分封制的诸侯一样有独立的体系和军队,但是不同的是王国重要的官员都得中央委派和任命,军队也受中央的节制,这在某些程度上起到了监督作用,说白了郡国并行制就像近代的军阀。

郡国并行制也有弊有端,所以这只是刘邦的权宜之计而已,一旦这些王国坐大就直接威胁到朝庭,所以汉朝建立后不久刘邦就果断铲除了汉初所封的“异姓诸侯王。”

贾谊的“疏者必危,亲者必乱”

刘邦虽然消灭了异姓诸侯王的势力,但同时并没有消除同姓诸侯王给带来的威胁,在消灭韩信等异姓诸侯势力时,又大加分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所以到了文帝时期谋士贾谊提出“疏者必危,亲者必乱”的结论。

同时又提出了最早的“推恩令”原型“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贾谊向文帝提出这个方针的意思就是:分封诸侯就不要用新土地,在原来诸侯的土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从而分散诸侯王对抗朝庭的能力,只要一代代分封下去,直到“地尽而止”,力量也就愈来愈削弱下去了,这就叫做“割地定制”。

文帝时期虽然有了削藩这种构想,但是文帝并没有这样去做,因为文帝又怕一乱而天下乱,而贾谊又因梁王坠马而歉疚抑郁而亡,所以没有着急去做。

晁错“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到了景帝时期,景帝的老师晁错更是直接“强行削藩”的建议,晁错认为削藩这些藩王肯定不会愿意,如果不削也反,削也反。现在削,他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将来削,他反得是要晚一点,但是危害大,因为他越来越强大了嘛,所以趁他羽翼还没有丰满的时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丰满了,他等着你打他,哪有这么好的事?

正是在晁错强行削藩的建议下,景帝走了这步险棋而导致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之乱”,而晁错也成了这场七王之乱的政治牺牲品。

主父偃的“推恩子弟”

经过七王之乱,藩王的实力受到了极大冲击,景帝在平定七王之乱后,对诸侯王国的官吏数量进行了裁减,又收回了藩王在封地拥有的行政权和司法特权,但仍然对诸侯领地问题没得到彻底解决。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主父偃

到了武帝时期诸侯问题还没有解决,而此时主父偃向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汉初的诸侯王死后封地只许嫡长子继承,所以主父偃在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悟出另一个比晁错《削藩策》更有利的方法。

主父偃认为原诸侯王国只允许长子继承封地,而其他子孙却没有继承,朝庭不得不分封新的土地给他们而增加压力。现在应该把诸侯王的领地在其死后,应分为若干个小国,从以前的长子继承,分为现在的有多少儿子就封多少个诸侯,除了长子继承王国外,其他子孙就封为侯国管理县,代代分封下去就无所忧虑了。

同时,主父偃的建议更是直接了当,因为汉朝的诸侯王是和郡同等地位的,而从诸侯王国分封出来的侯国又怎么办呢?主父偃就建议:在原来诸侯王国分封出来的侯国与县同等地位,由郡直接管理,其实当时的藩王和刘氏侯国的实力只不过是一个享受食邑的诸侯而已,就连王国的军队都需要朝庭节制和当地的藩王内史管理。

笔者看法:主父偃的推恩令确实是高招,让天下诸侯无从见招拆招,这是因为他们已无强大的实力对抗中央王朝,就连本封地的军队都不受他管理,更直接戳到痛点的是各诸侯连在封地的管理和治理权都没有了。而让他们丧失实力最致命的弱点是“推恩令”,推恩令未出之前都是嫡长子继承封地,而其他嫡子和庶子得不到尺寸之地,而推恩令一推行直接就瓦解了这个难题,封地从数千里,在推恩令的制度下变成了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确实真正的无懈可击。

0 阅读:11
太史言官阁

太史言官阁

欢迎关注!